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六八章 采薇皇居

    第○六八章 采薇皇居

    李明瑞的老婆姓罗,叫罗昭仪,比李明瑞还大一岁。()所谓昭仪,是古代皇帝的妃嫔之一,一听这名字就知道,罗昭仪出生在一个有文化的家庭。父亲是北流清湾的一个破落书生,与李明瑞做小学教师的父亲素来相识,在宣统末年,生活所迫,将十二岁的女儿嫁入李家做童养媳。李明瑞一直在玉林读书,直到1917年才正式圆房,生下女儿李应芬。在百色起义前夕。李明瑞担心起义会殃及在南宁的妻儿,将妻子和一对儿女送到上海,31年3月,建立桂西政府,生活安定后,才把妻子和儿女接回百色,女儿已经14岁了。

    罗昭仪是个很有思想的女性,也很能干,家里外面都是一把好手。经常犯糊涂的拔嫂把她当成自己的主心骨,样样事都要找她帮忙。

    有罗昭仪帮忙,下聘工作做得十分圆满,居然是粤式的古礼,黄恒栈从上到下,都觉得很长脸。

    聘礼不仅代表男方报答女方家长的心意,感谢女方家含辛茹苦抚养即将过门的新嫁娘,同时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数都愿意添置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而且每件聘礼也都包含了讨吉利、增圆满的象征意义。

    对于聘礼的多寡黄恒栈是没有任何意见的,陈维政少年将军,前途无量,能得到这样一个佳婿,已经十分满意。知道陈维政家没有亲人在百色,本来以为一切从简,没想到,来了个当主席夫人的大嫂,一切依照古礼,做得虽然不排场,到也象模象样,两全齐美。

    《礼记·聘义》:“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国语·周语中》“遂假道於陈 ,以聘於楚” 三国·吴·韦昭注:“是时,天子微弱,故以诸侯相聘之礼假道也。聘礼,若过国至于境,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庙也。”

    聘礼也叫六礼,六礼中米香饼是一定要要的,所谓吃米香,嫁好郎,第二样是象征新人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的四色糖。第三样茶叶,茶叶被列为聘礼中的重要礼物,几乎成为不可或缺之物。民间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或"茶礼";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或“受茶”;所谓"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里的"合茶"。此外就简单了,布多少不论,最少二匹、牲最好是羊,无羊鹅也可,二只足矣,最后是美酒一坛。

    这些东西,拔嫂照例是不会的,好在陈维政有钱,罗昭仪会做,三天两天,准备停当,前去那坡,下聘落定。

    忙完了陈维政的,拔嫂又开始忙赵元喜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味,韦拔群看着她忙忙碌碌的身影,希望她的糊涂症会因此而好起来。

    陈维政对自己这些事管不了许多,何时结婚如何办酒,这些事全部委托给莫方莫圆的母亲,在百色,就这么一个长辈,陈维政说了,结婚,就请她坐高堂。

    四叔黄奕勋给的陪嫁,是所有礼物中最大的,右江商贸。三叔黄叔昭给采薇的陪嫁,是所有礼物中最重的,就是码头边那栋小洋楼,换了个牌匾叫“皇启居”。

    诗经有云: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是诗经中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它表达了出征的战士想念家乡之情,第一段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就是: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这里的“遑启居”三个字,遑是空闲的意思,启是坐下来休息的意思,不遑启居,就是没有空休闲,而遑启居则是有大把的时间休息。至于黄叔昭有意识的把“遑”改成“皇”,其用意就不太清楚了,据说,是郑瞎子的主意。

    新房的装修陈维政没有去理,都是黄采薇的事,据说,她让人从香港拉回来一整套的西式家具,每天指导工人忙上忙下,乐在其中。她不只满意这次婚姻,而且还憧憬着这场婚姻直至白头。

    陈维政却没有空来操这份心,他在忙着修路。六月,广西公路管理局在南宁成立,对全省公路网进行规划,但是却对桂西政府所辖土地没有说到一个字。陈维政没有办法,只有自己弄,平马到灵马的路在建,现在更重要的一条路是德保靖西通往顺化,在龙邦出境,进入高平。本来设计了一个分段承包的方式,想把道路承包给个人,每人修一段,然后分别收取过路费。但是,修路投入太大,现在又没有太多的车辆,投资者看不到前景,只好做罢。没办法,只好政府自己做。

