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去修仙
字体: 16 + -

第4章 猴头岭

    黄月英,诸葛,诸葛果……

    木牛流马,丑狗……

    一系列的线索连接,信息量真不是一丁半点的大。

    安宁一下子就陷入了沉默当中。

    网络和相应古籍节选中的文字,当然不能全信。但搭配着安宁所经历的奇遇,就不得不让人转换思维去认真思考这些事情。

    世上真的曾有过仙人?

    这食气法最后通达的,真的就是成仙路?

    日出。

    墨蓝色的空泛起鱼肚白,又是一个鸡鸣犬吠的乡村清晨,可走下二楼的安宁却冥冥中感觉,一切都有了某种莫名的改变。

    也可能变得只是他自己……

    的确,不单单是安宁的气力增强,感知力亦是不同而语。

    风吹草木动,安宁的双眼甚至能捕捉到霜露被日光融化,滚落草叶那一刹那的抖动。

    转眼望向平日里早已看腻了的武侯山,山间薄薄云雾后,都带上了一抹深邃的厚重,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是活得。

    “太吓人了!”

    安宁不自觉地感叹,在他眼中,世界都在发生变化。

    出发上山。

    茶树村有单独一条连通山路的羊肠道,安宁到达山口时,山路上已经有不少村民出发了。

    安宁默默上山,尽量保持着往日里的作态,其实他在外观上没有任何改变,只是他觉得除他以外的所有事物都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揣着五百万头等彩票奖券的感觉一样,身怀重宝,总害怕别人发现,想要藏拙。

    “安宁。”

    路与山道主路的交汇处,早先上山的同村人在路边休息。

    不是所有人都有体格一口气上山的,安宁总是出来的晚一些,但还是能准点到达摊位。

    “高老爷,王姨。”

    这二位都是后半山摊位的人,与安宁的位置紧挨着,往日都是三人成行,今也不例外,他们在等待安宁。

    “咦,你今看起来特别有精神头,咋地?遇到啥喜事儿了?”

    高老爷突兀的一句话,好悬没让安宁心里咯噔一下。

    他佯装镇定的嬉笑,摸摸脸,摸摸下巴:“有么?哦,可能今刮胡子了。”

    “我也觉得,安宁今儿更帅气了,多好一个伙子啊,你要不嫌二妮太,我做你丈母娘啊。”

    哎呦喂……

    您可别,二妮才十五岁。

    “呵呵,王姨娘别笑了……”

    照旧逗闷子闲聊着上山,可安宁总觉得和往日的感觉不一样了。

    平日里他还能主动闲扯话题,今直接找不出话头来,只能有一茬没一茬,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应声。

    好不容易熬到两人的摊位过去,他才猛地松了口气。

    今个出门早一些,山路上还没有游客,昨的头柱香热潮过去,今到来的游客不会那么赶时间,只图个平安的心意。

    还没走到猴子台,山路一侧的山石上就传来的猴子的嬉闹声。

    领头的正是白毛猴那个鬼灵精,前进的方向也是安宁这边,安宁一侧头就看到了它们,站定脚步的同时,心里想得都是昨的遭遇。

    今的白格外地狂热,兴许也是因为昨的事儿,刚一攀上山路边的护栏锁链,一个耸身就要跳上安宁的脑袋,给他重新凹一下发型。

    可是……

    唰。

    安宁迅速一伸手,手掌内扣,精准抓住了这货的颈后肥肉,将它悬在半空。

    白先是一愣,紧随其后就反应过来,不满意的‘叽叽叽’乱叫起来。

    一人一猴是老朋友了,白挥舞着爪子也比较有分寸,特别是经历了昨的流血事故后,它更是心有余悸——

    总不能惹恼了‘豆沙面包’啊。

    “嘿嘿,今你搞不住我了吧?告诉你,哥们要成仙了?”

    人同猴讲,甭指望白能听懂。

    也只有安宁傻乎乎还等了半秒,想要得到一个惊叹的答复。

    “切,没劲,跟你了你也不懂……”正沮丧呢,安宁又猛地想到一件事,话音一提:“等等,我问你,昨那只木狗雕刻,你从哪来的?”

    “叽叽叽……”

    “问你话呢。”

    “叽叽?”

    “……”

    白费劲。

    虽然言语不通,但安宁还是兴奋了起来。

    木狗是白不经意间带来的,那这东西肯定在它的居住地附近。

    要不然……

    等今收工以后,自己进山一趟?

