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二八五章 甘肃攻略

    第二八五章 甘肃攻略

    西安事变对于中南国来说如同在大西洋中扔下一颗石子,虽然也有一两层涟漪,但是跟太平洋无关。()

    在国内就大不一样。仅是在会宁,就出现了几派。关麟征表现得最为突出,一听到蒋介石被抓,直接晕倒。把身边的王耀武吓了一大跳,号称体壮如熊气壮如牛的关麟征,居然会如同小闺女般的晕到,这实在有点难以想象。医生警卫忙了好一阵,掐人中,敷脑门,好不容易把关麟征弄醒,这哥们接着就如丧考妣的嚎哭起来。还是胡宗南人矮有气,骂了一句:“校长还没死呢,哭什么丧,也不嫌晦气。”关麟征一口气憋住,差点没再晕过去。

    黄埔系的一再认为,必须杀往西安,杀奸贼,清君侧。在会宁,进行了整编,王耀武还有五千来人,关麟征也有两千来人,汤恩伯部比较多,七千多人,胡宗南部六千多人,李及兰光杆司令还身负重伤,凑在一起还不如吴奇伟两个师。主要是缺枪少炮,吴奇伟把韩汉英师留下的武器全部送给了胡宗南,才勉强能够做到一人一条枪,子弹,要到宝鸡才能补给,目前,人均子弹数只有十发,与当年的红军有得比。

    吴奇伟不同意去西安,认为没有军令部的通知,私下调兵,违反军法。

    由于黄埔系一定要去西安勤王,吴奇伟呆在会宁,势单力孤,只好带着部队转到汉中。会宁距离兰州太近,自己一支孤军,什么时候被西征军包了饺子也不知道。

    就在会宁中央军全面退却之时,西征军第三师第九旅李聚奎部向定西推进,镇守陇南的邓宝珊在阎锡山处做客,无法给驻守定西的新一军十一旅任何指示,面对强敌,识时务的旅长石英秀率部向李聚奎投诚,成立西征军第一独立旅,继续驻守定西。李聚奎部进驻天水。

    赵家水北路马家军失利的消息传来,武威的马步青如抖散了筋的蛇,盘坐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他是马步芳的大哥,是家里的长子,家里的底子他接得最多,坐镇武威,食邑河西走廊,可以说整个家庭最富裕的地方全归他所有。反观马步芳,边处西宁苦寒之地,发展得风生水起,真是时也运也命也。骑五师全军覆没,参谋长马廷祥、旅长马步达丧命。在武威,只剩下一个工兵团一个手枪营,一个警卫连,一个卫生队。不到两千人。

    完全失去理智的马步青让警卫连去到各县乡,把民团集中起来,坚守武威,誓与红军一决雌雄。

    修工事,挖战壕,冬天的土地坚如铁石,铁铲插下去冒火星。刚把防守弄得有点象样,得到确实的消息,西宁被攻陷,马步芳中炮身亡。得到消息的马步青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没有太多的悲伤,反而有一点高兴,毕竟一惯比他强的马步芳比他先一步完蛋,满足了他最后一点虚荣心。同时也产生强烈的恐惧,在西宁,有马步銮、马元祥及马忠义三个骑兵旅,有手枪团、有三个直属营,一万多人马,还有两万训练有素的民团,竟然没有守足一天,城防就被攻陷,马步芳一朝身死,可惜了一屋子的女人,这些女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了马步芳别的都不是男人。

    自已还需要再守吗,小小武威城,四面通风,无险可守,守的结果只能比马步芳更惨三分。如果提前跑,还能收拾一些细软,不论到什么地方,总不失为一个富家翁,如果城陷才跑,估计就是孤身一个,能有一匹马跟着,就算不错。这年头,没有枪,没有钱,鬼也不会理你!

    打定主意的马步青,把工兵团团长叫了来,工兵团团长马奉先一听马步青的话,就知道这位要走人了,让自己留下来顶缸。马奉先是马家旁支,仗着马家威风,违法乱纪,敲诈百姓;其亲近随从,不但随意殴打乡人,而且走村串户,渔猎女色,受害者羞愤欲死而无处鸣冤。

    他来到武威后,恶习难改,直闹得民愤极大。当地一位颇有献身精神,教风严谨,以身作则,堪为师表的小学教师石藏珍认为,马奉先的这种品行是天生的,娘胎里带来的,相对马步芳,他还好得几分。他手里有枪,无法规范,只有慢慢规劝,让他不至于太过伤及民众。于是以身饲虎,毅然投身军营,成了马奉先的参谋副官。由于他的存在,马奉先虽然作恶,但是收敛了很多。特别是手下,在石藏珍的影响下,慢慢有了军人的样子。久而久之,这位毕业于甘肃师范的教师成了工兵团影响力最大的人,士兵只知有参谋副官而不知有部队主官。

    马奉先找石藏珍商量,怎么办?石藏珍问他,以他的本事比马廷祥如何?比马步达如何?马奉先说不如。石藏珍说既然不如,何苦鸡蛋碰石头,三十六计走为上。

    马奉先问石藏珍走不走,石藏珍告诉他自己不能走,自己是武威人,为了武威人有条活路他不能走。马奉先集合部队,问愿意走的跟他走,不愿意走的跟参谋副官留下,只有十来个亲随愿意跟他走。石藏珍把一些银元金锭打包交给马奉先,说穷家富路,嘱咐他一路小心。