    第一条路就是从那坡到德保的山区公路,这条路,自古就有一条不算宽的驿道,是敬德天保靖西进入百色的必经之道。把这条道路扩宽,降坡,裁弯取直,修建函道和排水沟,满足汽车的通行。这个时代,修建公路,完全靠人挑肩扛,想弄出之后的高等级公路,完全不可能,能够通车,就已经很了不起。

    广西交通学校毕业的百色人韦东平挑起了这个重任,担任了公路的总指挥长,他把公路分成四段,靖西段,敬德段、天保段和恩阳段,同时开工。黄恒栈带头捐助五万大洋。德保县的茴油厂,也毫不犹豫拿出五万大洋,赵元喜师也捐助了三万元,其它人也纷纷解囊,捐款达到两万元,陈维政从阿片款中拿了三十万大洋,资金已经不成问题。德保县团长伍朝扬刚娶完他的第三个小老婆,从温柔乡中爬起,率领全团承担起全条路面的爆炸工作。陈维政告诉农仁守,什么时候通车,什么时候他就和韦主席袁军长一起去靖西。农仁守说靖西段肯定没有问题,这里已经承包给十二个人,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迟一天扣多少钱,现在已经全面开工,李绍杰这段时间在安南搞回来的钱不少,所得的钱全部用来修路。整个高平县任何一个角落都被他扫荡完,正向谅山省延伸,按洪超的说法,打一条近路去龙州。陈维政一听笑了,靖西看来解决了大问题,自己只需要解决德保和恩阳这边就行了。

    韦拔群对陈维政大刀阔斧的搞交通建设,除了口头支持之外,没有任何其它表示,他也表示不了,农业回报实在是太慢了!政府的费用还要靠陈维政提供,就不要说什么资金反馈了。

    桂西政府一帮人,从来没有感觉到资金的重要性如果巨大,如果不是陈维政有远见,在东巴凤贫困地区种罂粟,在右江河谷开办工业区,这个一个区域,别说还要花力气打下来,就是送给你,也弄不活。

    各县的工商业,所得到的一点点税收,实谓可怜,不说进行其它投入,就是养好县一级的工作人员和一个地方团,就已经相当吃力。唯一日子比较好过的是韦菁,他的东兰县在第一次罂粟采收后,所有的收购款全部到了种植户手里,种植户有了钱,马上交了政府的管理费,竟然出现了排队交钱的局面。巴马种植面积少,效果不太明显,凤山没有种,看着东兰流口水。

    陆浩仁是个很有头脑的管理者,河池南丹天峨三县在他的管理下,农业种植红红火火,覃时良在贵州走了几趟,得回来的钱养兵有余,还有大量的资金收购农产品,并开通了老河池到金城江的公路,与德胜通往金城江的公路顺利相接,第一次运往柳州的就是天峨的大果山楂。天峨大果山楂是天峨县名特优传统果品之一,栽培历史至少有三百年以上,土名称“红花果”,大果山楂果大肉厚,果肉细腻,在广州、梧州、等地,供不应求,过去烂在地里的果子变成大洋,陆浩仁成了天峨人眼中的指路人。

    路还没有修通,陈维政就准备买车,黄恒栈粤港老大黄三老板黄叔昭看到黄奕勋给他的电报,笑了,十辆道奇卡车,五辆福特轿车。他预计,再有一两年,他家这个女婿,就会让他采购大海轮了。因为这段时间国际上流传,安南北圻的一群土匪,在北圻,无恶不作,烧杀抢掠,把北圻人全部赶到河内,河内现在已经拥挤不堪。别人不知道,黄叔昭却知道,这些所谓的土匪都是他这个侄女婿的手下。法国人已经每天不停的在巴黎开会,是出兵讨伐还是把北圻划分出去,每天争得不可开交。按照这个速度,两年后,海防一线,停靠的肯定是他这个侄女婿的轮船。

    7月22日,红七军主力转战数千里,到达江西苏区,与中央红军会师,编入红三军团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