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语体(3)
网络语体可以分为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上聊天和博客等几大类。
网络语体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是:
第一,词汇的特点最为突出,具有新颖、活泼、杂糅的特点。
(1)新颖。网络语言是靠全新的技术手段传播的,所以必然会产生大量新词和外来词(与新闻语体相同),特别是术语。例如:硬盘、主机、鼠标、菜鸟、黑客、下载、病毒、烧钱、网站、校园网、显示器、网上购物、电子书籍、骨灰级网民等。据统计,网络词汇里,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占到了89%。
(2)活泼。网络语言词汇的“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量运用生动活泼的口语词。例如:坛子、上楼、下楼、大虾、老猫、小网虫、大阿姐、小师妹、瘟都死等;其二是有很强的变异性,很多词语没有定型。例如:“email”有“电子邮件、电子函件、伊妹儿”几种写法并存。为了适应快速输入的需要,于是在书写过程中,随时创造出新的用法,不断更新。较多的是谐音词和缩略语(简称)。最近流行的是:用“杯具”代替“悲剧”,用“洗具”代替“喜剧”,用“油菜”代替“有才”;谐音简称:“自杀”(自己坐上自己帖子的沙发),“围脖”(微型博客)等。许多年轻网民们具有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他们渴望独树一帜,在他们中间,蕴藏着乐此不疲的热情,这种热情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语言的词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需要逐步规范。
(3)杂糅。中文网络语言以汉字为基础,但其中又掺入了英文、数字、汉语拼音和其他一些符号。用数字、符号来“组词”,如:“886”(拜拜喽)、“7456”(气死我了)、“01925”(你依旧爱我)、“259758”(爱我就娶我吧)等等。由于英文对中文网络语言有很大影响,所以出现了很多由英文组成的网络词语,如:“modem”(调制解调器)、“b4”等。使中文网络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网络语言中有很多形象的符号和缩略语。它们在表达意思的同时,还能形象地表达情绪。如用^_^表示心情好或高兴;用横眉竖目的脸谱表示愤怒;还能把“呜呜呜……”、“555……”的哭声传给对方。
第二,句法的特点是短小、零散。
网络语言的句子短小,大多是完整的主谓句,结构简单,较少修饰成分,多用单句,少有语义曲折隐晦结构复杂的复句。无论是网上论坛的发言还是聊天,大多为即兴式的“我手写我口”,因此语句短小零散,多用口语句式、独词句、感叹句、祈使句。
第三,篇章结构的特点是目录化。
网络新闻在它的主页上分成几个小方块,位置在中间,字号较大的是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周围的小方块里,字号较小的是商业新闻、娱乐新闻等。由于屏幕小,版面有限,每一条新闻都只有一句话,其实只是新闻的目录。当这句话太长时,便用省略号省掉。受众只能从目录中看到今日网站的新闻所涉及的范围,新近发生的新闻焦点。网络新闻有时会省略新闻的导语,侧重介绍新闻人物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很难对新闻事件做全面的报道。总之,比传统媒体的新闻更加简明。
第四,语言风格幽默风趣。
网络文学和聊天语言都以幽默风趣见长。网络文学指以网络为创作手段和创作环境的原创文学。网络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空前自由的空间,没有了编辑的审查,人人可以实现文学梦想。在网络文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方式,特别是幽默风趣的比喻、调侃夸张的使用频率更高,反映了大众尤其是青年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文学风格多样化的追求。
第三节对广播电视语体的思考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它具有受众广泛,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生动形象等优势,缺点是稍纵即逝,不易保存。
广播发明于1906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0年在美国匹兹堡正式播音。中国的无线广播始于1923年;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出,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电视发明于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的中央电视台建于1958年,同年9月正式播出(当时称为北京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经过几代传媒人的实践、探索,节目形态逐渐走向多层次化、多样化;话语风格多元化、立体化,逐步消除了平面媒体的痕迹,使广播电视“自己走路”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分为新闻、社教、综艺、服务四大类。各种节目异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文化生活,广播电视已成为拥有众多受众的大众媒体。发展到今天,广播电视语言独特的个性特征越来越鲜明,并日趋稳定,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广播电视语体。
人们对广播电视语言的语体定位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不一一列举。我们认为广播电视语体虽然还不尽完善,但已初步形成。学术界正在开展对其的研究和探索。根据反复研究,我们认为广播电视语体是融合语体的一种。下面,我们对这种语体运用语言的特点做一综合、简要的描写。
