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二○七章 则溪问对

    第二○七章 则溪问对

    黄旭初来到贵阳,第一件事不是跟薛岳们开会,而是去找人,找一位住在贵阳市北郊小则溪边半日山庄的一个广西人,卢焘。( 起笔屋最快更新)

    五十三岁的卢焘,祖籍明伦,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云南讲武堂毕业, 后任黔军旅长、司令、贵州省省长等职。

    1932年,蒋介石要委任卢焘为湖南省主席兼第4路军总指挥, 卢焘以“不能胜任”为由拒不受命。1935年,老蒋坐镇贵阳,让人去请卢焘,卢焘仍然以身体原因拒不见面,让老蒋大为不满,认为这个老桂系,又犟又倔,不给面子。

    听说黄旭初去找这一位,郭思演喜不自禁,对薛岳说,如果能请卢前辈出山,他情愿让出省长一职。

    万山之中一贵阳,南阳河水伴峰峦,山回水曲成坝子,漫漫则溪五谷香。

    这是一首不知流传于何代的打油诗,说的是贵阳位于万山之中,四围皆见峰峦,波流较少,惟南明河山回水曲,蜿蜒其间。在贵州,把山间盆地、河谷平地被称为“坝子”,往往是产粮之地。“则溪”一词在元、明时为少数民族语言,原意为仓库或粮仓。在贵阳市的北郊,从麻冲流下一条溪水,叫做小则溪,曾经做过总司令和贵州省长的卢焘就居住在这里。

    民国年间,在贵州当过总司令、省长或在外做过大官的人,几乎都用巨款修建富丽堂皇的公馆,惟独卢焘在贵阳没有修建自己的公馆。不是他不想修建,实在是没有钱。只好在北郊小则溪的半山寨,向当地农民买的三间旧平房一小片荒地,作为住所。

    卢焘无论是做总司令,还是做省长,住的都是普通平房。一直也没有给自己创造出一些经济效益。有人说,不会搞钱的人就不会搞经济,在经济方面能有所建树的人,首先就应该是一个有钱人。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理可证, 一钱不挣何以谈经济。对于卢焘这样一个人,再度出任贵州省长,能否让贵州的经济大有起色,黄旭初认为值得怀疑。

    原本是极普通的农家,卢焘略加修整,与周边的农家有了天渊之别。旧房侧面,增建了卧室和书房兼会客室。房前西侧开辟一小片菜地,冬种萝卜夏种瓜。围墙边植树栽竹,桃李间养性怡情。与当地农家最大的不同是,他的柴门上悬挂着自己亲自书写、木刻的四个大字:“半日山庄”。门两边贴有一副对联:“身亲垄亩田陌事;人在锄镑烟水乡”。

    在郭思演的陪同下,黄旭初一行,行进在则溪半日山庄前面那一片广阔的田坝,饱览田园风光。在田陌间树木葱茏,夹杂着一幢幢平房、茅草房,中间是一条幽静的马路,路侧柳树、杨树、槐树绿荫如盖。家家户户竹篱环绕,形成小独院。一条清溪缓缓流过,五月水暖,三三两两浣女蹲在岸边,依水手举木棒,在光滑的溪石上啪啪地捣洗衣衫。溪水潺潺,垂柳青青,捣衣声声,笑语俨俨,正是田园般的恬静。

    半日山庄,身居僻壤,但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红军进入贵州,威逼贵阳,有人劝卢焘避一避,卢焘笑道:“朱玉阶曾与我结拜,若能进贵阳,正好请来则溪一聚,半日足矣!”很多人知道他的门路,都来与他交往,求得褒庇。红军走后,清静了一段时间,这一回,郭思演,黄旭初两省之省长联袂来访,算是把这个半日山庄的外事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gao chao"。

    “今日一早,喜鹊闹枝,掐指一算,为有贵人来,果然果然!”卢焘迎出山门:“心如省长百忙之中前来则溪,原来是陪以行省长前来。以行省长前来贵州,鞍马劳顿还来山寨探望,老朽受宠若惊。”

    “寿慈先生上年团拜一别,更见风彩依旧,却原来身居仙乡,修身养性,已达无上境界!”黄旭初说。

    “此处与我,最为切合,山村野人自与野山为邻,与溪水为伴,纵情于山水间,寄志于田垅里,正是笑看风云。”卢焘笑着说。

    走进卢焘的半日山庄,堂屋里,顶上瓦顶有缝可观天日,底下黄泥铺地可常起灰尘,木板墙上有卢焘亲笔书写的两幅对联。中堂的对联是:“栽柏成柏,栽松成松;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堂屋两边的对联是:“衣食最难,为人切莫偷安,偷安即成困境;福禄不大,处世要能耐苦,耐苦自见坦途。”

    卢焘把两位省长让到客堂就坐,早有家人送上香茗,黄旭初喝了一口,苦涩不堪,却回甘味重,别有一番滋味。

    “以行(黄旭初字)省长此番访问贵州,可是为贵州经济而来?”大家坐定,卢焘笑问。

    “正是,薛伯陵坐镇黔境,百废待兴,滇桂粤闽,与贵州唇齿相依,谋求共同发展。”黄旭初说:“以行此次来贵,还想请寿慈先生指点迷津。”

