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二六三章 祖厉苦水

    第二六三章 祖厉苦水

    三十架飞机,在会宁上空,如南飞的大雁般,组成编队,在空中盘旋,一朵朵盛开的伞花把蓝天布满了白色,把蔚蓝的天空装点得分外漂亮。( 起笔屋)任弼时拿着空落落的烟杆,对袁振武说:“老袁,还是你面子大,第五次反围剿,老蒋那里,我也没有见过三十架飞机同时飞临的壮观场面。”

    这时,一个士兵拿着一个包裹跑了过来,说:“袁参谋长,这里有一个包袱,指明要你打开。”

    袁振武接过包裹,很轻,上面写着:振武亲启。

    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两套将校呢的制服,衬衣、作训服、高帮马靴,一把马牌橹子。还有一封信:“今日达飞亲自运送物资,愚兄特将你留在桂西的一些物品送去,希望振武同志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明瑞。”

    顿时,袁振武心里一酸,两滴眼泪滚眶而出。看着远远离去的机群,袁振武奋力的招着手,希望冯达飞能够看到自己。

    “今天带队来送东西的,是中南国的空军司令冯达飞。”袁振武对任弼时说:“这是李明瑞同志送来的,枪是当年我在桂西的配枪。”

    “你们桂西这些人,还真是长情啊!”任弼时说:“无情未必真豪杰!革命未必就不讲人情,不讲人情,革命又有何用?”

    这时,一脸笑容的徐向前跑了过来,说:“政委,参谋长,发财了,这回真正的发财了!”

    “怎么样?都有些什么东西,看把你给乐的!”任弼时笑道。

    “小手雷十万个,发射弩两千张。还有两千支宗仁式步枪,五十万发子弹。”徐向前高兴的说:“我们所有的战士,都能拿上枪了!”

    “象谦,你知道,是谁送东西来吗?”袁振武问,他平时叫徐向前都是叫总指挥,只有私下,才会叫名字,而且还是曾用名,徐象谦。

    “是谁?”徐向前问。

    “是冯达飞。中南国空军司令,他亲自送来。”袁振武说。

    “啊!是文孝,这个人情可就大了,见面了我一定请他喝酒。袁老师今天发报一定帮我谢谢他!”徐向前说。

    看到好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徐向前,任弼时笑了,这支部队,从此有了生的活力。

    就在他们等待飞机到来之时,彭德怀带着红3军、红5军、红32军,正疾行在祖厉河边的古驿道上。

    沿着祖厉河的这条古驿道,已经很有历史,有人说,当年张骞出西域,走的就是这条驿道。祖厉河发源于华家岭北侧,南源厉河是甜水,东源祖河是苦水,祖河和厉河在会宁县城南汇合后,始称祖厉河,流经靖远县,所以靖远县古为祖厉县。河水由于含有大量的盐碱,所以当地人又叫苦水河。相传,女娲就是用这里的水拌着旁边黄土坡上的泥土造人,所以中国人的皮肤和这里的泥土颜色一致,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如苦水河一般,苦难而艰辛。

    秋收已过,北风萧瑟,四周群山,光秃秃的,只有河边有一些掉光了叶子的老树,枝丫嶙峋,正如明代诗人路升有诗云:“秋到河干作意清,西风袅袅素生波。月明沙岸老渔卧;唯听前山落水声。”

    彭德怀这个时候可没有兴致去欣赏河畔的秋意,他的心思,早已飞到百里外的靖远渡口,抢占容易,守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红3军、红5军、红32军编制是军,实际上人数少得可怜,红三军由红三军团改编而成,人数最多,两千三百人,红五军只有一千人,红三十二军(由红一方面军九军团改称,会师后划归红二方面军))也只有一千三百多人,加在一起五千人不到,还不如中南国的一个师。好在武器比较整齐,平均一个战士也能有十发子弹,最难得的是,红三军本来就有四百来张手雷发射弩,为了完成任务,王震又从第六军抽出了一百张发射弩,带了两万颗手雷。以这种火力,去强抢一个小小的靖远渡口就显得比较充裕。

    经过了两个昼夜的急行军,110公里的古驿道终于被彭德怀的脚板量完。在第三天一早,来到了距离靖远县城约十五里路的十里墩。已经完全疲惫的战士们一坐在地上就沉沉睡去。

    肖劲光放出警戒之后,坐在临时指挥部,等待侦察部队的消息。

    郭天民找到当地的老百姓,打听周边的情况。

    曹里怀则检查部队急行军之后的情况,督促后勤部队弄吃的,让战士们睡醒就能吃到滚热可口的饭食。

    董振堂带着警卫连去周边察看。罗炳辉闲不住,在路上看到一群野羊,正想方设法把这群野羊弄回来打牙祭。只有彭德怀闭着眼睛坐在临时指挥部的椅子上,双腿伸得笔直,脑袋靠在椅子背上,表面上看来,他已经睡着,走近一看,就能看到他的眼珠子还在眼皮子下面滴溜溜乱转。