广播电视语体指为了适应电子传播信息的语境,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运用语言的共同特点是:以声传情,声情(声画)并茂,生动形象。广播电视被称为“口耳之学”,特别讲究语言的声音之美。对语言的要求是:上口顺耳,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响亮动听。
广播电视语体又分为广播语体和电视语体两种下位分语体。
一、广播语体及其特点
广播是利用电子技术通过有声语言传播信息的媒体,它没有图像,是利用声音激发听众想象的“空中艺术”。
广播语体是为适应只播送声音,没有画面信息的语境,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运用语言的特点是:口语化、通俗化、多元化。
(一)口语化
(1)大量运用口语词,并把书面词语和文言词语变换成口头词语。例如:
部队出发了,副指导员检查纪律,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一点没有动,那只钢壳表(仍在桌上)还是放在桌子上,滴滴答答地走着。(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8年4月19日改编的广播稿)
汉语中有很多书面词语,如:暌违(分离)、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嬗变(演变)、老媪(年老的妇女)、蓄意(存心)等,都不适合广播,应改为口头词语。
(2)多用双音节词,少用单音节词。
古汉语和书面语中的一些单音词,显得简练、典雅,但在广播中就不适宜了。在广播语言表达中,“既如此”不如“既然这样”,“与会者”不如“参加会议的人”更上口顺耳。
(3)防止同音词造成误解。如一次《新闻报纸摘要》节目播出“我国青少年选手在梅纽因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湖北一听众听了“梅纽因”,心中纳闷。他想,为什么用“没有音”的小提琴比赛呢?后来看报才知道是“梅纽因”。同理,“纪委”与“计委”、“治癌”与“致癌”、“厂耻牌”与“厂址牌”、“治穷致富”与“致穷致富”都易造成误听,应该通过上下文或换用同义词避免。
(4)适当运用语气词和叹词。语气词和叹词能活跃气氛,使听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加语言的亲切感。例如:
嘿!我们兰州哇,可真是个好地方,到夏天哪,瓜果可多呢。白兰瓜呀,西瓜呀,又多又便宜,你就可劲儿吃吧!
(5)大量运用口语句式,少用书面语句式和欧化句式。为了上口顺耳,常把结构复杂或带有多项修饰成分的长句改写成好读易懂的短句。例如:
这天可真蓝哪!一点儿云彩也没有,有一条小河哗哗啦啦地流着。这水可清亮啦!水里有好些圆石头,像鸡蛋似的,人们都管它叫卵石,这些卵石在水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河边儿坐着一个小老头儿,长得虽然瘦,可是挺结实,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的播出稿,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原因是他把文绉绉的词儿改为朴素自然的口语词,用的是易懂的短句,还有多个恰当的语气词和叹词,平添了活灵活现的语气。
(二)通俗化
广播为全社会听众服务,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今天,要让偏远落后地区的听众一听就懂,必须做到深入浅出、平易近人,也就是通俗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现成、通用的词语,不用冷僻、生造的词语。下面的例①选自广播投稿,当中有的词语是冷僻的,有的是生造的,不符合播出要求:
①据说画帝王图的目的在于为后世皇帝披阅,以资鉴戒,纠正容止。
②这位82岁的老人,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渡过江,为新中国的建立,戎马倥偬,如今,他又用自己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的退休金救助了25个失学的儿童。老人独自一人生活,用的是50年代的旧家具,看的是12吋的黑白电视,吃的是“扒堆儿”的菜。(《午间半小时》1995年6月28日播出)
(2)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和简称,实在要用也须加以解释。下面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知识》节目的范例:
乙:为什么生物都离不了核酸呢?核酸对于生命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甲:这是因为一切生物体的遗传,都全靠着核酸。各种生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特性,都是由它们的核酸所带有的遗传信息,或者说遗传密码决定的。种瓜所以只能得瓜,种豆所以只能得豆。狗只能生狗,猫只能生猫。就是因为它们各自的核酸带着不同的遗传信息。[《巧夺天工(上)》1982年1月30日播出]
这篇广播稿成功地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学的专业名词核酸,以及人工合成它的重要意义。
约定俗成的简称使语言简明好懂,但是任意乱简却会制造障碍。如:“人造皮革”,不能简化为“人革”;“上海吊车厂”不能简称为“上吊”等。
(3)要有亲切感,不要有说教味。写广播稿时,要“眼前有人,下笔有声”,要像和知心朋友谈心一样,和蔼可亲。语气要诚恳热情,平等待人。切忌以教育者自居,用教训人的口气,居高临下,指手画脚。
(4)巧用换算,生动形象。在报道新闻时,经常会用到一些枯燥难记的数字。如能恰当地运用换算的修辞手法,使之形象化,便于加深听众的印象。例如:
乐山大佛身高71米,头长14.7米,宽10米。如果同实物比较而言,它身子有三十多层楼那么高,耳朵有四个人那么长,它的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的大拇指甲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网络语体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是:
第一,词汇的特点最为突出,具有新颖、活泼、杂糅的特点。
(1)新颖。网络语言是靠全新的技术手段传播的,所以必然会产生大量新词和外来词(与新闻语体相同),特别是术语。例如:硬盘、主机、鼠标、菜鸟、黑客、下载、病毒、烧钱、网站、校园网、显示器、网上购物、电子书籍、骨灰级网民等。据统计,网络词汇里,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占到了89%。
(2)活泼。网络语言词汇的“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量运用生动活泼的口语词。例如:坛子、上楼、下楼、大虾、老猫、小网虫、大阿姐、小师妹、瘟都死等;其二是有很强的变异性,很多词语没有定型。例如:“email”有“电子邮件、电子函件、伊妹儿”几种写法并存。为了适应快速输入的需要,于是在书写过程中,随时创造出新的用法,不断更新。较多的是谐音词和缩略语(简称)。最近流行的是:用“杯具”代替“悲剧”,用“洗具”代替“喜剧”,用“油菜”代替“有才”;谐音简称:“自杀”(自己坐上自己帖子的沙发),“围脖”(微型博客)等。许多年轻网民们具有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他们渴望独树一帜,在他们中间,蕴藏着乐此不疲的热情,这种热情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语言的词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需要逐步规范。
(3)杂糅。中文网络语言以汉字为基础,但其中又掺入了英文、数字、汉语拼音和其他一些符号。用数字、符号来“组词”,如:“886”(拜拜喽)、“7456”(气死我了)、“01925”(你依旧爱我)、“259758”(爱我就娶我吧)等等。由于英文对中文网络语言有很大影响,所以出现了很多由英文组成的网络词语,如:“modem”(调制解调器)、“b4”等。使中文网络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网络语言中有很多形象的符号和缩略语。它们在表达意思的同时,还能形象地表达情绪。如用^_^表示心情好或高兴;用横眉竖目的脸谱表示愤怒;还能把“呜呜呜……”、“555……”的哭声传给对方。
第二,句法的特点是短小、零散。
网络语言的句子短小,大多是完整的主谓句,结构简单,较少修饰成分,多用单句,少有语义曲折隐晦结构复杂的复句。无论是网上论坛的发言还是聊天,大多为即兴式的“我手写我口”,因此语句短小零散,多用口语句式、独词句、感叹句、祈使句。
第三,篇章结构的特点是目录化。
网络新闻在它的主页上分成几个小方块,位置在中间,字号较大的是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周围的小方块里,字号较小的是商业新闻、娱乐新闻等。由于屏幕小,版面有限,每一条新闻都只有一句话,其实只是新闻的目录。当这句话太长时,便用省略号省掉。受众只能从目录中看到今日网站的新闻所涉及的范围,新近发生的新闻焦点。网络新闻有时会省略新闻的导语,侧重介绍新闻人物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很难对新闻事件做全面的报道。总之,比传统媒体的新闻更加简明。
第四,语言风格幽默风趣。
网络文学和聊天语言都以幽默风趣见长。网络文学指以网络为创作手段和创作环境的原创文学。网络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空前自由的空间,没有了编辑的审查,人人可以实现文学梦想。在网络文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方式,特别是幽默风趣的比喻、调侃夸张的使用频率更高,反映了大众尤其是青年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文学风格多样化的追求。
第三节对广播电视语体的思考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它具有受众广泛,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生动形象等优势,缺点是稍纵即逝,不易保存。
广播发明于1906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0年在美国匹兹堡正式播音。中国的无线广播始于1923年;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出,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电视发明于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的中央电视台建于1958年,同年9月正式播出(当时称为北京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经过几代传媒人的实践、探索,节目形态逐渐走向多层次化、多样化;话语风格多元化、立体化,逐步消除了平面媒体的痕迹,使广播电视“自己走路”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分为新闻、社教、综艺、服务四大类。各种节目异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文化生活,广播电视已成为拥有众多受众的大众媒体。发展到今天,广播电视语言独特的个性特征越来越鲜明,并日趋稳定,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广播电视语体。
人们对广播电视语言的语体定位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不一一列举。我们认为广播电视语体虽然还不尽完善,但已初步形成。学术界正在开展对其的研究和探索。根据反复研究,我们认为广播电视语体是融合语体的一种。下面,我们对这种语体运用语言的特点做一综合、简要的描写。