    “薛伯陵从南京政府手中虎口夺食,得到贵州,对国民政府来说是好事,对你们个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卢焘的看法又不一样,让黄旭初和郭思演眼前一亮。

    卢焘接着说:“蒋某人能力有限,中国经济,尽靠江浙财阀,数年东征西讨,势力范围止得江南一地,苏浙皖赣加两湖。滇黔川、桂粤闽位处周边,蒋某鞭长莫及,平时尚且难以管理,何况战时。如今各位联省自治,不仅不需要中央政府资助,反而愿意每年上交定额赋税,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态度鲜明,一是不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二来已经明确将自己居于国民政府管理之下,国家一统可期。对于老蒋而言,这是难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我们并不打算分裂中国,我们这样做的目标更不是搞独立王国,我们也是看到了老蒋的能力有限,因此打算各省按照自己的特点设定适合各自的发展规划,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让中国富强起来。”黄旭初说:“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国家,不是老蒋的国家,目前日本人虎视眈眈,中国危在旦夕,如果还任由老蒋穷兵黩武,一旦日本人大举进犯,我们即使举全国之力迎战,也力不能及,因此,发展经济积攒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联省自治,目的也在于此。”黄旭初告诉卢焘。

    “你们有心了,如果中日真有一战,中国得以残存,你们居功至伟。”卢焘说:“只是老蒋为人狭隘,恐不能相容。”

    “难道老蒋还敢以武力相逼不成?”郭思演好奇的问。

    “打完了红军,老蒋百万大军就无人可打,这个时候就是对你们五省进行各个击破的大好时机。”卢焘很肯定的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广西。相对而言,广西让中央政府很头痛,粤七百万、闽五百万、滇三百万,只有广西一毛不拔,让中央实难忍受,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税上交后,明年中央政府首先要找麻烦的就是广西。”

    黄旭初笑了,说:“各个击破?这个有点难!如今滇桂粤闽所结成的经济体,已经相当强大,从中分化,不是一般的困难!我听白健生说,中南国的郑进阶有一个计划,如果老蒋敢与广西动手,他们就把红军在江西的残余全部武装起来,趁机扩大,占领江西全境。”

    “千万不可!”卢焘闻言,脸色大变:“你们几位,无论滇黔桂粤闽,都能够很安然的将自己居于南京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无论是独立王国,还是联省自治,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个目标。红军就不一样,他们以推翻国民党政府为已任,以改朝换代为目标,如果让他们得到江西全境,红潮势必卷向全国。”

    黄旭初和郭思演很认可的点点头。

    郭思演毕竟是军人出身,比较沉不住气,说:“卢公,心如接手贵州省长职务以来,由于从未涉足过经营经济,面对贵州现状,颇感束手无策。这次来则溪,求见卢公,心如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请卢公出山,出任贵州省长职务。恳求卢公看在千万贵州民众份上,看在我等军人有心无力的诚意份上,一定不要拒绝。心如可以在卢公手下,担任外事主任一职,主管黔省与滇桂粤闽中南国及南洋华侨的联系,共同将贵州一省打造成富裕之省。”

    卢焘大惊,站了起来,连黄旭初也没有想到郭思演会有这一招,惊讶的望着他:“心如此举,可与伯陵将军商议?”

    “伯陵将军与我一样,也对经济一事颇感为难,认为比打仗难得太多。对于能够请卢公出山,也是极为赞同的。”郭思演说。

    卢焘急忙拒绝,认为自己离开政坛日久,已经不知局势最新发展,实际上,他是担心被薛岳等人掣肘,工作起来夹手夹脚,做不成事,徒增笑柄。

    这时黄旭初说:“心如此举,我不反对,但是不能操之过急。我认为,在贵州,应该与广西一样,先设立一个贵州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室。广西有邱昌渭、马君武,雷沛鸿、程思远等人为广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这个省长才做得轻松。贵州如果也有一批人,能够为省政府献计献策,贵州的经济自然腾飞。至于出任省长一职,寿慈先生也不必担心军方掣肘,我在广西,李德邻和白健生手握兵权,但是地方政务从来不干涉我。这是地方管理的基本规矩。广东的黄翼中,福建的蒋光鼐也一样。省长之议暂缓,当务之急是请寿慈先生拟出一份名册,以您对贵州的了解,推举一批贵州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室人马,这个研究室主任,寿慈先生不可推辞。”

    黄旭初的话,得到了卢焘和郭思演和一致认同。接下来,就是卢焘说,郭思演记,不多一会,确定了贵州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室的十个重点人物。

    在半日山庄,吃了一餐真正的农家饭后,卢焘跟黄郭二人走向贵州省政府,路上,郭思演想给卢焘叫一辆黄包车,被卢焘拒绝,认为自己作为健康人,不能让别人的双脚代步,这与叫人背你走路无异,其心何忍!

    陈维政在南都听到这回事,对郑进阶说:“这回郭心如干了一件新鲜事,居然学会了找职业经理人这一招。”郑进阶问什么是职业经理人,陈维政才想起,这位虽然多智,有些过于超前的东西,也是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