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FBI学读心术
字体: 16 + -

第81章 以“眼”识心,挖掘事情背后的真相

    “情境再现”

    一个收藏家百转千回终于竞拍到了自己寻觅已久的世界名画,可是就在他要抱得名画归时,现场出现了混乱,名画就在那时不翼而飞了,这时爱好收藏的 fbi探长也在场,他很淡定从容的告诉大家,画并没有丢,仍然在现场,只是被藏起来了。

    很多人都笑他大言不惭,只见 fbi探长清清嗓子:“我知道画在哪里”,他一边说一边环视为数不断的竞拍者。

    他慢慢的走向房间最里面的落地长瓶,并把它抱到众人面前:“我可以绝对肯定,名画就在这里面!我们这就砸开瓶子来看……”同时,他眼睛紧紧的盯着围观的人。

    就在瓶在快被砸掉时,他突然哈哈大笑,指着一个人说:“你就是那位盗画的人。”

    结果,没多久他就招供了,画确实是他跟几个同伙合作盗取的。

    大家都很惊奇, fbi探长解释说:“其实这也没什么,我只是发现当他得知我能找到画时,他就心虚了,瞳孔突然放大,目光也闪烁不定,而且当我要故意砸掉瓶子时众人都在看瓶子,只有他在向上看,这说明他就是那个偷画的人。”

    “跟 fbi学读心术”

    在肢体语言中,眼睛所传达的信号是最有价值的,因为瞳孔的运动是独立的,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如果我们掌握了眼睛受心理状态变化所产生的特有表现,就可以轻松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了。

    一对夫妻结婚十几年来,感情一直很好,俗话说“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几年他们历经风雨和磨难,终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企业,生活品质也在直线上升。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妻子玲就发现丈夫总是早出晚归,而且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什么事情都告诉自己。玲的危机感开始越来越重。

    终于玲鼓足勇气,准备跟老公好好谈一谈。这天晚上,面对半夜归来的丈夫,她开门见山的问:伟,你晚上去哪儿了?

    只见玲的老公迟疑了一下,眼睛先是看向左上方,瞬间又偏向右上方,几乎在同一瞬间他回答道:我还能去哪儿,当然在公司加班,处理公务,你还不知道我嘛,是个典型的工作狂。

    “可是我给你办公室打电话,怎么没人接呢?”玲继续问着。

    这时,她老公完全把头偏向右边,故作轻松的说:我晚上闹肚子,上了好几次厕所,你都不关心下我的身体,还总不停的盘问我,唉……玲知道老公说的不是事实,但也没什么证据,就没再问下去了。后来她咨询了一位研究心理的朋友,才证实了自己的怀疑。

    全面,说明他说在公司是实话,那后面说的话基本都是骗的。最后他把回忆过往的画面时,眼球会偏向左上方,如果是在创造或构建新的画面,眼球则会偏向右上方。案例中玲的老公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眼睛先是向左看,这说明他在回忆——“今晚去哪了”,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如果他没有说谎,那么他会在此刻告诉妻子自己的去处。但他没有,他的眼睛在瞬间偏向了右上方,这说明他在开始创造画面,谎言也就此开始。后来的几个问题,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有了应对策略,所以他会把眼睛完全偏往右边。

    生活中,如果我们多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人在想事情时都习惯把头偏向一边(眼睛跟头的方向是一致的)。这在小孩儿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面对一些问题时,如果他们把头偏向左边(多数人的记忆区在左边),则表示他在检索过去的记忆画面,寻求经验;若他们把头偏向右边,则表示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是新的、第一次遇到,需要他创造一些新的画面。

    眼睛的偏向方位,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方的瞳孔扩张以及目光锁定的焦点来甄别其是否是言不由衷。

    人在言不由衷时,瞳孔一般都会放大,如果你是一位生意人,那么你肯定会熟悉这一点。与顾客做买卖时,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你开出了一个价格,顾客说“太贵了,再打一个折扣还差不多。 ”如果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瞳孔变大了一些,那说明你开出的价格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内,如果对方瞳孔变大了很多,那说明他已经很兴奋了,你开出的价格比他想象的还要低。

    还有些人,他们在撒谎时眼睛不敢正视你,而且会频繁眨眼、目光闪烁不定。当然,这些人的谎言也是最容易被识破的。不过,现在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知道左顾右盼很可能招致怀疑,所以在撒谎时他们会尽量让目光坚定。某心理学家就专门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只有大约 30%的撒谎者会目光闪烁不定,而有 7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都目光坚定,很少有被识破的。由此可见,我们在根据眼睛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时,不能单凭某一方面,还要看看他的瞳孔、眼睛朝向等等,综合起来判断,才会了解事情的真相。

    “智慧锦囊”

    慧眼识心,往往需要我们掌握几种很有价值的判断技巧,如瞳孔在明显的收缩或扩张时他真实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如果他的目光飘忽不定或异常坚定时,我们要想到他是否有所企图;如果你很想知道他是否在编造谎言,那就要多观察他眼球转动的方向。这些技巧将帮助你破除谎言,看清你身边的人,从而避免陷入别人的谎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