广播电视语体指为了适应电子传播信息的语境,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运用语言的共同特点是:以声传情,声情(声画)并茂,生动形象。广播电视被称为“口耳之学”,特别讲究语言的声音之美。对语言的要求是:上口顺耳,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响亮动听。
广播电视语体又分为广播语体和电视语体两种下位分语体。
一、广播语体及其特点
广播是利用电子技术通过有声语言传播信息的媒体,它没有图像,是利用声音激发听众想象的“空中艺术”。
广播语体是为适应只播送声音,没有画面信息的语境,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运用语言的特点是:口语化、通俗化、多元化。
(一)口语化
(1)大量运用口语词,并把书面词语和文言词语变换成口头词语。例如:
部队出发了,副指导员检查纪律,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一点没有动,那只钢壳表(仍在桌上)还是放在桌子上,滴滴答答地走着。(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8年4月19日改编的广播稿)
汉语中有很多书面词语,如:暌违(分离)、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嬗变(演变)、老媪(年老的妇女)、蓄意(存心)等,都不适合广播,应改为口头词语。
(2)多用双音节词,少用单音节词。
古汉语和书面语中的一些单音词,显得简练、典雅,但在广播中就不适宜了。在广播语言表达中,“既如此”不如“既然这样”,“与会者”不如“参加会议的人”更上口顺耳。
(3)防止同音词造成误解。如一次《新闻报纸摘要》节目播出“我国青少年选手在梅纽因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湖北一听众听了“梅纽因”,心中纳闷。他想,为什么用“没有音”的小提琴比赛呢?后来看报才知道是“梅纽因”。同理,“纪委”与“计委”、“治癌”与“致癌”、“厂耻牌”与“厂址牌”、“治穷致富”与“致穷致富”都易造成误听,应该通过上下文或换用同义词避免。
(4)适当运用语气词和叹词。语气词和叹词能活跃气氛,使听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加语言的亲切感。例如:
嘿!我们兰州哇,可真是个好地方,到夏天哪,瓜果可多呢。白兰瓜呀,西瓜呀,又多又便宜,你就可劲儿吃吧!
(5)大量运用口语句式,少用书面语句式和欧化句式。为了上口顺耳,常把结构复杂或带有多项修饰成分的长句改写成好读易懂的短句。例如:
这天可真蓝哪!一点儿云彩也没有,有一条小河哗哗啦啦地流着。这水可清亮啦!水里有好些圆石头,像鸡蛋似的,人们都管它叫卵石,这些卵石在水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河边儿坐着一个小老头儿,长得虽然瘦,可是挺结实,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的播出稿,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原因是他把文绉绉的词儿改为朴素自然的口语词,用的是易懂的短句,还有多个恰当的语气词和叹词,平添了活灵活现的语气。
(二)通俗化
广播为全社会听众服务,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今天,要让偏远落后地区的听众一听就懂,必须做到深入浅出、平易近人,也就是通俗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现成、通用的词语,不用冷僻、生造的词语。下面的例①选自广播投稿,当中有的词语是冷僻的,有的是生造的,不符合播出要求:
①据说画帝王图的目的在于为后世皇帝披阅,以资鉴戒,纠正容止。
②这位82岁的老人,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渡过江,为新中国的建立,戎马倥偬,如今,他又用自己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的退休金救助了25个失学的儿童。老人独自一人生活,用的是50年代的旧家具,看的是12吋的黑白电视,吃的是“扒堆儿”的菜。(《午间半小时》1995年6月28日播出)
(2)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和简称,实在要用也须加以解释。下面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知识》节目的范例:
乙:为什么生物都离不了核酸呢?核酸对于生命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甲:这是因为一切生物体的遗传,都全靠着核酸。各种生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特性,都是由它们的核酸所带有的遗传信息,或者说遗传密码决定的。种瓜所以只能得瓜,种豆所以只能得豆。狗只能生狗,猫只能生猫。就是因为它们各自的核酸带着不同的遗传信息。[《巧夺天工(上)》1982年1月30日播出]
这篇广播稿成功地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学的专业名词核酸,以及人工合成它的重要意义。
约定俗成的简称使语言简明好懂,但是任意乱简却会制造障碍。如:“人造皮革”,不能简化为“人革”;“上海吊车厂”不能简称为“上吊”等。
(3)要有亲切感,不要有说教味。写广播稿时,要“眼前有人,下笔有声”,要像和知心朋友谈心一样,和蔼可亲。语气要诚恳热情,平等待人。切忌以教育者自居,用教训人的口气,居高临下,指手画脚。
(4)巧用换算,生动形象。在报道新闻时,经常会用到一些枯燥难记的数字。如能恰当地运用换算的修辞手法,使之形象化,便于加深听众的印象。例如:
乐山大佛身高71米,头长14.7米,宽10米。如果同实物比较而言,它身子有三十多层楼那么高,耳朵有四个人那么长,它的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的大拇指甲上可以摆一桌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