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字体: 16 + -

第○三九章 两面夹击

    第○三九章 两面夹击

    一团一营带着二团一营三团一营去南丹,主要是让二团一营三团一营观摩一团一营怎么在一个县城打浮财,搞财产,筹物资。()一团二营带着二团二营三团二营去天峨向阳街打浮财,搞财产,筹物资,一团三营带着二团三营三团三营去荔波。

    陈维政告诉一团三个营长,尽量争取多弄物资,天要冷了。以一个月时间为限,元旦前必须回到大本营。三支部队不以物资多少评定优胜,以牺牲人数多少评定优胜。

    红七军在通道走出广西时,很多战士不愿意离开广西,偷偷跑回投靠八军,让八军的人数又增加了近千人,军部成立了警卫团,师部成立警卫营,各团成立警卫连,虽然都不满编,总数也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人。三个主力团分赴三地执行任务,河池的留守部队就由这些警卫部队组成,团师军三级领导全部留在河池,警卫任务不小。各团的侦察连和特战连负责外围警戒。二团还有四百多伤员不能随部队出发,留在河池养伤,他们的工作就是快点养好伤,尽快回到自己的岗位。

    把部队全部放出去筹集物资,李明瑞有点担心,如果柳州驻军派重兵来袭,如何应付。陈维政说:“军师团警卫部队加在一起有一千二百多人,再加上各团的侦察连和特战连,也有三四百人,集中起来,比一个常规团还要大。如果来的人跟上一次差不多,应付起来应该不难。”

    李明瑞认为不可麻痹,警卫部队要放远一些,切不可再闹出龙州的笑话,敌人攻到桥头还不知道。

    陈维政认为桂军应该还没有在之前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不会这么快就进行报复。李明瑞告诉陈维政,桂军是中国军事界的奇葩,他的抗打击能力极强,报复心也极重,特别是李宗仁其人,心术很深,白崇喜作为杰出的军事人才,不能以常理推断。如果李白随便派一大将亲率大军前来,我们就被动了。

    陈维政认为桂军即使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毕竟桂军的正规军人员有限,一个七军被打得残废,一个十五军也缩编成十六师。即使前来,也不过是一个正规常备民团带几个自治民团,即使增加也是增加民团数量,这种土鸡瓦狗,再多也不当回事。

    李明瑞不同意陈维政的看法,但是又不好打击陈维政的积极性,只好回到军部与袁振伍商量,要他提醒陈维政,切不可粗心大意。

    袁振伍完全同意李明瑞的意见,认为小心无大错,亲自找到陈维政,要陈维政把警戒放远,一定不能大意失荆州。

    陈维政出于对袁振伍的尊重,把三个团的的侦察连放向三个方向进行警戒,一团侦察连负责金城江方面,二团侦察连负责九圩方向,三团侦察连负责六甲方向。

    莫方率领部队来到金城江,把侦察前锋放到德胜怀远一带,二团侦察连的侦察前锋放到了下坳都安。三团比较近,就在六甲一带。

    十二月初,天气已经很冷,玩飞刀的在宜山县小十字街的榕树下卖艺,看到从柳州方向开过来十来辆汽车,一打听,桂七军19师的一个团,准备进攻河池,宜州民团出一个大队配合。玩飞刀的还不在意,认为与上一次差不多的兵力,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当他同时打听到南宁的桂七军21师的一个团,将在都安民团一个自治大队的配合下,从都安大坳九圩进攻河池时,着急了。

    当即收摊,坐汽车回到德胜,在德胜骑马回到金城江,连夜赶回河池。

    陈维政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一来是佩服桂军的调整能力,二来是佩服李明瑞的判断能力,三来是对两路进攻的做法表示认可,桂军里有高人。

    陈维政并没有把桂军当成一回事,而是首先跑到军部,向李明瑞表示感谢,李明瑞正在军部针对两路桂军夹攻一筹莫展,对陈维政的感谢之辞笑道:“正权,客气话就别说了,还是好好考虑怎么对付这两路敌军才是。”

    陈维政诚恳的说:“参谋长,发现了敌人的行动,我们就成功了第一步,对付敌人有千万种方法,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对方,所以,第一步很重要。我必须向参谋长承认错误,如果不是参谋长提醒,我差点出大问题。”

    “好好好,我接受你的自我批评,不过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如何退敌。”李明瑞说。

    “退敌?为什么要退?”陈维政问:“既来之,则食之。我要用这一次战役,告诉小诸葛,除非采用老蒋数十万大军会攻,否则,他很难成功。这种一两千人的进攻,对于我们来说除了送一些适合的兵员和丰富的军资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呵呵呵呵。”李明瑞笑了,这位足够狂妄,似乎很有把握,胸有成竹,也把紧张的思绪放轻松下来,说:“看来正权对吃掉这两股敌人已经有了全胜的把握。说说你的想法。”

