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
字体: 16 + -

第10章 第四小节技巧 (1)

    你用的是魔法吗?

    是的。这种魔法叫技巧。

    我沉默不语,在那儿站了很久,让他的话在我脑中回荡。一阵风吹过,他转过身向远处走去。这阵风让我有些瑟瑟发抖。我觉得他的话多多少少都与这阵风有点关系。我无法解释清楚,可是他的话好像就是通过这阵风传到我耳朵里的。而且这些话就好像是风一般,在我感知到它的来临之前就已拂过。

    我们取回了冰棒签子,一路无言。直至我们到了停车的地方,迈克才打破了沉默。

    “看。”

    我还没注意到他已经捡了两块木头了。一块是又直又薄的圆木棍,大概有十四英寸长;另一块是一块又短又平的木板,比木棍略厚一些。他单膝跪下,将那块木板放在地上。他用脚踩着那块薄木板,手拿着木棍,垂直地放在木板上(形成了一个倒着的t形)。

    他快速地搓手掌,让那根小木棍儿来回地在木板上转动,他的身体向下使劲儿,增加木棍在木板上的摩擦力,从而产生热量。几秒钟后,木头开始冒烟了。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然后他把一些干草小心地放在木板上,冲着上面吹了三下。在他吹第三次的时候,就出现了火焰。这整个过程简直太神奇了。

    迈克告诉我他所使用的技巧叫做手钻取火。我以前看过别人在一场电视节目秀里用类似的技巧生火,可从来没见过迈克所展示的这种方法。整个过程还不到一分钟,如果不算他停下来让我看的时间的话,可能连三十秒都用不了。(在这以后的一年里,我都试着用这种手钻和弓钻的方式取火。非常不容易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生火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迈克举着那支火把,几秒钟后把它扔到了地上。

    “轮到你了。”他一边说一边把火踩灭。

    “行,我试试。”

    我也跪下来,试着去模仿迈克刚刚所做的步骤。我认真地把两块木头互相摩擦、碾压。那根木棍在我手里总不老实,一不小心就从木板上滚到地上去了。我这么试着做了两分钟就感到精疲力竭了。我把木棍顺手一扔,屁股往后一坐,累得浑身大汗。

    迈克大笑着捡起了木棍,几秒钟内又让两块木头冒烟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你用的是魔法吗?”我半开玩笑地问道。

    “是的,这种魔法叫技巧。没有恰当的技巧,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他这样回答道。

    “你能教我生火的技巧吗?”我问。我完全把他的第一条原则置之脑后了。

    “不行。”他拒绝道,脸上是他那招牌式狡猾的笑容。

    “为什么?”我不解地问道。“哦,知道了,你能向我展示一下这种技巧吗?”我正渐渐地适应他教课的方式。

    “很愿意效劳。”

    我们跪了下来,他告诉我该把手和脚放在哪儿,怎么放。他说莴苣木棍之所以在雪松木板上打滑是因为我的右手要比左手力气大。

    “两只手用同样的力,”他指导我,“大多数音乐家都喜欢用他们更灵活的那只手,只是他们自己没意识到而已,但是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就会阻碍他们进步,”他指着木棍说,“而且,这儿也不会点着火的。”

    经过多次尝试、中止、改进之后,我终于让它们冒了点儿烟出来。虽然烟不多,但总归是有烟了。迈克哈哈大笑,跟我开玩笑说因为我出了太多的汗,所以还没等生成火就先把火浇灭了。我向后跌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弹奏乐曲的时候,好的技巧是必需的。你可能会弹世界上所有的音符,你可能有世界上最好的想法,但是你需要用好的技巧来把他们表达出来。你的技巧可能并不太正规,但要是不娴熟的话,你就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音乐了,相反,你只会感到沮丧。好的技巧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地支配音乐的所有元素。”

    他跪在地上,点燃了另一块木头,跟他点燃第一块儿木头时一样轻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我放松地坐在地上,看着他做,并听着他说。

    “你的技巧应该好到你可以忘了使用技巧的地步,甚至最后你可能连自己的贝司都忘记了。只有这个时候你才知道该如何弹奏。想一想你说话的时候,你的舌头、膈膜、牙齿、嘴唇等都是你的工具,而怎样使用这些工具使空气通过声带,从嘴里说出话则是你使用的技巧,但是你从来不会想到这一点吧。

    他的木炭又开始冒烟了,所以我就在上面扔了点草。但草是湿的,几乎把木炭都熄灭了。这时迈克赶紧过来救场,冲着煤炭快速地吹了几口气,没过几秒,它就又冒烟了。

    他继续说:“在你还是婴儿的时候,因为技巧不够,所以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张嘴说话。你必须得咿呀学语,直到学会为止。在你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只能哭了。”

