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写作主体的修养和能力(1)
与写作活动直接相关的是思想理论和生活阅历的修养以及阅读、观察和感受能力。与议论和应用写作休戚相关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与文学写作联系紧密的是联想和想象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这些能力须从美学理论的提高和广泛深入的艺术实践活动中获得。写作的成品是交际和思维活动的产物,而人的交际和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因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格外重视的。
能力作为一个概念来解说,指的是人以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为前提,并用以决定实践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以综合素质为条件,因之人的能力可以说是其综合素质的反映。
在世界所公认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八种素质或七种能力之中,都包括写作表达能力。这说明人的写作能力在人的整体能力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现在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确定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而一个人写作能力不高、语言表达能力差,往往直接影响他的素质形象。封建社会以文取仕,现在招聘人才往往要求写一篇文章,选拔公务员最重要的一项考试是“申论”写作,这些都说明写作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的高低。就这种通常的反映而言,也可以反转过来阐述,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的整体素质,或者说方方面面的修养如何。
第一节写作主体的修养
一、思想理论修养
写作主体是社会的人,他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站在这个立足点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反映历史的和现实的客观世界,传播作者的思想感情信息。因此,没有一定的思想理论修养,这一写作的全过程是无法完成的。古人称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今人写作也要有这样一个认识高度,要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视为写作的根本目的。当今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季羡林先生在阐述写作者的理论修养时曾特别指出:“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就是实事求是。”“至于辩证法,也可以作如是观。看问题不要孤立,不要僵死,要注意多方面的联系,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如此而已。”有了这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写出的文章就能够做到以人为本,正确地反映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揭示生活的本质,把握时代的脉搏。
二、道德修养
写作者一生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道德修养是人们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进行自我审视、解剖、磨炼和改造,从而促使自我道德提高的活动。整个道德实践的过程,就是人类自身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完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对于写作者而言,他的人格高尚与否,乃是他道德修养的核心的核心。任继愈先生说过:“我佩服鲁迅不是因为他的才华,而是因为他的人格,看到不合理的现象敢于指出,不妥协,不和稀泥。这是一般知识分子所缺少的。居里夫人是难得的可以克服困难,又可以经受成功考验的人。成功、名誉都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内心,她是卓越的科学家,又是很好的妻子和母亲。她时刻不忘祖国,将自己发明的元素命名为钚,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有了如此高尚的人格,定然是在维护世间的真善美、世间的正义、世间的公正,给予人崇高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生活阅历修养
生活阅历是写作的源头,写作的根本。对于写作者来说,没有这个源头,没有这个根本,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一定的广度、厚度、深度的生活阅历,是所有搞写作的人必需的,只有深入客观生活实际,才能作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所开拓,有所创新的立文立说。否则,只能写出照猫画虎的文字、僵化教条的文字,这就是被人们所唾弃的文章垃圾、垃圾文章。
对于大学里的写作练习者来说,提高生活阅历修养的实践空间确实是有限的,但是大学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大学也是人世间生活的重要阶段。因此,只要关心人,热爱人,就不难在大学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快乐和宝藏,这一提高自身生活阅历的修养时机是不可丢失的。
生活阅历的扩展、增深、加厚,是一个写作者一辈子的事。美国著名的大记者索兹尔伯里,在1984年75岁高龄时来到中国,行程一万两千公里,考察中国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所走过的路程,写出了《长征,未透露的故事》。他被誉为20世纪世界大事的记事者。没有丰富深厚的生活阅历的修养,是不可能塑造出这样一位记者巨人的形象的。
四、文化修养
写作本身是文化活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一般谈到文化修养高低时,主要是就一个人所拥有的精神财富的多少而言的。现在人们常常认为某些作品庸俗、低俗、媚俗,没有文化,是文化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多与写作者的文化修养不高、精神财富的缺失相关。当前娱乐文化泛滥,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有意无意地选择玩乐人生和游戏人生的所谓时尚,不重视甚至轻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经典文化的汲取。这样搞成的标榜大众化的东西与提高大众的精神境界无益。所以著名文学家王蒙提出了作家学者化的要求。确实,那些写出传世经典的大师,大多学识渊博,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令人高山仰止。
诚然,大多数写作者的文化修养不可能达到如此的高度,但是,一般的通识和专识的修养还是必须要有的。首先对于自己从业的专门知识要广闻博记,日益精深;其次从事人文科学写作的,要学一些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反之亦然;再次熟练掌握母语——汉语,同时最好还要至少懂得一门外语。这可以说是对于一切文字工作者最起码的文化修养的要求,也不妨说是写出具有文化品位的作品的重要基石。
一些教科书常常把修养和能力放在一起谈,其实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说能力是树,那么修养就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当然有些技艺性的能力、程式化的能力,靠师传,靠模仿,也可以学到手,但修养不高的人,只能是鹦鹉学舌。写作是以文字语言符号为思维工具的叙事论理、抒情写意的精神活动,它所需要的能力不可止于技能,更多体现出来的是把握住文无定法、文无定体的智能。所以,倘若前面所论及的写作者所应具有的四种修养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根不深,那么下面所阐述的八种能力也很难得以扎实的迅速的提高,自然也就无法长成参天的大树。
