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天剑尊
字体: 16 + -

第一卷:山上 第六章:寻龙点穴(上)

    第六章:寻龙点穴(上)

    转眼三五日过去,从那日树林谈话后,少年心中思虑万千,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不过这日晌午时分却见他找到老道士,言道:“师父,弟子决定好了。”

    “嗯,想好了,往后可就不能反悔喽。”老道士话毕,见少年神色有些不自在,心中已然明明悟了过来,少年有心事一直想弄清楚他的身世来历,因此不可能留在这山上学他当一个无为道士。

    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少年若是打算留下定然早来找了老道士。而迁延日久不过是心有牵挂放不下罢了,此间他心思既定,老道士又不愿强求于他,也只能放人下山了。

    “弟子明白,往后还望师父保重身体。”少年说着跪在地上,以额触地,三跪九叩过后才慢慢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老道士训话,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他对老道士的敬意和愧疚吧!

    “你也不必如此,想来你我师徒缘分已尽,唉……命数如此,命数如此!”老道士有些感慨,而后又听他正色道:“你若想下山,为师绝不拦你,只是这千手门传承要是断了,往后为师有何颜面见泉下列位祖师?”

    这些日子,老道士想了不少办法,可少年心不在此,就算将其强行留下了,留得住一时又留得住一世吗?不过师徒感情是真真正正的,或许可以从这里下功夫。

    想想从一牙牙学语的婴孩到现在的俊俏少年,老道士在其中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又倾注了多少心血,而他早早就看出了少年心思不定,因此不敢传少年内功功法,怕最终反倒害了少年。

    可千手门的传承是个绕不开的问题,由不得他不仔细思量,只是他年岁大了,一个黄土都埋到嗓子眼的人,精力哪里还能跟以前相比,让他再为此事考虑未免太过了。

    “弟子明白,师父可有什么吩咐?”吴风沉吟片刻,便向老道士回道。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老道士愿意放人下山已经很不错了,其它事吴风自然得一肩扛起,绝不可能让他大摇大摆地下了山,不然如何对得起千手门的列位祖师和老道士一生的守候。只是吴风自己都不愿守在这荒山上,往后又该去找谁呢?

    “你实属聪慧,可惜了,可惜了!”老道士微微有些伤感,在他看来吴风天分绝佳,一生能得此佳徒绝对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只是眼看师徒缘分将尽,不禁令人唏嘘。

    但他也看得开,修道半生心境早已通透无暇,这世间缘聚缘散自有定数,缘聚则相见欢,缘散则好别离,不必强求也强求不得!

    “为师也不与你多言,就只有一个要求,千手门的传承不能断了,至少不能断在为师手里,往后怎么样那便是你的事,老道不想去管也管不了。”

    老道士选择了放手,言及至此,见少年面露疑惑,他叹了一声,还是决定说出这件事,“唉……为师也不瞒你,前些几日突然有感,只恐大限将至啦!”

    “

    师父,怎会如此?”吴风听得大限将至四字,天都要崩塌了下来,掩面泣不成声。

    老道士精神矍铄,实在难让人联想到会这样。但这又很真实,须知宗门传承之事绝非儿戏,唯有出了大变故才有可能让老道士看开,继而选择放手。

    “你莫要太过悲伤,生死之事历来如此,没谁能逃得脱。”老道士见吴风悲痛模样,连忙劝慰了几句。

    “师父……弟子不肖。”吴风心神错乱,暗暗责怪自己,竟打算改了心思,从此往后就留在这道观中。

    “不可,切不可为此改了心意……为师知你孝顺,但你心有执念,这山门也呆不长久,这两年来你下山日久,回来后给为师宝物企图蒙混过关,殊不知是为师故意……”

    “你且莫急,待为师把话说完,为师知你心念生身父母,定要将自身来历弄个明白,不愿囫囵了事,只是世间之事本就混沌不解,你又何苦心心念念不忘呢!”

    “师父,弟子感念师父养育之恩,只是……只是……弟子心中不甘啊!这身世来历、生身父母时时萦绕心怀,弟子如何放得下啊!”

