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宗师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明月几时有

    杜秦在座位上坐定,抓起一只银色的酒杯,倒立的拿在手上。

    仔细观察,那银杯杯底有一块凹陷的地方。

    一位丫鬟要给杜秦倒酒,发现杜秦倒立拿着杯子,不禁为难,轻声提醒道:“姑爷,你杯子拿反了。”

    杜秦不以为意的道:“没事的,我喜欢用杯底喝酒。”

    丫鬟无奈,看看姚青青身后的小青,小青正是那天晚上来找杜秦的蒙面女子。

    他没想到被自己看扁的杜秦会连过三关,打赢三场擂台赛,成为姚家的姑爷,也成了自己名义上的主人。

    他对杜秦的偏见已经深种,此时看见杜秦毫无一点礼仪,不禁心中暗暗笑道:“果然是寒门的竖子,一点最起码的礼仪都没有,若是以后出去应酬,丢了姚家脸面可不好一定要好好管束才行。”

    只是此时不好明说,只得暗示丫鬟就依着杜秦的意思倒酒。

    那凹槽甚小,只能倒一点点酒,丫鬟倒酒技术再好,也有些许洒在杜秦的手上。

    那丫鬟慌了,急忙向杜秦赔罪。

    这一动作,便被亭上的人看在眼里。

    杜秦安慰了几声,那丫鬟才唯唯的退到一边。

    杨赵二人看着杜秦倒拿酒杯这样的失礼动作,不免生出轻视之意。

    心道不管你实力再强,却还是一点礼数不懂的寒门不孝子。

    杜秦哪想到自己小小的举动已经在众人的心头掀起波澜。

    他将这“杯”酒一饮而尽。

    一“杯”酒下肚,不禁皱眉,这酒能叫做酒,倒像是醪糟汤。

    他喝了一口,便不想再喝了。

    斜眼瞧去,只见杨天划和赵尧康推杯换盏喝得正欢,好像是在喝人间美味一般。

    心想:“古代应该还没有后世那样的酿酒方法,此时的酒应该是黄酒。”

    受到杨赵二人的影响,他又喝了一口酒,此时品尝,倒是有一股不同的味道,鲜甜醇和,很是不错。

    几杯酒下肚,杨天划借着酒劲道:“听说杜兄是风陆县的文秀才,想必文采斐然,不如我们就以圆月为题,作诗一首,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叶菁菁最好诗文,自然满口应允,她和姚青青都是诗赋爱好者。

    大齐皇帝田均自继位以来,不同于他的先祖先辈们,大力提倡文学诗赋,重用文人,推崇武者应当文武兼修。

    国家鼓励,民间自然积极响应,因此,每到节日之时,常有诗会。

    到了州试,人们便会去观看来自涂州各地的文武秀才们吟诗斗武,乃是涂州的一件盛事。

    姚青青道:“既然杨公子有此提议,又是诗友会,大家就各自作诗一首吧。”

    杨天划提出此议,便知自己首当其冲,他并不通文,只是为了追求姚青青,请了几位诗赋老师,从老师那里学了几首诗。

    心想自己的老师在涂州一代甚是有名,做出此诗,杜秦自然无法是自己的对手。

    他又想着像姚青青这样的眼高于顶的士族小姐,,断然不会和杜秦这样的寒门小子相处融洽,便打起了邪念。

    既然和姚青青无法成为夫妻,做情妇也不错,涂州士族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他当即吟道:“(此诗暂缺,稍后补上。)”

    杨天划做完此诗,亭上众人纷纷叫好,这首诗不说有多出色,但也完全能拿的出手。

    杨天划心中甚是得意,姚青青和叶菁菁的反应很是不错,心中便有了几分自信,问道:“杜兄,该你了。”

    杜秦拒绝道:“在下才疏学浅,怎么可能跟杨公子相比,还是不做了,不做了。”

    叶菁菁原本对杜秦有所期待,看他文质彬彬的样子,又是文秀才,肚中应该有才学。

    他是涂州叶家的长女,却和姚青青一样,无法习武,两人因此成为好友,一有时间便吟诗作赋,两人可以说是涂州文学界的名流。

    杜秦拒绝,他不免心中不禁失望,暗道:“原来,世上多得是这样金玉其外的人。”

    姚青青本来也很是期待,他早就知道杜秦是风陆县的文秀才。

    做出来的诗应该不会太差,只是他如此拒绝,实在不像他刚才展现出来的性格。

    杨天划听到杜秦拒绝,以为杜秦肚中没有料,真的怕出丑,对自己的这首诗更加的自信。

    嘲讽道:“古人诚不欺我,人不可貌相,杜兄看起来可是文质彬彬的样子。”

    赵尧康附和道:“杜兄是寒门之人,自小缺乏应有的教养,倒是情有可原。”

    两人这样一唱一和挤兑杜秦,气氛瞬间尴尬起来。

    杜秦笑了笑,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诡秘一笑道:“听着两位的意思,杜某不做诗是不成了,既然如此,我就试一试吧。”

    亭上众人你听他原先拒绝,现在又改了主意,还真是善变,当下凝神倾听。

    杜秦背着双手,遥望天空中的圆月,一股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听他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众人听了开头,不禁心神一震,隐隐觉得,这首诗不一般。

    当下仔细凝听。

    听得杜秦继续吟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听上众人听完,不禁心驰神往,进入了一种境界。

    他们都是懂诗之人,杜秦这首诗的格式和别人大不相同,可是这首诗表达的意境,已经将众人带进了圆月之中的广寒宫。

    众人随着杜秦的眼光望向圆月,似乎在月光里看到了广寒宫,心想着自己一人如同仙子一般独舞。

    杜秦又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秦吟完,依旧看着月儿,想着心事。

    其余众人,甚至于丫鬟,在这一刻,都在看向月亮,先找个和自己的心事。

    叶菁菁已经泪流满面,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绝美的诗,尤其是最后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是多么的美妙的感觉。

    良久,她才回味过来,他的记性极好,竟然将杜秦只吟了一遍的词,给挤了下来,不断地吟诵,像是进入了某种境界一般。

    姚青青也是,此时的她看向杜秦时,更多的是看向一个偶像。

    对于一个诗赋爱好者,并没有错过这一场,精彩的事。

    每一种美好的东西,它诞生的第一刻,或者是出现在没跟人面前的第一课,往往是最美好难忘的。

    比如,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一首床长许久的经典歌曲,

    而姚青青和叶菁菁两人有幸目睹了一首经典诗词的诞生。

    那种惊艳感久久未退,他们忘了杜秦,只是向着这首诗本身。

    等她们彻底回味过来以后,才返现这首诗,居然是眼前人,杜秦所做的。

    叶菁菁急忙起身,郑重的道:“先生大才,竟然能做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诗作。请受小女子一拜。”

    杜秦急忙道:“这首一首词,并不是我所做,他是一位叫做苏轼的人所做。”

    叶菁菁惊讶道:“这位苏轼是谁?”

    杜秦心中暗暗算了一下时间,推算出,现在的难带,应该是前世的隋朝,具体是哪一年,可能有几十年的误差。

    杜秦答道:“这位苏轼,他还没有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