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美名骂名任人评说(1)
美名骂名任人评说——魏王曹操。
东汉末年,皇帝多幼年登位,宦官、外戚乘机哄斗争权,政治腐败,加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人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公元184年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各地军阀借镇压黄巾起义之机,割据称雄。动乱之际,出现了一位风云际会的杰出人物——曹操,毛泽东称其“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引自权延赤《红墙内外》,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曹操也有缺点,有时也优柔寡断。这个人很行,打了袁绍,特别是打过乌桓,进了500多里,到东北迁安一带,不去辽阳打公孙康。袁绍的儿子袁尚等人,要谋害公孙康,公孙康杀了袁尚兄弟送头给曹操,果然不出所料。“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害。”
——引自《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人物精选》上卷第691页,时事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等等……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9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天下事有真必有假,虚夸古已有之。赤壁之战,曹营号称八十三万人马,其实只有二三十万,又不熟水性,败在孙权手下,不单是因为孔明借东风。
——引自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09页,新华出版社1995年出版。
曹操有个参谋叫郭嘉,是个河南人,初投袁绍,他批评袁绍“多端寡断,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
——引自李林达的《情满西湖》第155~15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
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引自《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5~216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引自权延赤的《红墙内外》,昆仑出版社1989年出版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引自王年一的《大动乱的年代》第39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下的基础。
——引自芦荻的《毛泽东谈二十四史》,见1993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
——引自贾思楠的《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第351—352页,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
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
——引自《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7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出版。
你们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注意了没有,这两本书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
《三国演义》是把曹操看作奸臣描写的;而《三国志》是把曹操看作历史上正面人物来叙述的,而且说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人之杰”。可是因为《三国演义》又通俗又生动,所以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按《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
——引自陶鲁茄的《毛泽东同志教我们读书》。
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弥衡。”此为近之。
——引自毛泽东读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卷一《魏书·武帝纪》注文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8页)。
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
——引自毛泽东1954年7月23日致李敏、李讷的信(见《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第50页)。
