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一二章 飞进江南

    第三一二章 飞进江南

    不到四个小时,黄木春率领飞行大队驾驶着一百架闪电战机从南都出发,抵达杭州。( 起笔屋)

    在中南国起飞时,已经通知了中华民国空军,遗憾的是,空军官员们根本没有想到飞机的速度会有这么快,他们已经习惯了霍克三200多公里的速度,以为从南都到笕桥,中途在衡阳加油,起码得一天时间。领导们还在南京整理行装,与家人告别,没想到中南国的飞机已经到了笕桥。看到漫天的飞机在天上盘旋,下面群龙无首,不知道怎么办,还好之前到达的福建空军十架飞机上装有与中南国空军相同频道的短程对讲机,借用了一架停在机场上的飞机对讲机,空军第三区司令毛邦初上校才知道,这是从中南国飞来的战机。

    笕桥机场,位于杭州市东北,由清末八十一标马队、炮营校场改建为军用飞机场。因为成立航空学校教学使用,一条一千五百米的跑道保养得很好,跑道平整,各种设施齐全,条件不错。

    “中南国空军第一飞行大队,送机前来,要求降落。”无线电里,传来黄木春的说话声。毛邦初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还是福建来的空军飞行员在中南国接受过培训,知道怎么应付,说:“同意降落,黄大队辛苦了。”

    在所有航空学校的学员眼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颠覆性的一幕,连正在跟新学员谈感想的李桂丹也放下教鞭,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

    没有办法继续上课,天上的声音太响了!

    这时,跑道的尽头,并排两架飞机在同一条跑道上降落了,这在教学中是不允许的,然而却完全不合规定的降落了。正在大家意外中,第二对、第三对、间隔不到二百米,在第一对飞机在尽头转入辅道时,已经有七对整整十四架飞机在同一条跑道上滑行。

    当十四架飞机全部进入辅道,第二波的降落开始了。

    李桂丹喊了一声:“这个飞机比福建的还要好!一百五十米距离就可以降落,降落之后还可以控制速度在地面行走。难怪他们敢鱼贯降落。”

    高志航说:“飞机是一样的,只是驾驶者不一样。新技术的出现,说明老教条也要修改。中南国的这些飞行员,完全是实战型的,这种小型飞机,只需要短短一截马路,他们就敢起降。”

    “昨天我试驾了福建来的十架飞机之一,可怕的速度,可怕的升力,可怕的操控性,我第一次有晕机的感觉。”李桂丹说。

    高志航是空军第四驱逐大队的大队长,驻扎在信阳,昨天得到通知,来笕桥试飞新战机,才和驻扎在周口的李桂丹等飞行员乘坐一架运输机前来。

    中国空军共有各种飞机600架,其中作战飞机296架,能正常使用的223架,共编为9个大队零5个独立中队,其中轰炸机148架,占50%;战斗机101架,占34%;侦察机41架,占14%。飞行员620名,主要战斗机是霍克三,其最大飞行速度387公里/小时,航程625公里。装备数量最多的轰炸机为道格拉斯0m 2,其最大飞行速度为238公里/小时,航程524公里。

    突然增加110架战斗机,而且是航速500公里/小时,航程2500公里的小型战斗机,对中国空军来说,完全是质的飞跃。最让中国空军满意的是,闪电飞机燃烧的是生物柴油,广西生产的生物柴油,而不需要到美国去购买航空煤油,仅此一项,成本就大大减少。

    很快,一百架飞机就全部降落在机场。最后一架飞机降落时,主跑道上面停了一半的飞机,连同福建的飞机和之前在笕桥机场的教练机,侦察机,以及各飞行基地过来的运输机,大大超出了笕桥机场的停放量。

    这时,接到通知,周至柔将军的坐机已经在南京起飞,将要在笕桥机场降落。所有的学生教官飞行员及航修厂的工人全部跑了出来,鸡飞狗跳地把飞机推到航站楼前的草地,弹油库、机修厂前的平地, 学生宿舍前的操场,食堂前的空地,至于航校的那几架老飞机,直接就推上了大街。幸好闪电体积小,重量轻,推起来不费力,机场里平时走人的小路也能停放下来。

    直到飞机全部停好,一架小波音悠悠降下,中央航空学校校长、航空委员会主任、空军作战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央执行委员、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上将姗姗来迟。

    一走下飞机,他就被散乱不堪的飞机场吓住了,怎一个乱字了得。开口就朝面前的毛邦初骂了起来:“你搞什么鬼?这整个机场乱得跟刚炸完一样。”