    他滑稽地皱着眉,就像一个在生闷气的孩子。我禁不住大笑起来。

    “几个月后,你终于学会去说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了。这让你感觉很高兴,而这种情绪会鼓励着你继续学下去。”

    他微笑着站了起来:“记住你的父母可没让你在艰苦的训练中学习发音技巧,至少不是你所熟知的那种练习。你父母没把你锁在屋内,每天逼着你练三小时,也没让你上课。你只是自然而然地在学习说话。音乐家若是明白这些的话可是会受益颇多。”

    “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我们认为必须要一心一意地学习些什么才能取得成功。幻想着把自己锁在一座深林中的小木屋里练习。我们一遍一遍地练习音阶、调式、技巧,直到这些已成为习惯;我们认为这是唯一能成为音乐大师的方法。但是,我有一条不同的途径。”

    他弯下腰去,用手在木炭上扇了扇。等他再站起来的时候,那些草就烧着了。我顿时瞪大了眼睛,他却没什么反应。

    “你一定要聚精会神才能说英语吗?”他问我,“你演奏最得心应手的时候,是全身心地都在想着弹奏吗?你把任何事做好的时候,都是全神贯注在上面的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的弦绷得挺紧的,可是他似乎还是很轻松。我努力地一边看他做事情,一边听他讲话。一分神,我就完全落后了。他又开始说话的时候,我不得不再次聚精会神地听。

    “如果有一个警察现在走到你跟前,要求你走直线,你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也会走不好,这是为什么呢?”他站起身,好像在表演走钢丝,“因为你的精力一直放在该怎么把这件事做对上面。”

    他好像失去了平衡,扑通摔倒在地。然后抬起头看着我说:“你根本不用专注地走路。所以在你试着去专注的时候,你的身体就开始抗拒它了,然后你就失去了平衡。如果你在这个警察面前走的话,你可能最终会入狱了。这就是我们在弹奏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我们被自己思想的牢笼束缚了。”他紧握拳头,就好像被关押的犯人在抓着监狱的铁栏杆儿一样。

    “我们有的时候需要专注,有的时候需要不专注,”他说,“专注,就如同拿一把放大镜将太阳光线集中在一点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极大的热量。你小的时候经常玩这个游戏吧?”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当然,他说得没错。我回想起小时候玩火的那几次。那时,我总是喜欢用放大镜点火。因为我觉得能够把太阳光线集中到一点上十分有趣。我还想过用人的意志说不定也可以点着火。这时,迈克盘腿坐下,打断了我对儿时的追忆:“要想实现你的想法或愿望,专心或专注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除了要做的那件事之外,你要将所有其他事情全都关在心门之外。”

    他把手放在膝上,手掌向上,拇指尖与中指尖相触,闭上眼睛,继续说:“像这样集中精力,可以创造奇迹,但是要注意控制。如果使用的办法或技巧得当,思想产生的能量要比放大镜产生的热量更强大,但是这也要看具体情况。在有些情况下,这样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的思想。”

    “在需要接收信息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开思想。”他特意睁开了眼睛来强调这一点。“利用思想的力量,让它接受和处理所有外在的信息。但是除非你能对每一个技巧都驾轻就熟,否则你是不能真正开发出思想的全部潜力的。弹贝司时,如果你不想集中精神的话,那么你也就不用集中精神。”

    我本应该自己意识到这点的。我以前就讨厌为了演奏音乐而刻意地去集中精神的感觉。我知道其实每次我发挥出最好水平时,并不是全神贯注,我只是在“状态”上。想起以前努力地去全神贯注的情形,我不禁有些沮丧。于是我继续保持沉默,听他讲下去。

    “孩子们凭直觉做事,可是大部分成人在无意间扼杀了孩子身上这种美好的天性。孩子们大多数情况下要比大人学得快,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但是因为思想向所有可能的信息开放,所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限的,因此潜力也是无限的。聚精会神是不会把想象力吸引过来的。”

    迈克也很像个孩子,他很少老实地坐着。从坐下起他就一直挥舞着双臂打手势,然后摘下帽子对着微弱的炭火扇风,好像在传递烟火信号。现在,他挥舞着帽子继续说:“就像这股烟一样,知识也是在空气中的。所有已知或未知的知识都在这儿了:就在此时此地。如果你能调到正确的频率,就能获得任何你想要的信息。我们通常认为大脑创造了知识,但我要告诉你,大脑什么也不能创造。大脑只能接受,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在发现而不是在创造。世间万物来自大脑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的,大脑只不过是葡萄柚大小、像果冻一样的东西,它可以接受信息,然后使用信息。但要说创造信息?绝不可能!”他低下头,来回摇着。

    他把手指伸入烟雾中摆了摆,这时,烟开始盘旋,如同一条扭动的蛇。那烟漫舞着飘向我。我向后躲,想象着它的芯子在品尝空气的味道,也在感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