    看着马奉先离去,从大帐后走出几个全副武装的人,其中一个当头的对石藏珍笑笑:“算他知机的早,不然,今天就结果了他。”

    “毕竟是长官,能够不杀尽量不杀,你们见过哪一个杀上官的有什么好下场?”石藏珍问。

    几位都点点头,问:“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你们几位营长在武威掌握部队,我跟韩心明带手枪营去找红军。”石藏珍说。

    河西走廊,一马平川,从西伯利亚吹来刺骨的寒风,如刀割一般,坐在马背上的人,恨不得把脖子缩进腔子里。手枪营,说是说营,实际才一百五十人,全部骑马。石藏珍换上了便服,一套立领唐装,毛皮大衣,头戴皮帽,没有带枪,领先出发。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紧张,他没有感觉到冷,因为他对能不能得到红军的认可,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手枪营长韩心明倒是一身军装,笔挺威严,一副新郎官的样子。他看到石藏珍不说话,几次想说又几次忍住,最后,还是忍不住的问:“石老师,你说红军能不能接纳我们?”

    “会吧!”石藏珍也没有太多的底,说:“大凡占领一个地方,都会尽量与当地的管理者达成一致,通过当地的管理者对这个区域进行管理,他们人生地不熟的,管理起来就要难得多。所以,一般都不会拒绝主动找上门去的人员,虽然这样做我们显得低贱一些,总好过生灵涂炭。”

    “如果他们不客气,我就和他们拼了!”韩心明拍了拍腰上的手枪。

    “呵呵呵,千万不要这样想,我们才几个人,塞牙都不够。也不需要这样做,有道是好拳不打笑脸人,他们也会知礼的。”石藏珍说:“信我的,不会错,我快五十岁的人了,见识过这些东西。”

    马队走出不远,还没有到古浪,在黄羊镇就遇到了董振堂的第二师。听说是武威的手枪团主动找上门来,政委曾传六大喜,亲自接见了石藏珍一行。特意在黄羊镇扎营,设宴招待手枪营,让人去请骑兵旅安副旅长。

    安国雄本来就是马步青的手下一员,他与马步青的营团级干部很熟,对石藏珍更是敬佩敬重。快马赶回,专程陪韩心明喝酒。

    一看到安国雄,石藏珍和韩心明放了心,安国雄能投降,自己肯定就能投降。石藏珍私下里问安国雄,红军对待投诚人员的态度怎么样。安国雄说自己中俘虏,照样还能当副旅长,投诚的更加没有问题。

    特地搞了酒席,宴请石藏珍和手枪营官兵,手枪营由安国雄的手下陪同,安国雄自己则负责陪韩心明,手枪营营长韩心明很兴奋,坐在酒桌上,认为对方很客气,很给面子,三下两下,就让安国雄搞得大醉。他很早就认识安国雄,知道这位是马彪骑兵旅手下的营长,才几天不见,眼睛皮一眨,老母鸡变鸭,这位已经是副旅长了,手下两千多骑兵,尽是好马。身上背的德国大毛瑟,腰里悬着精钢马刀,脚下是马靴,帽子上还勒着一个防风眼镜。威风得很。想当初,这位来武威,想办点什么事,还得走自己的门路,现在,自己可就不如他了。

    “国雄,象我这样投过来,红军会让我做个什么官?”韩心明问。

    “你有多大的本事,就能做多大的官!”安国雄说:“还记得我们旅的那个秀才参谋副官吗?”

    “记得!”韩心明说:“挺好学问的,石老师都夸他。”

    “他现在是红军西征第一军的总参谋长。级别比师长还高。”安国雄说。

    “那是,你都做副旅长了,他不得更大,本来他就比你官大!”韩心明的话把安国雄噎得说不出话来。

    董振堂和曾传六陪石藏珍一桌,上好的羊肉,开的火锅。石藏珍看着这密不透风的帐蓬,问这个东西是哪里来的。

    董振堂告诉他,现在他的二师总共有八百多顶帐蓬,一个班一顶,战斗班那些都是在靖远中央军那里缴获,只有团级以上的大帐是从中南国买来。

    石藏珍花了不少时间,才搞清楚,原来所谓的中南国,就是之前的安南僚国扶南和暹罗。什么时候中国人把这个地方又重新占回来了,守在武威这个偏僻的地方,真是闭塞之极。

    董振堂问马步青去了哪里,石藏珍告诉他,马步青逃往宁夏,投奔马鸿逹,估计在宁马那边也不会呆多久,借个道,出国,他一心想去麦加,现在可以去定居了。

    曾传六问石藏珍是穆斯林吗?石藏珍摇摇头,说不是,他是汉人,祖上戍边过来的。曾传六哈哈大笑,让人上猪肉,说:“还是肥肉过瘾,一块下去,油在嘴里吱吱冒。”

    石藏珍笑着,也把一块肥肉送进嘴里。

    在石藏珍的带领下,兵不血刃,占领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