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鬼局
字体: 16 + -

第七十三章 柳河镇

    tue feb 03 09:08:41 cst 2015

    锦绣山河,地域宽广,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带来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模式,还有不同的建筑风格,而在江南水乡,最首屈一指的应该是‘弄堂’。

    何为弄堂?古来连绵而建的房屋高墙之间,相隔的绵长小道,就谓之‘弄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窄小,深长,两面或有稀稀拉拉的小店门面,或者不算大的有钱人家的考究后门,还有那青石板铺就的,稍带些高低不平的路面,弄堂两边必是高大的围墙,横深纵贯,复杂的弄堂,就像是一个人为的迷宫一般。

    不清楚底细的人,还真有可能走了进去,走不出来。

    当然弄堂之所以名声在外,更加多的是,喜欢复古的人,追寻小时候的记忆,近几年,各种‘弄堂文化’层出不穷,为原本渐趋清冷,无人光顾的小弄堂,带来了新的生机,那些带着江南水乡文化气息的弄堂更是一跃而上,摇身一变,成了一道观光旅游的风景胜地。

    柳河镇,原本名不见经传,现在却成了有名的旅游小镇,原因无他,因为几十年来,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所以保留了许多不知道多少年代下来的老建筑,还有号称有一百零七条的‘弄堂’,从横交错,让置身于其中的游人,感觉时光倒退,感受到弄堂里那个时代的风光。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游人如织。

    “哎呀!真倒霉,好不容易溜出来旅游,想看看这江南弄堂的美景,却下雨了,人家伞都没带,看我的头发!哎呀!”

    一个穿着白色t恤的长发的年轻少女娇嗔道。

    “好啦,乖啦,现在不过是夏末,气温刚好啊,你不觉得,这样的天气,绵绵丝雨,我们又身处在这样一个时光交错的小弄堂里,看那青砖古泛黑,檐角沥细雨,幽深静谧,好有feel啊!

    身边一个一股文学范的青年男子笑着安慰道。

    长发t恤少女有些不满,旁边一个短发带着眼镜的女生开口道,“清清,你就别发牢骚了,泽涵说的没错呢,我也觉得很有意境,我们文学社这次不是要搞个‘弄堂文化’主题刊吗,就把这次旅游当采风吧!”

    “你呀,出来玩,都当成是任务,我可不想把那什么‘弄堂文化’带到旅游中来,沈辉,你去买几把伞来吧,我看这天,一会要下大雨也说不定。”

    “我去吧,刚才转角正好看见有一个小店,卖纸伞的,撑着那玩意,说不定灵感爆发,写出些啥,一举成名呢!嘿嘿”第四个男生笑道,他看起来更显精悍一些,体格高大,更有运动气息。

    “一起走,一起走!”说完,几人一起在绵雨中向转角跑去。

    原来这四个人是大学同学,长发的少女叫周清,短发的叫余晓娜,带点文学范的是周清的男友,许泽涵,最后那个运动男则是一直在追求余晓娜的汪强。

    暑假即将结束,而四人又恰巧是一个地方的,于是结伴慕名来这个素有江南古弄之称的柳河镇游玩。不过天公不作美,刚来就遇上下雨,不免有些情绪。

    这条小弄,行走的人不多,夏末本来就是淡季,何况现在还下起了毛毛细雨,更显清冷。

    弄堂转角,有一个仅容三人能站下的小门面,里面坐着一个花甲奶奶,一头白发,脸色苍白,却很有精神,只不过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并没有让人觉得亲切,反倒有些说不出的意味。

    “老奶奶,伞怎么卖?多少一把啊。”汪强大大咧咧的开口问。

    老人兴许听力不好,抬起头奇怪的看了他们一眼,却没有回答什么,眼神里却有询问的意思。

    许泽涵礼貌的上前,靠近老人耳朵了一些,稍微大声的问,“老人家!这雨伞多少一把?我们要四把。”

    “哦,买伞啊,折叠伞50一把,油纸伞80.”老人指了指放在雨棚下的伞,大声回道。“耳朵不好,听不清啦!”

    “买油纸伞吧,来这儿玩,当然要把身心都放进这种情景中,回去还能当礼物送人呢,嘻嘻。”余晓娜提议道。

    “哎,好吧好吧,你呀,迷这些玩意都上瘾了!”周清笑骂着捂着余晓娜的脸,把她做成了一张嘟嘟嘴。

    两个女孩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打闹在一起。

    付了钱,挑了四把绿色的油纸伞,说来也奇怪,这边卖的油纸伞居然只有一种颜色,绿色。不过淡淡的草绿也蛮好看的,四人并不介意。

    雨势渐趋渐大,不消一会,雨幕变的如烟雾般,随微风鼓荡在天地间,迷迷蒙蒙,煞是好看。

    “怎么办啊,难道就这么打道回府?”周清不甘的问。

    “我来问问,这还有哪里比较好玩,又不受下雨干扰。”许泽涵说了句,转身去问那个老奶奶,“老人家,我们是来旅游的,这里不熟,您知道哪里比较好玩吗,就是这种古老的弄堂。”

    老人这次听清楚了,用手指了指一个方位,“朝这走,就是柳河镇有名的一百零七弄了,里面啊,全是老弄堂,风雨也小,你们啊,想玩的话,去那看看吧。”

    “哦,谢谢您了,走,我们去那瞧瞧!”

    四人告别老奶奶,向外走去,不一会四道身影消失于雨幕中。

    有些木讷的花甲老人,忽然间眼角抽动,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笑容,空荡的小弄里,响起一阵孩童嬉笑的‘咯咯’声,不断回荡着。

    走了差不多五分钟,边晃边闲扯的四人按照卖伞老奶奶指点的路,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朝北的方向有一个奇怪的石头门框。

    “咦,这里居然有这么一个牌坊?不过有点不一样的感觉啊,现在的牌坊一般都有廊檐吧。哟,这东西下面还有一条粗麻绳连着?”汪强奇怪道。

    “我看看?”余晓娜扶了下眼镜,撑着伞走上前几步,这个牌坊呈一个‘开’字,两侧有一条手臂粗的麻绳连接,上面还垂着几条破败不堪的白色布条。

    “我看,这倒是和漫画里,那些鬼子寺庙里的玩意挺像!”周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