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引自毛岸青、邵华的《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书法》(见《ν》1993年第12期)。
你须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此诗宜读。
——引自毛泽东1961年8月25日致胡乔木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85页)。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引自毛泽东诗词《浪淘沙·白戴河》
崛起称雄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他出生在一个宦官集团的官僚家庭。祖父曹腾,桓帝时为中常侍(宦官);父亲曹嵩(曹腾养子),官至太尉。曹操少时便有治国安民的远大抱负,酷爱读书习武,为他以后成为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创造了条件。他出仕做官前,听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叫许劭,便通过朋友的介绍,亲自登门拜访,要许劭给他下个评语。许劭先是不表态,经曹操再三求问,才回答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给曹操所下的评语,本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可作多种理解。其解释之一,就是曹操若把才智用于治国安民,便是位治世的能臣,若用以反叛、窃国,则是位乱世的奸雄。因为这话无论如何理解,都肯定了曹操的才干,曹操闻听大喜。
曹操幼时喜欢飞鹰走狗,和歌伴舞,游荡无度。因其不务正业,他的叔父很讨厌他,还经常在曹嵩那儿告状,使曹操常受到严厉责骂。他为了摆脱这个窘境,心生一计。一次,曹操远远看见叔父向他走来,便就地一倒,歪着嘴,翻着白眼,装着中风的样子。他叔父见状,大吃一惊,慌忙去告诉曹嵩。曹嵩急忙赶来一看,却见曹操好端端地站在那里,没一点患病的样子。曹嵩就问他:“你叔叔不是说你倒地中恶风了吗,怎么已经好了?”曹操说:“孩儿我从来就没有害过这样的病,叔父之言,纯属诬枉!”曹嵩听了儿子的话,信以为真,以后不再听弟弟的话,放松对曹操的管束,从此,曹操就更加无拘无束,为所欲为。
别看曹操泼皮无赖,但文武兼备,事业有成。曹操20岁时,踏入仕途,被地方官举为孝廉,历任洛阳北部都尉、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令和议郎等官职。任职期间,曹操表现出超人的胆识和杰出的政治才能。任都尉时,他负责禁盗贼,维持治安。曹操虽然官卑职小,倒有点气派,他鉴于洛阳城内权贵麇集,奸宄横行,首先修缮好所管辖的四道城门,并制造了五色棒数十条,在每道门的左右两边各挂上十多条。然后,出告示申明禁令:“只要是犯下禁令,不论豪贵,一律都用棒重责。”数月间,倒真无人敢犯。一次,汉灵帝宠爱的小太监蹇硕的叔父触犯夜禁,曹操立即下令将他活活打死。这件事震动了整个洛阳城,使京城的社会秩序大有好转。曹操在仕途上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显示出他非凡的胆识和才能,从此,曹操出了名。
熹平三年(公元177年),曹操调任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令,不久,入朝为议郎。议郎是皇帝的顾问官,可以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他利用这一有利地位,曾两次上书灵帝,揭发吏治腐败,豪强专横等弊病,为“党锢”之祸中被杀害的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鸣不平。但曹操真正的发迹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黄巾大起义爆发后,东汉朝廷慌忙调集大军镇压。曹操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积极参加,被命为骑都尉,因镇压起义有功,迁升为济南国相。济南国是封国,辖十县。曹操又再度发挥了他的政治才干,壮年气盛的曹操面对济南国这个“赃污狼藉”的现实,在经过一番调查了解之后,上奏朝廷,罢免了八个县的贪官污吏。
没有多久,济南国“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与此同时,他了解到济南地区迷信盛行,人民因迎神赛会等事杂多而且弄得贫困不堪,曹操一上任,就下令把那些祠堂统统拆除,禁止官吏民众不得再搞所谓“祠祀”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及至他后来“秉政”之后,继续推行这种“除奸邪鬼神”的政策,致使“世之谣祀,由此遂绝”。
中牟四年(公元187年),曹操因政绩优良,被调升为东郡太守。曹操不愿迎合权贵,并多次触犯豪强,引起忌恨,他怕因此遭祸累及全家,托病不去就职,回到故乡。这年冬天,卞氏生下曹丕。第二年,朝廷成立西园新军,征曹操为典军校尉。能够成为皇室核心部队的将领,这使曹操重新燃起政治热情,他又去洛阳赴任。董卓乱起,曹操回到陈留,变卖家产,纠集家兵、部曲5000人,打出“举义兵以诛暴乱”的旗号,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后,讨伐董卓的关东同盟军随之解体,接踵而来的是豪强势力的大混战,使中国北部受到空前的大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正是这一时期荒凉景象的悲惨写照!
