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无常
字体: 16 + -

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

嘉纳治五郎(1860年12月9日~1938年5月4日),日本明治到昭和时期的柔道家、教育家,讲道馆柔道的创始人,在日本开始了柔道的运动,是现代柔道的创始人,人称“柔道之父”。

    中文名称:嘉纳治五郎

    外文名称:governsfivelang

    性别:男

    读过的学校:帝国大学

    人物简介

    嘉纳治五郎的名字,在今天的日本,主要作为现代柔道的创始人被记住。他从小聪明却个矮虚弱,因而对武术特别有兴趣。到东京上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期间,他找几位师傅练过传统柔术,并深入研究了如何利用对方的体重与力气,以致小个子都能够把大汉背起来抛出去,换句话说是“柔能制刚”。同时,他也整理出规范化的指导方法。毕业以後,嘉纳一方面开家塾照顾亲戚朋友的孩子们,也创立弘文馆传授英语,另一方面为普及现代柔道而设立讲道馆。如今做奥运会项目的柔道,就是他创始的。

    他在教育界,前後担任学习院副校长,第五高等学校校长等重要职务。一八九三年,任东京高师高等师范学校(现国立筑波大学)校长以後,总共当了二十六年的校长。东京高师培养全国的中学教员,其校长则负责全日本的中级教育。甲午战争刚结束後的1896年,当头一批中国公费留学生十三名来到东京之际,外交部长兼教育部长西园寺公望把他们的教育委托给嘉纳治五郎;从此他担当中国留学生上高等专门学校之前的补习教育了。为了中国留学生他创立弘文学院。弘文学院当了当时最大的日语学校,在这儿学习日语的包括鲁迅,陈独秀。

    人物生平

    1887年(明治十年),嘉纳於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念书时,曾经跟从武术宗师福田八学习「天神真阳流」柔术﹔当福田死後,他又跟从同派的矶正智深造﹔矶正死後,他就跟从饭久保恒学「起倒流」柔术。而当时德川幕府时代刚结束,明治维新刚开始,西洋文明陆续传入,武艺日趋没落,变为一文不值的劣技。

    1871年,嘉纳治五郎跟随父母移居东京。在父母的影响下,他自少就立志长大後要为国人做事,他的座右铭正是「为人谋益,为世界谋和平」。他在一八七七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哲学,毕业後便从事教育工作。

    在学练柔术中,嘉纳看到一些不得不克服的问题,有些是社会性的,再嘉纳开始学习柔术时,柔术已经不再流行。如果不注意保留这些技术,它会有完全消亡的危险。另外,嘉纳留意过练习柔术的人的分类(他们中许多人不过是玷污柔术的恶棍)和训练动机。公众认为柔术及其练习者暴力而过时的观点也使人担忧。嘉纳同样看到了古典柔术的本质问题。它确实是一堆孤立的技术。嘉纳意识到,技术背后没有全盘的策略或指导规律。不能提供给学生关于在整个格斗变化中应如何做的全盘策略或指导,古典柔术只是被设计的通过有效运用身体克制对手的技巧的堆积。嘉纳中发现古典柔术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教学方法。

    古典柔术几乎完全以设计好的套路来传授:两个训练伙伴遵守一定的动作而没有对抗。只有在少数学校才有实战训练,并只在高水平学生间,当时,这是必要的,因为古典柔术中包括众多的危险招数---插眼,击裆,扯发等等,显然,全力施出这些招数而不伤害同伴是不可能的。

    套路是指导的方式。这意味着永远得不到在反抗的对手身上施用招数的感觉。显然,在实战里,当你试图对对手施招时,你不能指望他配合你,所以古典柔术的训练是有些虚假的。只以套路训练的弱点能被轻易看出。套路之与实战,如同骑固定练习自行车之与骑真自行车一样。它们也许外表一样,但是熟悉骑固定练习自行车不保证有技术骑真的自行车。嘉纳寻求用完全的改造重生古典柔术。

    嘉纳经深思、苦练和精心钻研後,已尽得所学柔术中的精要。但他并不就此满足,进而研习其他流派的柔术。最终他不但集合了各流派柔术的特点,舍短取长,使柔术技艺理论和技术趋向完善,并制订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训练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险性的动作,确立了以投技、固技、当身技三部分为主的新的柔术体系,从而使传统柔术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创造成为现代柔道运动。