    上了猴子台,安宁摆好家当,喂了几只猴豆沙面包就冲着北方眺望。

    与武侯山东北麓相连的就是猴头岭保护区,再往北便是分割华国南北的莽莽十万大山。

    那地方安宁不算陌生,猴头岭有野茶树,时候每到开春的时候,都要和爷爷前去采茶。

    ……

    今的生意依旧不错,正月十五之前这些,都是客源丰足的时节。

    安宁今带来得三箱矿泉水,又在半下午的功夫全部售罄。

    自身发生的变化扰乱了人的心绪,直至矿泉水很快卖光后,他在诧异时才一下子反应过来:“今上山背了三箱矿泉水都不觉得重,以后可以背四箱、五箱上山来嘛。”

    打量一眼行军背囊,要抽空去镇集上重新买一个更大容量的背包才行。

    井老师今没空和安宁闲扯,过年这几,这丫头保准每喝得二麻二麻的。

    谁让七大姑八大姨总揪着她与安宁的恋情不放,到不开心处,井老师就敞开肚子给对方灌酒。

    真别,井老师那酒量,安宁都自愧不如。

    当初在藏地,当地的藏民也不过与井老师打个不相上下,那叫一个彪悍。

    收拾东西准备下山。

    几只猴子早就习惯了每日里的分别,一看他拿起背囊就准备离开。

    安宁一见,连忙叫住他们:“等等,一起走。”

    话肯定听不懂,可一看安宁招手,几个猴子还是蹦跶着跑了过来,以为安宁还要和它们嬉闹。

    一路下山。

    到了山路与路的交叉口,有一条依稀可见的野路向东北方向延伸。

    这条路走的人不多,偶尔有村民进山拾柴。

    安宁带着几只猴子拐进路,白便仿佛察觉了什么,从安宁身上跳了下去,蹦蹦哒哒的在前面引路。

    沿着山脚绕过武侯山,后面的山林地正是猴头岭。

    山岭地势渐高,但相对平缓,只是刚进林地,就能依稀听到林中的猿鸣鸟叫。

    入林前,安宁看了一眼时间,下午三点整。

    距离日落黑还有两个半时,时间充裕,足够一次往返。

    白这些猴子,都是普通猕猴,因此猴头岭保护区并没有防护网一类的东西,四面进山路都有森林保护站,偷猎的事情几乎不会发生。

    “有几年没来,不知道那几颗野茶树现在怎么样。”

    自打爷爷去世后,安宁就再没有进山采摘茶叶,炒茶工序繁琐,他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

    再者而言,农家茶也不是很好卖,爷爷当年也只是将茶叶当做副产品带上山路,很难碰上识货的主儿,偶然才能卖出去三两斤,聊胜于无。

    步行三十分钟。

    林间就能看到穿梭的猕猴,在头顶跳跃。

    猴子还算比较亲近人,但相应的领地意识也非常强。

    不过安宁和白几个猴子的关系不错,他只需要怀抱着一只猴,那些大猴子也不会上来找麻烦,至多下来打量几眼,也就再无兴趣。

    再往前。

    那几株散落的野茶树也落入眼中。

    茶树自然生长,枝干蜿蜒,透发着深邃古朴。

    这时候,安宁脑子里都是儿时与爷爷的回忆,心思悸动。

    调整了半晌,他才恢复平静,转而进入正题。

    安宁从背囊中取出了豆沙面包,喂给几只猴子,随后便比划着冻柿子的模样,对猴弹琴:“白啊,你们的柿子都存在哪儿啊?还有那个木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单凭他自己去寻找,那可够呛,储存食物是动物的本能,不可能随意摆放。

    猴头岭这群猴子的族群延绵许久,猴头岭的由来,也正是因为这群猴子。

    有传承的族群,可要比真正的山野猴子更加聪慧。

    白当然听不懂安宁的描述。

    不过吃完了安宁给出的豆沙面包后,再看到安宁又拿出了大半包豆沙面包,白就着急的想要抢走。

    安宁肯定不会让他得手,只是继续道:“柿子,给我柿子,我给你面包……”

    着,他还做出啃咬柿子的模样,吸溜吸溜着嘴巴,模仿的惟妙惟肖。

    也真是时间久了有了默契,白真就领悟了安宁的意思。

    在原地踌躇半晌,它就叽叽叽的叫了起来,转身领着几个猴子向着更深的林地跑去。

    安宁一见,连忙紧跟了上去。

    一路慢跑,紧追不放,猴子的跳跃速度不算快,安宁跟的轻松。

    这时候就更体现了食气法对身体素质的改造拥有奇效,安宁的体格的确比从前强了太多太多。

    终于。

    眼前豁然开朗。

    这里是一处浅水潭,水源来自山间溪流,自上而下流淌而来,在这里汇聚。

    白几只猴子沿着水潭溪流向着北方的山石崖壁跑去,只在崖壁口,灌木覆盖处拨拉开了一个开口。

    那竟然是一个山洞!!

    安宁漫步向前,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可就在他即将来到洞口时,一道迅猛的黑影闪过,挡在了他的面前。

    一头成年猕猴,身材格外壮硕,獠牙暴露,狰狞的冲咆哮——

    “夷呀!!!”

    林中躁动,无数猕猴自水潭四周的林地中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