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
一、阅读能力
这种能力从爱看书、会看书、勤看书、多看书的进程中求得,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以阅读求得真知的漫长而又艰苦历程的形象写照。能写的人多是能读的人,因为多读多写是提高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必经之途,此外别无妙法。
当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要想获得知识、信息就得靠阅读。虽然,现在从视听系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了,如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网络等,但音像稍纵即逝,不易完整地存入大脑,有时还须阅读相应的文字材料——书本。听课要记笔记,还要看教材就是这个缘故。
张志公先生曾经就阅读能力问题做过这样通俗简明的概括:“古今中外的学者历来是重视阅读的,然而把它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说来说去,阅读无非要求以下几种能力:一是准确而灵敏的理解;二是准确和牢固的记忆力;三是准确和快速的推断及反应能力。”
要具备这几个方面的阅读能力,首先是保证一定的量,没有大量甚至说巨量的博览群书,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难以产生“质”的变化、“质”的提高。
广泛阅读对于写作的人是十分有益的,茅盾先生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说过:“一个准备从事写作的人,他的文学名著的诵读范围,也应当广博,只诵读了一家的著作固然不够,诵读了一派的著作,也还是不够。诵读宜博,而研究则宜专。广泛地诵读了各派各家的名著,然后从中择取最博大精深最有现代价值的名著来研究,这是有利无害的方法。”茅盾先生在这里不仅指出了阅读量要大,而且特别强调了阅读的质高才能真正获利。
阅读能力的提高,只做到阅读速度快、阅读数量大是不够的,更要注意反复地精读、研读名著,深入地理解名著,这就是“宜博”和“宜专”要结合起来。这样读书才能由博返约,才能心领神会,化为新的发现而获得个人写作的独创性。
当然,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还是要讲究点方法和技巧的,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就阅读的深度而言,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2)就阅读的覆盖面而言,可以分为全读和略读;(3)就阅读的顺序而言,可以分为顺读和错乱读;(4)就阅读有无辅助手段而言,可以分为单纯阅读、背读和抄读等。”
二、观察能力
这是写作者有目的有计划地亲临现实生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而后经过思考对客观事物产生知觉表象的那种能力。
书读得多,读得深,可以使别人感到你有一种较高的修养,这种修养概括起来就叫做德、才、学、识。当然德、才、学、识不完全是从书本上得到,还要从社会实践、从社会教育、从向群众学习中得到。其中“识”就是有见识。什么叫有见识?就是别人看不出来的东西,你能看得出来;别人看得肤浅的东西,你能看得入木三分。这也可以称之为高层次的独具只眼的观察能力。
观察的方法可以简明地概括为四个方面:
1.定位观察。写作者站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观察某个人或事物,如瞻仰中山陵,走过“碑亭”站在下面定点仰望“祭堂”,只见一级一级的石阶,共392级。其实每隔几十级石阶就有一面平台,站在下面却见不到,只能仰望石阶级级向上,崇高伟大之景象令敬仰之情胸中激荡。
2.移位观察。写作者转移到另一个位置进行观察,如走完392级石阶,站在“祭堂”前的大平台上,转过身来俯观,却看不到石阶,只见一面面平台延展而下,广阔博大之气象,使恢廓之感油然而生。这移位观察所看到的不同之象,不能不引人深思,让人格外叹服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构思。
3.全位观察。写作者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也可称之为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它可以全面地观察人或事物,以便更好地把握整体,反映特征性的内容。苏轼的《题西林壁》可谓全位观察的佳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而捕捉到的庐山的特点,使短短的四句诗渗透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了景观与理趣交融的境界。
4.比较观察。写作者观察不同的人或事物,抑或是观察个体的人或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一体两面的观察,从差异和矛盾之中反映人物的个性或事物的特征。古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观察到年少与年衰的巨大差异,写出了汉魏时期封建军阀长年战乱给黎民带来的苦难。杜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观察到唐代安史之乱前夕豪门的穷奢极欲和老百姓在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挣扎的现实,即“荣枯咫尺异”的巨大反差,写出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发人深省。
三、感受能力
写文章讲究有感而发。这里“有感”指的是客观现实令写作者有所触动,有所感受,才能抒发成文。感受能力是写作主体那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情绪化、意蕴化的复杂而又丰富的个性心理活动。
感受是在写作者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和知觉,怎能会对人物和事物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呢?但是,写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感觉和知觉的层面,它是与写作者的感情相结合的,与开掘事物底蕴相结合的复杂过程。
感受能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种类:
1.融情感受。写作者对于客观世界的感知(感觉与知觉)、观察、体验熔铸了自身的感情,这种情景交融、移情于物的境界,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描写了不满现实或者傲视现实的孤独寂寞的感受。李白移情于山,将山人格化,人与山、山与人实现了高度互赏的情感交流。
2.意蕴感受。写作者对于客观世界的感知、观察、体验有所感悟,从感性阶段升华为理性阶段,但不是抽象出观念,而是形成意象,营造意味深长的境界。夏衍的《野草》写于1940年。作家正是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看到它的巨大无比的力量、坚忍不拔的力量和乐观向上的力量,因而塑造出中华民族坚定持久抗战必然取胜的象征性形象。这种意蕴深广的感受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旨外之旨。
3.独特感受。写作者在对客观世界感知、观察、体验所获取的表象和意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熔铸着独特主观情思的形象,或者提炼出独具只眼的义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是生机勃勃的野草,虽然表现的是离愁别绪,但并不显得那样令人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