在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过程中,势力发展最快的是曹操。公元192年夏,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曹操趁机进入兖州,被兖州官吏推为牧。接着,他又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打败青州黄巾军,迫降30万,收编其中精锐,号为“青州兵”。从此曹操有了争夺天下的基本武装力量。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为了把汉献帝作为他实现统一的招牌,从洛阳迎接献帝都许,改年号建安,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名正言顺”地开始同豪强割据势力作斗争。汉献帝自此为曹操手中傀儡,在此期间,他尽管毫无实权,但名义上仍是大汉皇帝,不仅物质生活极其优裕,礼仪上亦保持着天子的尊严。若非曹操,汉献帝即使不死于乱军之手,恐怕也早饿死在洛阳的宫墙之下了。更何况当时群雄并起,想当皇帝的野心家大有人在。若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的国运也许早就终结了。
由于连年战争,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军阀普遍缺粮。有的军队甚至用桑椹和蚌蛤充饥;不少军队“瓦解流离,无敌自破”。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枣祗、韩浩的建议,从公元196年开始在许县招募流亡农民实行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
是把招募来的农民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耕种荒地,称做“屯田客”(也称“典农部民”)。
东汉末年,皇帝多幼年登位,宦官、外戚乘机哄斗争权,政治腐败,加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人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公元184年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各地军阀借镇压黄巾起义之机,割据称雄。动乱之际,出现了一位风云际会的杰出人物——曹操,毛泽东称其“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引自权延赤《红墙内外》,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曹操也有缺点,有时也优柔寡断。这个人很行,打了袁绍,特别是打过乌桓,进了500多里,到东北迁安一带,不去辽阳打公孙康。袁绍的儿子袁尚等人,要谋害公孙康,公孙康杀了袁尚兄弟送头给曹操,果然不出所料。“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害。”
——引自《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人物精选》上卷第691页,时事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等等……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9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天下事有真必有假,虚夸古已有之。赤壁之战,曹营号称八十三万人马,其实只有二三十万,又不熟水性,败在孙权手下,不单是因为孔明借东风。
——引自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09页,新华出版社1995年出版。
曹操有个参谋叫郭嘉,是个河南人,初投袁绍,他批评袁绍“多端寡断,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
——引自李林达的《情满西湖》第155~15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
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以为我所用。
——引自《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5~216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引自权延赤的《红墙内外》,昆仑出版社1989年出版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引自王年一的《大动乱的年代》第39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下的基础。
——引自芦荻的《毛泽东谈二十四史》,见1993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
——引自贾思楠的《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第351—352页,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
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
——引自《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7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出版。
你们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注意了没有,这两本书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
《三国演义》是把曹操看作奸臣描写的;而《三国志》是把曹操看作历史上正面人物来叙述的,而且说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人之杰”。可是因为《三国演义》又通俗又生动,所以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按《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
——引自陶鲁茄的《毛泽东同志教我们读书》。
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弥衡。”此为近之。
——引自毛泽东读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卷一《魏书·武帝纪》注文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8页)。
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
——引自毛泽东1954年7月23日致李敏、李讷的信(见《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第50页)。
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引自毛岸青、邵华的《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书法》(见《ν》1993年第12期)。
