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FBI学读心术
字体: 16 + -

第36章 赋予对方高尚的动机,可以极大的左右他的行为

    “情境再现”

    约瑟警官开车来到一座公寓前。他要找一个名叫安哥拉的人。

    开门的正是安哥拉,他将约瑟让进屋说:“先生有何公干?”

    “请问,您认识一个叫哈里的人吗?”

    “哈里?认识,不过不太熟。”

    “我刚从警局来,他说是您的邻居,你能详细的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

    安哥拉抽了口烟,说道:“真的很抱歉,我帮不了你。”

    “哈里参加了一起绑架儿童案,现在有 8个孩子生死未卜,而这些孩子的家

    长就跟你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约瑟警官说到这里便缓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善良的人,肯定不希望这些孩子失去亲人,同时,我也相信你也是一个好市民,绝不会姑息犯罪分子,让他们如此猖獗。”

    本来想对哈里只字不提,但听到警官这么一说,安哥拉的内心的高尚之情被激发了出来,于是他向约瑟警官谈论了哈里的很多事情。最后,凭借安哥提供的线索,警方找到了被绑架的孩子,并且哈里绳之以法。

    “跟 fbi学读心术”的确,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被认为是不善良、不高尚的人,同时,也都喜欢内心都把自己理想化,给自己行为的动机赋予一种美好的解释。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利用人的这一普遍存在着的心理特点,就可以像案例中的 fbi一样轻松的左右他人。

    春运期间,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上火车。由于人多,他们上车后位子上已经坐满了人。但是,在这位妇女旁边,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躺着两个座位睡觉,一个人占了两个人的位子。孩子吵闹着要座位,并用手指着要那个男青年,想让其把座位让给自己。但是,男青年却假装没听见,依旧躺在那里睡觉。这时,小孩的妈妈用故作安慰的口吻对孩子说:“这位叔叔太累了,等他睡一会儿,就会让给你的!”听了妈妈的话,小孩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几分钟后,那个男青年似乎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站起来,客气地把座位让给了母子俩。

    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小孩子单纯地索要,男青年并没有让座,而妈妈一句安慰却赢得了男青年主动而客气地让座呢?

    其实,这位妇女就是利用了前面我们谈到的人性心理,她对火车上睡觉的那位年轻人设计了一个“高尚”的角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施善行。而趋善心理使小伙子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从而让座。

    作为有智慧的生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想家,都在内心里将自己理想化,都喜欢为自己行为的动机赋予一种良好的解释。这就是为何大家都希望听到夸奖,而不是贬低。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诉诸一种高尚的动机赋予对方,顺势制宜,实现改变他人、左右他人的目的。

    一位房客,因为不满意自己现在所住的房子,所以准备在租赁期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搬离出去。要知道,当时是淡季,而租客又是按月交费,如果这时房客搬走,房子是不容易租出去的。对于公司来说,这是很大的一笔损失。

    很多人都认为,此时应该找到那个房客,把租约给他重念一遍,并向他指出,如果现在搬走,那四个月的租金,仍须全部付清。可是,聪明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采取这种办法,因为他们知道房客要是打算搬走是不会理睬租约这回事的,于是工作人员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

    工作人员对房客说:“先生,我听说你准备搬家,可是我不相信那是真的。我从多方面的经验来推断,我看出你是一位说话有信用的人,而且我可以跟自己打赌,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房客静静地听着,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见状,工作人员接着又说:“现在,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将你所决定的事,先暂时搁在一边,你不妨再考虑一下。从今天起,到下个月一日应缴房租前,如果你还是决定要搬的话,我会答应你,接受你的要求。”工作人员瞟了一眼房客,继续说道:“那时,我将承认自己的推断完全错误。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是个讲话有信用的人,会遵守自己所立的合约。因为,到底我们是人,还是猴子,那就在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到了下个月,那位房客主动来缴房租了。此外,他还告诉工作人员,他跟太太商量过,决定继续住下去。

    西方一位成功学大师说,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愿意履行义务的,即便有例外也是极少数。对于那些有欺诈倾向的人,如你愿意相信他们是诚实、积极和光明磊落的,那么大部分还是会做出善良反应的。的确,从上面这则例子我们也不难看出,如果你想达到改变他人的目的,不妨找一顶实现这件事能表现出的高尚帽子,然后恭敬地戴到对方头上,这样很少有人会拒绝的。

    《三字经》里有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他的为人处世都是抱着一种善良、美好的行为去的。只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人的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不过,这并不能将人性本善的一面给彻底质化掉,所以,如果你想使你的思想深入人心,你就应该时刻记得去激发他人内心的高尚动机。

    “智慧锦囊”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给人夏日寒”。有时候,对做错事的人直接批评责备,对方不一定会接受,而且还可能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你先给他赋予高尚的动机,或者先赞扬他某件事做的出色,然后再对其提出建议或批评,你会发现他的抗拒心理会明显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