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二九六章 联合检查

    第二九六章 联合检查

    对于苏禄国对这次迁徙的落实情况,几个政府的首脑都提出要实地检查。*  *中南国的洪超、广东的黄翼中、广西的黄旭初、福建的蒋光鼐、云南的卢汉、贵州的卢焘、四川的刘湘一起来到苏禄国。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蒋某要求派人参加,被大家一致拒绝。贵州的卢焘说了一句让所有的人大笑的话:种树的时候不见人,摘果子的时候来了。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的媒体对国府的语气还好一点比较客气,四川简直是剥皮挖骨,尖刻之极。锦城日报说:凡我川人饥肠辘辘腹中无食时,国府何在?凡我川人饥不择食含草路死时,国府何在?凡我川人饿莩遍野号寒啼饥时,国府何在?如此国府,天人共弃之!

    看着铺天盖地的漫骂和指责都指向国府时,国府只能装着没有听到。到是在中南国的陈维政十分佩服国府的涵养,真正做到了新闻自由,而不像后世,媒体是政府宣传的喉舌,只能宣传正能量,对于这些政府负面,一般都是不会得到报道的。

    到底是谁做的更对,陈维政比较赞成后世的做法,人们的自我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时,就把舆论自由无底限的放开,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思想更混乱,人心更散乱,社会更混乱。蒋介石崇善的所谓民主,经常又被自己发动的所谓民主反攻一击,打得自己体无完肤,真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或者也种做法也是磨刀的一种,从思想深处苦其心智吧!这些无聊的神仙,还真是够无聊的!

    财大气粗的中南国,每次都是集体活动的主要出资者,洪超乘坐着从美国新购入的麦道dc-3飞机,先到南宁再到广东,在广东汇齐后,一起飞往马尼拉。只有四川的刘湘没有专机,坐欧亚航空公司的客机直飞广州。看到其它地方的省长都是专机代步,刘湘对随从付常说:这才是省长应该过的日子!

    飞机可以乘坐21个人,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让广州到马克拉的距离缩短为四个半小时,早上还在广东的茶楼喝茶,中午就到了苏禄国的中心城市马尼拉。

    苏禄国国家管理委员会委员长龙腾云亲自在机场迎接。请他们坐上从中南国买来的公务大巴,在美丽的热带风光里,高挺的棕榈树把公路规划得整整齐齐,路上的车很少,顺利来到管委会办公大楼。

    一路人,没有封路也没有警车开道,各位大佬就象是乘坐一辆普通的观光车,马尼拉城市很空旷,烈日下,人们也很少走到露天的场合。

    苏禄国国家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是龙腾云等结合了广东广西的经验设计出来的一个完全不同于一一般国家的国家级设置。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九个人组成,分别是龙腾云、林宗良、杨则仕、周致平、龚楚、詹如柏、黄冕昌、李德胜、黄立贵。委员长是龙腾云。

    下面也参照广东的做法,设党政军三个机构,党委书记李德胜,主要工作是务虚,他这人眼光独到,怪话不少,眼睛不是一般的毒,监督监察工作对于他来说,十分适合。政府主席是林宗良,这是一位很头脑的政治家,对国家的管理有比较清晰的概念,相对其它这些草根,更懂什么是国家。他对于从四川移民是最为赞成的,他在吕宋呆了几十年,知道,菲律宾本地人人种极差,有这么好的条件不杀光,简单就是浪费。所以,他力主杀光这个地方的土著,而且还提出一种意见,今后每占领一处,就必须杀光所有占领地的土著,国内别的都缺,就是不缺人。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移民太过花钱,这一次移两百万人,就差不多让苏禄国破产。

    他对新移民的处理方式是,每一百户为一个村,每户分配十亩良田,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个人有使用权,不能买卖。房子建设在统一的位置,统一的规格,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同意,房子只能修缮不能推倒重起。提供三个月的粮食及生产资料,要求三个月后达到自食其力,一年后能够上交土地租用金。

    洪超们参观了一个新的农庄,农庄的负责人叫村代表,有事都是跟他取得联系,刘湘在这里听到熟悉的乡音,问得很详细,吃喝住行都有涉及。村代表一一回答后才知道这位是刘湘,很生气的说,如果在四川,能够采用这种方式管理农村,也不至于弄出饿死人这种丑事。搞得这么多人离乡背井到外面来找吃的,多亏龙委员长为人慈善,林主席处理事情公正。杨则仕总理事无巨细,样样管到,才让大家心里安定,人也才安稳下来。