    “请冯达飞同志出面,率领军师团警卫部队,迎战东来之敌。”陈维政说:“我率领三个团的侦察连和特战连迎战南来之敌”

    “以军师团警卫部队一千二百人迎战东来之敌,把握性比较大,而且有你上一次专美于前,这次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对方兵力减少而我方兵力增加,以静制动,只要把握住机会,胜算很大。冯团长上次全程观摩了战斗的全过程,回来后又进行了推演和复盘。同样的战斗再来一次,问题不大。”李明瑞一边思考,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南路之敌,仅三百多人迎敌,是不是太过轻敌了。”

    正说着,冯达飞和何建良推门进来,报告敬礼。

    李明瑞说:“正说着你们呢,快进来。”

    “我和何建良团长在门外已经听到参谋长的话,我觉得可以考虑这样调整,我刚去了伤兵营,把情况跟大家说了,二团的伤兵员认为,可以把一些轻伤员组织起来,放在阻击的位置,只要不进行快速运动作战,除了五十来个重伤员,其它的都可以上战场。三营黄恩荣营长说:之前比现在伤重得多的同志,在战场上坚持不下火线,现在这状态可比过去强多了。我的意思是把这些能上战场的战士组成一个营,放在上一次一团三营的位置,应该能够解决我们的兵力不足问题。”冯达飞说:“这样,我们可以把师警卫营放出两个机动性比较强的连,在营长莫圆的带领下,与师长一起行动,师长的兵力如果能够达到六百人,胜算会大很多。”

    “不用考虑我这边,我的想法是带着侦察部队和特战部队,跟南来之敌捉迷藏,尽量拖延时间,给你们足够的时间消灭东来之敌后,再回师南面,杀尽南来之敌。”陈维政说:“因为军力有限,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人手教育俘虏和转化俘虏,这次的敌人最好是一个不留,全部杀掉。”

    “投降的也不留?”何建良问。

    “不留,只有死了的敌人最安全。”陈维政肯定的说:“莫园的警卫营我也想要,但是不行,一团一营不在,能够准确的使用竹制抛射器的只有他们,还有就是,他们的枪法比较好,打埋伏,比较适合。”

    李、冯、何三人都一致点头,李明瑞说:“正权你那里如果有把握,我们就按此计划行事,我们早解决掉东来之敌就是对你的最大支持。你放心,我们会争取最快时间解决战斗。”

    “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切以战士们的生命为重。”陈维政说:“能用子弹解决的,绝不用刺刀,能够安全消灭敌人的,决不弄险。我们战士的生命,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

    “是!”冯达飞和何建良立正回答,他们已经清楚,他们的师长,用爱兵如子来形容完全不够,石廷方说过一句话,师长爱兵胜过自己。

    陈维政站起身,向李明瑞等告别,他要去整顿三个团的侦察连和特战连,与南来之敌进行一场跨时代的游击战。

    李明瑞、冯达飞、何建良目送陈维政离开,他们不知道陈维政此去是滞敌还是退敌还是杀敌,但是他们知道,陈维政此去风险不小。如果换成自己,三百多人对两千多,真有点狗咬猪尿泡,无从下口。

    李明瑞最先从沉思中桥还是醒过神来,对另外两位说:“正权把最艰难的担子挑了,我们三个臭皮匹就要考虑怎么样来对付东来之敌。”

    “桂军在红七军离开后,把在湘桂大战中损伤惨重的七军进行整顿,军长杨腾辉不能理事,由白崇禧代任军长,驻柳州的是师长黄权,东来之敌正规团是新成立的黄权师一团,一团的团长是覃耀武。覃耀武能够做到一团团长,想必有他的特别之处,不能轻敌。”冯达飞说:“我们虽然可以摩仿上次战斗,但是却不能完全仿照,我们知道上次宜山团团长韦绪松回到了柳州,一定会把情况如实上报,因此。我们的埋伏方案必须有所调整。”

    “上次因为打的是常备军,所以在武器中有一批手榴弹,是德制的m1918手榴弹,还有部分是广西炸弹厂生产的铁手雷。这一次埋伏时可以用上。”何建良说:“因为有这些手榴弹,我认为可以进行梯级埋伏,逐层杀敌。”

    “不行,梯级埋伏,逐层杀敌虽然对减少我们的损失有利,但不利于速战,还有几个问题,一是容易把对方打散,不利于全歼,二是拖延时间,不利于迅速支援南路歼敌。”李明瑞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对方相信,我们在上次埋伏的地方没有埋伏。实际上我们还就是那里有埋伏,同一个地方打两次,这次我们兵力更多,武器更强,一直能够把这股敌军留在这里。”

    何建良点点头,他们还在定计,那边陈维政已经带领部队走向南面的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