    毛邦初也火了,为了帮你这个野崽让出跑道,累得死狗一样,没有一句安慰,居然还被责怪,回了一句:“司令大人驾到,吓得飞机四散而逃,足见威风。”摔手而去。回到办公室,立即打报告给他的前姑丈委员长蒋介石先生,小报告的内容很丰富,有陈述,有痛惜,还有威胁。大意是:空军司令周至柔在接到中南国电报后,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在中南国的飞机到达到才从南京姗姗来迟,以至于要一百多架飞机给他让跑道。如果敌机来袭,这种空军司令如何应对。中国空军交由这种人管理,完全是腐败。周至柔此种行为,给航校学生造成极坏的影响,在现场采访的记者也认为,对这种的司令带出来的空军,是否能与日本空军一较短长,很值得怀疑,明天一定要在报纸上予以抨击。

    毛邦初与周至柔的矛盾由来已久。1930年中央航校成立之初,老蒋亲任校长,作为校长前妻毛福梅的亲侄子,毛邦初出任副校长。让毛邦初气愤的是,1934年,老蒋不再兼任校长,新任的校长不是他,而是一个从来不知道飞机为何物的周至柔。自己苦心经营的禁脔之地,竟被他人轻易夺去,自己种树,他人摘桃,毛邦初难以咽下这口恶气。申请出国考察,率部分毕业学员赴意大利深造。1935年回国任空军上校。1937年任空军南昌第三军区司令。这一次,接到通知,才在头一天,带着手下飞行员从南昌过来看新飞机。

    周至柔也不是毛邦初想象的那么不堪,更非不知飞机为何物的外行,这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生,陈诚、罗卓英的同学,1932年2月出任陆军第十八军第十四师中将师长,6月任陆军陈诚第十八军副军长,成为陈诚的心腹大将。1933年5月,经陈诚举荐,蒋介石特选周至柔赴欧美各国考察空军教育,从此脱离了陆军系统,开始空军生涯,出国后周至柔苦学英语,认真考察了各国航空建设和空军训练。1934年4月周至柔回国,向蒋介石呈上考察报告和建设空军计划书;担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

    周至柔大人有大量,不与毛邦初一般见识,看着扭着屁股大摇大摆离开的毛邦初,一脸苦笑。毛邦初对他不满,他早就清楚,自己这个校长,也不是平空得来,作为陈诚的同学,宋美龄的高级航空顾问,只有自己最适合这个位置。毛邦初的能力担任航校校长绰绰有余,要怪就怪他是毛福梅的侄子,宋美龄夫人不喜,又有家天下之嫌,所以毛邦初的出生已经注定了他不可登上校长的位置,他还不自知,真是愚蠢之极。

    笕桥中央航校常务副校长陈庆云带着黄木春来到周至柔面前,向他介绍这是中南国歼击机总队队长黄木春。在黄木春身后,跟着高志航、李桂丹、刘粹刚、乐以琴等各飞行基地过来的飞行骨干。

    黄木春在周至柔面前很认真的立正敬礼,周至柔看着面前的飞行员,与中国的飞行员大不相同,,头上是可折叠的船型帽,驾驶飞机时可以插在肩章下。天蓝色的帽子中间,是一个金底红五星帽徽。很明显,他的头盔放在飞机里,这个帽子是平时所戴。薄薄的夏装,夹克式,料子不错,纯棉,也是天蓝色,肩上是软肩章,蓝色的底板上一颗闪亮的金星,裤子是极好的棉料,很笔挺,很顺柔,裤子下面是一双皮底布鞋,一看就是很柔软的样子。中南国的空军服装,已经完全服从于实用,满足于舒适,他们已经从耀武扬威的时代走了出来。同时也说明一点,中南国的飞机在高空中有很好的保暖设施。周至柔第一次认识到,中南国的飞机,不是老套的霍克三,也不是苏联的伊-15,是一种划时代的新科技。

    亲自接见了来自中南国和福建的飞行员后,对黄木春说,还要请他们帮帮忙,一是把飞机分别转场到南昌、信阳、南京、武汉、周口五个机场。然后在当地充当教练,教会几个飞行骨干掌握飞行技巧,十天后在南昌集中,返回南都。

    福建的运输机已经起飞,半个小时后就在笕桥降落,接福建的十位飞行员返回。周口的高志航、李桂丹、武汉的刘粹刚、乐以琴、句容的黄拌扬、秦家柱、南京的陈有维和梁添成、南昌的黄光汉和赖名汤十人留在笕桥,等待随后坐送弹药补给的大型运输机到来的中南国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南都航空航天学校校长、总教官,空军中将黎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