    吴风怎么会甘心,每每念及自己身世,心便如刀割一般难受。他早已下定决心要将此事弄个清楚明白,不愿做个糊涂虫了事,不然怎会忍心抛下老道士非要下山不可。

    只是现在生出了变故,老道士直言大限将至,吴风暂时也熄了下山的心思,怎么说老道士这最后一程他要送好,不为别的就师父两字足以。

    “哎!此为人之常情,只是这千手门的传承还得交到你手上,往后你再找人传下去便是。”

    “弟子明白,师父您老有话尽管吩咐。”

    “嗯,此番你暂时先不要下山,待为师将千手门秘法传授于你后再说也不迟。”

    ……

    隔日清晨,老道士叫上吴风出了道观,径直向着旁边的山头而去,过了大半路程,老道士始终不发一言,令得吴风心头有些忐忑。半道上,他停下脚步,喘着粗气向老道士问道:“师父,我们这是去哪啊?”

    “跟着便是,哪来那么多话!”老道士言毕,也稍稍歇息了一会,而后两人又继续往山顶而去,他步履轻快,脚下好似生了风,速度比起吴风还快上几分,丝毫不像七老八十之人。

    师徒二人又不知走了多远,快到午时才在山顶开阔处停下了脚步,老道士略作歇息便将吴风拉到一旁,指着北面大江言道:“你看这山河可壮丽!”

    吴风不明所以,只是顺着老道士手指方向眺望而去,天地间好似突然多了道鸿沟,江面上水雾迷茫,朦胧天际,那滚滚江水更是片刻不息,浩浩汤汤地向着东边流去。

    据说这江面宽阔不下百里,再往下江水蔓延开来,其广阔更甚,已不能以常理度之。而且每年雨季到来,上天就像开了道口子,天河之水汹涌而下,大江江面随即暴涨,沿岸之地化为泽国,水害之甚可见一斑,最后待到雨

    季过去江水回落,两岸一片狼藉,好不厉害!

    好在两地少有百姓居住,毕竟平原地带管不住汹涌河水,所以纵然两岸土地肥沃,又有水利之便,却只有成片成片地原始森林,更是野兽们的天堂……

    大江雄奇,关于它的故事谁都能说上两句。江北为吴国所有,江南则属越国,两国以此为界,千百年倒是少有干戈。也算是大江对两地百姓少有的馈赠吧!

    但大江起源却鲜有人知,有说是从西边陈国而来,又说从更西之地的楚国而来,甚至还说从极西之地而来,只是极西之地到底在什么地方,却没人能说个明白,因为那里实在太远了。

    这大江在越国境内纵横都远超万里,陈国、楚国也是大国,比起越国丝毫不差,若要真如传言所说,粗略估计这大江恐不下十万里,甚至更远也说不定,这等距离常人是难以企及了,或许武修才能够领略其中的风采吧!

    说完大江,再说这山脉。两人所在山峰北倚大江,往南则是数不清的大小山头,中心处有一主峰,耸天立地,巍峨无比!其山巅上常年有积雪覆盖,瞧着倒也别有一番意味。而这一片地形也很独特,群山围绕主峰分布,一圈一圈向外而去,在那天地相接之处去势依旧不止。

    这近处山林中也别有一番风味,因入秋已久万物肃杀之气甚浓,远近尽皆染了色,所以少了些许生机。而且随着黄叶纷飞落下,许多树木露出了枝丫,这就更显得有些凄凉了。但不远处又有群猴攀援树木、采食野果,在山林间嬉戏打闹不止,有时周遭不知何物一声嘶鸣,引得它们惊惧、慌乱不已,整片林子立即又有了生气。

    ……

    吴风望着周遭一切,怔怔有些出神,良久才见他回转过来,长叹一声道:“山河壮丽,气势非凡!”

    “哈哈!你小子看出些门道了,不错,不错,咳……咳。”老道士赞叹道,却又因一时激动,气有不顺咳嗽了起来。

    “师父过奖了,弟子只是觉得山脉隐隐有些不同寻常,具体倒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这等看山寻龙之法乃是老道士所授秘术,吴风也就堪堪入门,比之老道士还差得远,也无法瞧出个明细来。

    “不用谦虚,为师知你天分,往后多加练习即可……”老道士说完取出罗盘,紧接着又给吴风吩咐道:“你且跟着为师,找找此地龙脉地穴,日后为师仙逝了,你便将为师躯体葬于龙穴之中……记住,一定要记清楚龙穴位置,切莫弄错了!”

    “师……父”吴风听得老道士准备这身后之事,一时间不禁双眼含泪,望向老道士有些悲戚地喊道。

    “好了,为师知你心意,男子汉大丈夫,切莫做这小儿女姿态。”老道士说了吴风两句,又道:“你将为师葬于那龙穴之中,再滴入三滴精血,便可得其地运庇佑,往后只要地运不绝,便可保你……为师能做的便就这些了,后面的路还得靠你一人走下去。”(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