你须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此诗宜读。
——引自毛泽东1961年8月25日致胡乔木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85页)。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引自毛泽东诗词《浪淘沙·白戴河》
崛起称雄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他出生在一个宦官集团的官僚家庭。祖父曹腾,桓帝时为中常侍(宦官);父亲曹嵩(曹腾养子),官至太尉。曹操少时便有治国安民的远大抱负,酷爱读书习武,为他以后成为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创造了条件。他出仕做官前,听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叫许劭,便通过朋友的介绍,亲自登门拜访,要许劭给他下个评语。许劭先是不表态,经曹操再三求问,才回答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给曹操所下的评语,本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可作多种理解。其解释之一,就是曹操若把才智用于治国安民,便是位治世的能臣,若用以反叛、窃国,则是位乱世的奸雄。因为这话无论如何理解,都肯定了曹操的才干,曹操闻听大喜。
曹操幼时喜欢飞鹰走狗,和歌伴舞,游荡无度。因其不务正业,他的叔父很讨厌他,还经常在曹嵩那儿告状,使曹操常受到严厉责骂。他为了摆脱这个窘境,心生一计。一次,曹操远远看见叔父向他走来,便就地一倒,歪着嘴,翻着白眼,装着中风的样子。他叔父见状,大吃一惊,慌忙去告诉曹嵩。曹嵩急忙赶来一看,却见曹操好端端地站在那里,没一点患病的样子。曹嵩就问他:“你叔叔不是说你倒地中恶风了吗,怎么已经好了?”曹操说:“孩儿我从来就没有害过这样的病,叔父之言,纯属诬枉!”曹嵩听了儿子的话,信以为真,以后不再听弟弟的话,放松对曹操的管束,从此,曹操就更加无拘无束,为所欲为。
别看曹操泼皮无赖,但文武兼备,事业有成。曹操20岁时,踏入仕途,被地方官举为孝廉,历任洛阳北部都尉、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令和议郎等官职。任职期间,曹操表现出超人的胆识和杰出的政治才能。任都尉时,他负责禁盗贼,维持治安。曹操虽然官卑职小,倒有点气派,他鉴于洛阳城内权贵麇集,奸宄横行,首先修缮好所管辖的四道城门,并制造了五色棒数十条,在每道门的左右两边各挂上十多条。然后,出告示申明禁令:“只要是犯下禁令,不论豪贵,一律都用棒重责。”数月间,倒真无人敢犯。一次,汉灵帝宠爱的小太监蹇硕的叔父触犯夜禁,曹操立即下令将他活活打死。这件事震动了整个洛阳城,使京城的社会秩序大有好转。曹操在仕途上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显示出他非凡的胆识和才能,从此,曹操出了名。
熹平三年(公元177年),曹操调任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令,不久,入朝为议郎。议郎是皇帝的顾问官,可以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他利用这一有利地位,曾两次上书灵帝,揭发吏治腐败,豪强专横等弊病,为“党锢”之祸中被杀害的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鸣不平。但曹操真正的发迹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黄巾大起义爆发后,东汉朝廷慌忙调集大军镇压。曹操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积极参加,被命为骑都尉,因镇压起义有功,迁升为济南国相。济南国是封国,辖十县。曹操又再度发挥了他的政治才干,壮年气盛的曹操面对济南国这个“赃污狼藉”的现实,在经过一番调查了解之后,上奏朝廷,罢免了八个县的贪官污吏。
没有多久,济南国“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与此同时,他了解到济南地区迷信盛行,人民因迎神赛会等事杂多而且弄得贫困不堪,曹操一上任,就下令把那些祠堂统统拆除,禁止官吏民众不得再搞所谓“祠祀”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及至他后来“秉政”之后,继续推行这种“除奸邪鬼神”的政策,致使“世之谣祀,由此遂绝”。
中牟四年(公元187年),曹操因政绩优良,被调升为东郡太守。曹操不愿迎合权贵,并多次触犯豪强,引起忌恨,他怕因此遭祸累及全家,托病不去就职,回到故乡。这年冬天,卞氏生下曹丕。第二年,朝廷成立西园新军,征曹操为典军校尉。能够成为皇室核心部队的将领,这使曹操重新燃起政治热情,他又去洛阳赴任。董卓乱起,曹操回到陈留,变卖家产,纠集家兵、部曲5000人,打出“举义兵以诛暴乱”的旗号,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后,讨伐董卓的关东同盟军随之解体,接踵而来的是豪强势力的大混战,使中国北部受到空前的大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正是这一时期荒凉景象的悲惨写照!
在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过程中,势力发展最快的是曹操。公元192年夏,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曹操趁机进入兖州,被兖州官吏推为牧。接着,他又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打败青州黄巾军,迫降30万,收编其中精锐,号为“青州兵”。从此曹操有了争夺天下的基本武装力量。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为了把汉献帝作为他实现统一的招牌,从洛阳迎接献帝都许,改年号建安,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名正言顺”地开始同豪强割据势力作斗争。汉献帝自此为曹操手中傀儡,在此期间,他尽管毫无实权,但名义上仍是大汉皇帝,不仅物质生活极其优裕,礼仪上亦保持着天子的尊严。若非曹操,汉献帝即使不死于乱军之手,恐怕也早饿死在洛阳的宫墙之下了。更何况当时群雄并起,想当皇帝的野心家大有人在。若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的国运也许早就终结了。
由于连年战争,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军阀普遍缺粮。有的军队甚至用桑椹和蚌蛤充饥;不少军队“瓦解流离,无敌自破”。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枣祗、韩浩的建议,从公元196年开始在许县招募流亡农民实行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
是把招募来的农民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耕种荒地,称做“屯田客”(也称“典农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