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道大师
字体: 16 + -

第122章 李汤远踏

    在那两人对面的四人则是三男一女,四人都是洪溪山山门下山游历的年轻人。为首的是一个叫常青明,是个武道武者,所以四人之中就属他体格最大。在他侧旁的是一个叫萧元和的剑道剑客,在四人之中排名老二。老三则是那位模样还算不错的女子许悠悠,身穿青色劲衣,腰间一把利剑,也是主修剑道的剑客。而最边上那位便是老四何小坤了,也是四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最胆小,所以往往众人说话之际,他都会站在一旁侧听,半个字都不敢多说。

    洪溪山在苏城以南,是个二等门派,在山上与清澄湖其实地位差不多,只是两个门派相隔甚远,中间又有过龙江,所以很少有交际。此刻两方同在船头,自然不是聊天消磨时光。而是这清澄湖的年轻人,名叫郑源图的年轻人看上了那名女子,其实也谈不上看上了,只是算是颇有好感。山上人练剑之后,身姿较之常人自然有所不同,仅凭腰肢一样,山上人就占了许多便宜。所以一般而言,山上人看女子,先是看腰肢,其后看腿,再然后才是看脸蛋。这许悠悠练的就是剑法,身姿自然不用多说,虽不是扶风若柳,但纤细一词还是铁定有的。郑源图三十头次出湖,虽然自家山门也有不少可人儿,但到底是见久了,有些乏味,这时再看许悠悠,滋味独特,顿时心潮泛滥。只是眼前却有两个人拦住,一时得不到手,颇为有些不爽。

    那个老者始终不发一言,他此次跟随这个年轻人下山只是门主下令要他保护这个年轻人而已,至于其他就全然不关他的事。但是他的身子往边上一站,那无形的威慑就已经弥漫开来,就算他再怎么口口声声说不管,但到底还是算出力了的。

    本来常青明在前,其实也不用太多害怕,说到底大家都是二等门派,虽隔了一条江,但要是真有事,一条江可拦不住山上人。只是到底对方供奉都站出来了,真要是这时惹毛了,把你们全都宰了,山门真的会迁怒于整个清澄湖?

    山上行事向来随心,只要看不惯那就打。打不过的就跑,跑不过的,就只有传信山门,等山门出来找回场子。当然山头众多,也有那些血气方刚的山门,说倾一山之力打架的就打架,从来半句话也不说。这样的事少?也不少?很多,不管打不打得赢,气势总不能丢吧,面子总不能不要吧。

    尤其是十年前,因为门下一个弟子,而倾一山之力出动的事很多,那时真是腥风血雨的年代。要说原因,还得归结到一个叫李汤的将军身上。

    虽然天下有四大国,其实四大国之外还有一些弹丸小国,其中西北就有一个叫新兰的小国。当时唐贞国一个男子牧羊,走出了西北大漠,结果就被新兰军发现了。然后新兰军就以侵犯天国威严的遵命,逮捕了那男子。并向天下发出消息,说要直接处死那名男子。

    这个消息自然传到了影卫部,兆孝衍知道了,立即发出一条铁令给西北守将李汤。当时李汤身边只有三千守军,可就是这三千守军,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全军出动,不到三日就踏平了新兰国。

    当时新兰国那位王正坐在那把椅子上揽着一名娇滴滴的王妃,说着许以天下的诺言。但转眼,一头神兽踏破了那座王宫,李汤更是一脚踩在那王的头顶上,要他立刻把人交出来。

    之后一句“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话就从西北大漠传开。而新兰国也从原本西北荒原地带,迁徙到了更加西北的地方。

    只是这一件事,很快传开,不仅成为了唐贞国津津乐道的谈资,山上人其实亦有荣感。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沉寂许久的山上山门各个弟子门主都变得脾气暴躁了许多,动不动就是一山打去,根本不在乎其中损失。只是到底这样的事并未持续多久,那些性子急的山门陆陆续续陨落,这时才有人反应过来,当个缩头乌龟没什么不好。

    两拨人此刻还未动手,只是简单随意不随便的聊天,言语之中自然要加上上门姓名,还要夸几句各自的师父本事,有称号的也完全不用隐藏,以鼓励说出来就是。不打还不能震慑吗?

    只是清澄湖那年轻人似乎是个急性子,也懒得和这一拨人废话几句,竟是直接伸手去抓那许悠悠的手臂。后者连忙后退,呛啷一声,拔出长剑。

    眼看双方就要大打出手了,四处听见动静围观的人也陆续赶来,看热闹从来不嫌人多,更不怕事大。

    墨游在里面,听到动静问道:“外面什么事?”