    一个小时之后,消息汇总,这里距离黄河靖远河口的距离已经不远,在河口的东边就是靖远县城,县城不大,驻扎着邓宝珊部新编第一军李贵清第十旅下面的一个团。团长叫白先顺。

    这是一支新编不久的部队,军长邓宝珊是一个心中有民的好官,主政甘肃期间,看到兵连祸结,灾害频繁,民生凋敝。施政的口号是不扩一兵,专务安民,他的新编第一军总共就只有两个旅,外号叫做新半军。新十旅李贵清部守打拉池和靖远一带,十一旅石英秀部驻定西、静宁一带。

    李贵清的新十旅旅部在打拉池,靖远县城只有一个团,一千三百余人。县城西不远就是军营,警备松散,门口还有人摆卖东西。

    但是,在黄河西岸就完全不一样,靖远段的河防任务由驻守武威的马步青担任。马步青派出骑兵第五师的两个骑兵旅封锁黄河西岸,在各渡口修筑了碉堡,重兵把守,河口对岸就是马禄骑兵旅。船只全部被弄到了西岸,东岸只有容纳20余人的小船七八只。渡河成了大问题。

    肖劲光、曹里怀、郭天民三人坐在指挥所里商量讨论了一个小时,终于弄出来一个方案,当他们定稿的时候。罗炳辉带着警卫连扛了二十几条野羊回来,董振堂也颇有所得,他的身后,带着两个本地的向导,是河南山东来这边做生意的人。

    彭德怀,也恰到好处的睁开了眼睛。拿起三个参谋长的方案,看了第一行,彭德怀就笑了:“看来我们的三个臭皮匠,也不见得就输给一个诸葛亮!”

    董振堂听到彭德怀的话,也凑了过来,一看方案,也笑了:“不错不错,动了脑筋,明应时势,暗合兵法!”

    听到董振堂的话,罗炳辉也凑了过来,看了一眼,说了一声:“哎哟,终于可能放手杀人了,狗日的俘虏政策,把我给憋死了!”

    肖劲光为前敌指挥,曹里怀、郭天民为助手,罗炳辉负责后勤,董振堂镇守十里墩大本营,彭德怀说,他去睡觉。

    当晚下半夜,肖劲光带领红三军,一举包围了新十旅一团,从团长到士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成了俘虏。肖劲光问颤颤抖抖的团长白先顺:每五天,马禄骑兵旅会坐船过来,到靖远宝积一带巡察,下一回巡察的时间是哪一天,白先顺说:就是明天。郭天民大笑:天助红军!

    第二天,从对岸划过来十多条大船,船不小,每艘可以乘坐一百来人。停在河东码头后,马禄骑上马,其它人步行,一起走向白先顺的军营。

    这边刚刚走,一伙穿着新十军军服的的人来到了船边。他们拿着竹筐,竹筐里是一些吃食,每条船几个人,给船上的船工送去。船工和守船士兵一看,乐了,问:“有什么好吃的。”没有人说话,再一看,旁边那位正弯着腰,一把尖刀正从肚子里捅进,从背上露出短短的刀尖,还没有等这位问你们是谁,就眼睁睁的看到另一把尖刀正对准自己胸腹间捅来,就在自己魂飞魄散之际,胸膜间传来此生最后的感觉,麻!

    马禄在军营门口,就闻到了羊肉的香味,进去一看,十几大锅羊肉,正冒着泡,里面的肉,煳得正烂。

    白先顺正笑嘻嘻看着自己。

    “狗日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弄得这般丰盛。”马禄问。

    白先顺没有说话,他身边一个跟班说了:“最后一餐,多少也要丰盛一些。动手。”

    话声一落,枪声大作。短距离杀人,就在于一个有备无防。一分钟不到,马禄和他的兵就不见了三分之二,马禄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一枪打在脑门上,双眼圆瞪,死不瞑目。

    马步青的兵,果然强悍,一些反应迅速的拔腿就跑,还有几个竟然死到临头还能抬枪就向红军打去,只有几个双脚一软,跪在地上。把彭德怀看得点头不已,马家军,传说中的匪军,名不虚传!

    打扫战场,清理缴获,收获不少。一千一百支汉阳造,一百一十把盒子炮,还有五把橹子。汉阳造的子弹不少,五万多颗。马禄的枪不错,花口橹子,马更不错,真正的大宛良马,最为不错的,是马禄的马刀,保安折花长刀,精致的刀鞘,寒光闪闪的刀锋。彭德怀拿过来,挥了挥,扔在一边,说了一句: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大刀!

    白先顺很会来事,带着他的人出去挖了一个大坑,把马禄和他的人全部填掉。

    这时,从对岸又过来了一条船,问打枪是什么回事,白先顺说是奉命演习,时间长了不打枪,士兵枪都不会打了。马旅长已经去了宝积,要傍晚才能回来。来人坐船返回。

    在十里墩留守的董振堂前来报告,总指挥他们到了。

    锅里的羊肉正是开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