    人物成就

    在武术史,尤其是缠斗史中,嘉纳的开创性和精神在于,洞悉技术,完全修改学生的训练方式。嘉纳不是一个伟大的技术创新者,他所知道的绝大部分技术都来自老式的柔术学校。他的巨大创新在于他教授和训练学生这些技术的方式------自由对摔。这个思想是,两个学生“实在地”相互训练,每个人竭尽全力向对方使用技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熟悉在放抗的对手身上实战的感觉。这样,你可以想象,比在设计的动作中对配合训练的同伴施用技术要困难得多。这种自由对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灵敏性和速度,使他们为实战中疲惫的难以预料的动作做好准备。为了推广自由对摔,嘉纳看到柔术中危险的招数必须除去。人们不可能在日常训练中全力施用击打、扯发、插眼等招数。为了避免由于受伤带来的负面影响,嘉纳在自由对摔中剔除了击打和“阴招”。关节锁只能对肘关节施用(这被认为比对腿、脊柱、颈、手腕、肩的锁技安全)。学生以这种方式全力缠斗而几乎并不受伤,并且获得了在对手身上施用技术的关键专长。

    从此,对柔道成为具有教育性的体育项目开始了科学探讨;并使柔道在培养高尚的意志品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于对柔道的推崇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非常敬仰嘉纳治五郎先生,把他称为“柔道之父”。嘉纳不仅是现代柔道运动的创造者、倡议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对国际体育界有重要影响的伟人。

    1882年(明治十五年)二月间,嘉纳治五郎先生移居在下谷稻荷町永昌寺内,把专院作为道场(训练场),教授学生,开始了以柔道为中心的训练活动。这个永昌寺也就成了“日本传讲道馆柔道”的创业地。第一年,来学习的学生只有九名,以后逐年增加,讲道馆的影响越来越大。

    由于柔道吸收综合各家柔术固有之长。又有可供比赛的规范可寻,所以它不仅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卫技能,而且是一项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人们体质,而且有益于精神锤炼,可以提高人的警觉、应变能力,加强自信心和意志力。

    1886年,他获擢升为第五级高等学校校长,后来累升为第一级高等学校校长,1894年更获委任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他从事教育工作共二十六年。

    柔道介绍

    基本简介

    柔道发源于日本,是日本的国粹。柔道现在已普及到全世界,学习者数以千万计。

    柔道是“日本讲道馆柔道”的简称,是由古代的柔术演变过来的。严格来说,柔道只是一种体育运动,并不属于武术。据日本历史记载,约在公元720年,日本流行一种类似相扑的角力赛,称为“体术”。

    后来由于日本深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日本人便根据“易经”中“以柔制刚”的学说,将“体术”改称为“柔术”。

    兴起原因

    (一)平民自卫:古时日本人十分重视阶级观念,只有贵族可以随身带武器,所以一般不准带剑的百姓就要学习柔术核自卫。

    (二)武士防身:初时古代日本武士可以随身带一柄长剑和一柄短剑后来他们只准带短剑,而当谒见长官的时候,更要御下所有武器。所以他们要学习术防身。

    (三)士兵作战:在战场上,士兵可以用弓箭攻击远处的敌人,但对付近身的敌人,就只得使用刀剑之类的武器或徒手搏击。

    (四)狱吏制犯:古时日本的狱卒既要制服犯人,又不能使他们受伤,所以柔术便成了他们必上的一课。

    这些原因促使柔术得以蓬勃发展。在德川幕府(江户时代)中叶时期,柔术的发展更达致巅峰。

    但是德川幕府到了1871年,逐渐衰落,王权大张,柔术亦开始盛极而衰。在明治维新期间,欧美文化的冲击使日本人拼弃传统的观念,而在文化、科学和体育运动各方面都全力追随欧美各国。那时日本人视柔术为一种古老而不合潮流的武术,应给淘汰。可怜那些柔术高手为了生活,要沦落街头卖艺,将崇高的武术平白的糟塌了。

    直到明治十五年(1886年),嘉纳治五郎综合了各流柔术的精华,把柔术改良为一种新兴的运动--“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