    那婢女连忙走出,与另外一名婢女询问几声之后说道:“算是见色起意的常事了。”

    她在说这个“见色起意”几字时,随口带过,不加一点情感。墨游疑惑道:“你为何这是常事?”

    婢女笑道:“您应该是第一次出远门吧?”

    墨游并不否认。

    婢女笑道:“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只在我们船上一次往返就要发生好几次。不过少侠你不用担心,自会有人处理,到现在还没谁敢在我们水雨楼惹事。”

    “水雨楼?”潘永胜蹭的一下跳起来,显然是知道这个名字的。

    那婢女笑道:“这位少侠知道我们水雨楼?”这话她自己说出口,都觉得是废话。出来行走的人,有几人不知道这个名字。

    潘永胜说道:“那是自然,山上人还有不知道水雨楼的人么。水雨楼是天下大派,掌管唐贞国大部分非官方水路,尤其是曲河和这运河,绝大部分船只都是水雨楼在掌控。是除了朝廷以外最大的水路船运。”

    婢女笑道:“想不到少侠还知道这么多,但要是说掌管一次还是不太对的,掌管天下水路大权的可永远不是我们水雨楼。我们只是普通商会罢了。”

    她如此说自然是为了避嫌,掌管大权自然是归朝廷的。

    果然不多时,外面便安静了下来。而此刻,船似乎也到达了一个新的码头。婢女说道:“现在是相澄郡相澄码头,二位可下船游玩,商船会在这里停一夜,明早六点才会重新出发。”

    墨游点点头,然后招呼了潘永胜,二人一起下了船。

    此刻差不多天刚黑,远处还有几抹红光。墨游拿出大概两百贝交给潘永胜,让他拿去随便逛逛。潘永胜拿起两张百贝大钞,也不知是感动还是心伤,反正是看了好久,然后又看了一眼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使劲在墨游眼前晃了晃。

    墨游笑了笑道:“那些东西都不好,看看也就是了,没必要买。”最后不等潘永胜再说半句话,打了一个哈哈赶紧消失不见。

    夜晚相澄码头附近依旧热闹非凡,来往客商不断,山上人也有不少。许多山上年轻俊彦都有游历江湖的喜好,所以在路上遇到几个身上背刀,腰上挎剑的也不算稀奇。更有甚者还有那些带着自家灵兽下山的,什么白嘴乌鸦,过河河马,白壁野马......来来往往,也不算少。

    朝廷对此从来不加约束,只要不伤平民,你就算驮着一头恐龙都没人管。

    墨游逛了几间铺子,买了一些山水行报。山水行报一般都是由山上人制作,当然消息大多是讲山上的事,当然偶尔也会刊登一些广穿的消息。当年李汤踏新兰就是在山水行报刊登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山上人为之疯狂。

    一般一份山水行报差不多五十贝,价格不可谓不高,差不多五十个鸡蛋。墨游拿了一份,并不着急看,只是先拿着准备一会儿回去之后再看。

    此后又是随便看了看河边,望着水中灯火亮如白昼,往来行船依旧很多,大多都是水兽拖拉的。江边还有许多停靠的乌篷船,船头挂着一盏红灯笼,往往上面有三四个女子,穿着浓艳,姿态妖娆,那扭动的腰肢比水蛇还要来得扭曲。墨游看了几眼,便大致知道了其中的事。虽然以往他在西岳城从未见过这些,也很少听过,就算见到了也不会懂。只是在盆地下,那个声音经常会与他说一些事,其中这类事也有,不过是当作一种现象罢了。

    墨游知道这无可奈何,帮不了那些女子,又指责不了她们,只好赶紧离开。路上经常看到那些人拿着银票跳进船舱,然后心满意足出来。而那些女子则是头发蓬乱,苦笑说常来。

    墨游站在座城内小河桥上,依靠栏杆,清风自来。

    差不多夜深时,还有许多乌篷船暗了又亮起,亮起之后又有人跳进去,然后灯又灭了。如此反复,直到没人再去时,那些乌篷船则开始陆续回家,穿过小河,然后停靠在各自门前。

    墨游看到往往几个女子是邻居,上了岸之后各自回家,快速换完衣服妆容之后,又跑了出来。几人相邀一起,找到远处一家酒店,大声说话,大口喝酒,姿态潇洒。

    墨游缓缓闭上眼睛,想法很多,很杂。只是最后一言不发,也不回去,就那么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喝醉的年轻人向乞丐哭诉,看拥着美人的富豪倚靠栏杆,谈吐天下,看店家外小厮喜笑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