    刘湘没有理睬村代表,而是走到林宗良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说:“他们骂我,我不敢回嘴,我管理不好,应该挨骂。我代表家乡的四川人谢谢你们,你们给了我们一条生路。”

    一个老人,说了村代表两句,来到刘湘面前,说:“刘主席,军阀贪钱占地,很正常的,就是不应该弄得老百姓没有活路。你们跟红军打仗,军阀之间混战,哪一次我们老百姓不是要搭进人命,我们在四川时总以为是人家共产党不好,他们闹事,搞得人不安宁。到了苏禄国,我们才知道,共产党,比国民党好万倍。龙委员长,杨总理,多大的官,他就能下田,跟我们一起做活路,你们国民党,我就没有见过乡长下田。”

    洪超看到大家说得激动,走到老人身边,说:“老人家好,我是中南国的总理洪超……”

    “你是中南国的?总理?大官?”老人很惊讶的看着洪超,退后两步,屈膝扑通一下跪到在地,一个响头就磕了下去。洪超慌忙蹲下身子,把老人扶起。老人站起来,对着身后的民众喊一声:“你们平常知道说要谢中南国的恩,这回中南国的总理来了,你们该不该磕个头。”

    全村老少齐刷刷跪下,齐刷刷磕下头去。洪超哪里见过这种状况,也膝盖一软,跪了下去。陪洪超出访的陈定夏连忙对林宗良说:“主席,快叫人起来吧!”又走到老人身边,说:“快去扶起我们总理,你们这样做,我们可消受不起。”

    老人才从惊楞中回过神来,大弯腰扶起洪超,身后的众人也在林宗良的劝说下站了起来。

    村代表说:“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是中南国出粮出车出船把我们接到苏禄国,是我们的恩人,如果不是中南国,我们这些人只怕也活不过今年。我们是会知恩图报的,这一世,我们绝对不会忘记中南国给我们的恩德。比中南国对我们更好的是苏禄国,就是这个苏禄国给了我们活下去的条件,但是我们感谢中南国,不感谢苏禄国,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苏禄国的一分子,苏禄国就是我,我就是苏禄国,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我们苏禄国富裕强大起来。”

    龙腾云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周进贤,广元人。”

    “读过书?”

    “在成都读过中学。”

    “你去向李德胜书记报到,他那里的宣传部需要你这样的人。”龙腾云的话,反而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桥段不是龙腾云们安排好的表演。

    几天下来,看了几十个小农庄,基本上,大家对苏禄国的工作都十分满意,来得早的农庄,水稻已经插了下去,禾苗,在风里摇曳,转青。杨则仕告诉大家,这里,一年三熟,今年虽然误了一季,还有两熟,不会受饥馑了!

    现在基本上每两天就会有一万人过来,先来的人,农闲之余,都在兴修农庄,他们自己的房子是别人修的,他们知道,最好的报答方式,就是出工出力,多修一些房子给后来的人住,政府只包饭,他们不要工钱。按照目前这个速度,到年底,就会完成两百万人的计划,有两百万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这片土地,一定会祥和、安定、繁荣、富强。

    刘湘很不解的看到,在四川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农民,到了这里,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焕然一新。难道这真的是主义的功劳,他不敢再往下想。

    来到一个农庄,一伙人看到了一个难得的景象,一群人在围观什么,挤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正坐在椅子上,穿着一套满清的旗装,向大家展示她的三寸金莲。林宗良叫过当地的村代表问是什么回事,村代表说,这是外村的女人,家里过去是小财主,没有做过什么工,老公来到苏禄后水土不服死掉了,她不会做农工也不会做生意,后来也不知道是谁给她出了这么个馊主意,向年轻人展示她的三寸金莲,摸一摸多少钱。年轻人没有见过这种东西,挺好奇的,她每天得的钱,也够自己生活。反正她又没有违法乱纪,也就随她去了。

    刘湘走过去看了看,确实是三寸金莲,包得很成型的那种,脚背拱起,拇趾下勾,另外四趾包在脚底,让这样的脚去做工,完全不可能,看来这个女人正在给人们当反面教材。

    杨则仕问村代表,这个女人家里的田地怎么办?村代表说,包给其它人种,收入分三份,一份交田地租,一份归田主,一份归工人。如果逢天灾,工人交不上粮,地租由田主交。现在很多人都用这种方式,把土地包给别人,他们自己凭手艺打豆腐,做粉条,有的已经开始到奎松一带进购些小商品,开上了小铺子。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这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