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羲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祭天大典

    灵州都城“昆墟”距白帝郡远有万里之遥,即使御风而行,亦需三日路程。

    而三日之后,恰巧正是昆墟十年一度的“祭天大典”,按照以往惯例,像泠紫虞这等在滕王阁地位尊崇的剑主,自然是不能缺席这等利州利民之盛典,故而归心似箭,终于赶在祭天大典当天清晨,回到都城。

    昆墟乃九州十大名城之一,人口千万,富庶繁华,是为一千多年前的天下第一工匠鲁级所精心建设,循仿上古之风,大气恢宏,世间无二。

    其实这昆墟,本名“昆仑之墟”,在一千多年前还是一座连绵千里的雄伟山脉,亦是天下第一名山,每年朝圣者络绎不绝,之所以会变成如今灵州之都城,还要追溯到一千年前那场至今还令无数人心惊动魄的动荡乱世。

    其时之天下,因神帝驾崩,众神再也无人震慑管束,为争帝位,相继反叛,羲氏一族大权旁落,沦为刀俎,阖族被叛神血腥屠杀,只余数十老弱,流放汤谷。

    那时的灵帝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御书官,职责是为神帝整理、以及传送奏章,官衔甚低,可谁也想不到,便是这个为众神不屑一顾的区区读书人,在神朝覆灭之后,竟于灵州之地宛如流行坠世,突然发起万丈光芒,不过短短几年,便已收复灵州数十大族,势力如日中天,最后与其时赫赫有名的大神无蚩邪大战于昆仑之墟,百招取其首级,一掌抹平昆仑千里山脉,奠定帝位。

    九州历二十三年,白玉京于灵州称帝,号为“灵帝”。

    称帝之后,灵帝便择昆仑废墟,定为灵州之都,以记他与无蚩邪的最后一战。

    据说当年鲁级应灵帝之邀,尚还不太情愿,百般推诿,盖因那时的鲁级乃是天下第一名匠,亦是对神朝忠心耿耿,神帝所居之“羲和宫”便是他所建造,可羲和宫被叛神付之一炬,沦为废土,他又气又愤,对反叛众神委实恨之入骨,更何况是业已称帝的白玉京。

    至于后来为何又有了这昆墟城,是灵帝用强,还是鲁级心甘情愿,那就不得而知了。

    出自于鲁级之手的城池,自然是非同一般,无论从哪里看,都能够看出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名匠独具一格的超凡理念,他所建设的这座昆墟,至今仍然是九州众城中最为璀璨的那一颗耀眼明珠!

    整座昆墟,呈四兽护珠之势,东南西北四方各设神府,为灵帝麾下四位大神府邸,建筑各有不同:东府如碧长青龙,逶迤连绵,青砖碧瓦,就如似巨龙鳞片,纹理分明;南府如浴火朱雀,仰天长唳,府内百花争艳,赤红如殷;西府如白虎下山,气势雄浑,盘踞于假山之上,远眺帝宫;北府如厚重玄武,布局庄严肃穆,不动如山。

    而灵帝所居之帝宫便位于城中央,占地千顷,富丽堂皇,与四方神府遥相呼应,从天上看,便似一颗宝珠,被四兽捧在手心,震撼之极。

    一千多年来,这座并不算如何古老的都城经历过兵戈之祸,经历过妖兽袭击,但却始终屹立不倒,而灵帝之威名,亦是蒸蒸日上,不论是对别州的强权铁腕,还是对本州的以德而治,都让昆墟、以及整个灵州大地上的生灵心悦诚服。

    十年一度的祭天大典眼看就要举行,天刚蒙蒙亮,昆墟的百姓们便迫不及待的赶去“祭天台”,等待他们的帝王到来。

    祭天台位于都城南部,高有百丈,底下地形宽阔,足以容纳万人,可昆墟百姓何其之多,即使不全来,已经到的、和正在赶来的恐怕也不下百万之数,除了被禁军侍卫戒严的一片区域,其它地方已是人满为患,而仍然拥挤在外面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街上长龙甩出去几乎有三四里,摩肩擦踵,喧嚣片刻不歇,热闹之极。

    姜流刚到昆墟,便随滕王阁几人赶到这里,此时就站在祭天台正对面的高楼之中,他还是头一次见这等场面,不禁道:“昆墟人杰地灵,果然不愧是十大名城之一!”

    眼下他身边只有叶萋萋与霂尘二人,泠紫虞已携杨白、宁秋进入祭天台,临走时特意为他选了这么一个清净之地,以便观礼。

    霂尘亦是唏嘘道:“百姓们如此争相前来,看来灵帝陛下真不愧是贤能帝王,颇得民心啊!”

    姜流赞同的点了点头,问向一旁的叶萋萋道:“叶姑娘,方才听你师姐说这是什么祭天大典,莫非会有什么大人物出场?”

    叶萋萋道:“祭天大典是我灵州十年一度的盛世,灵帝陛下与众神都会到场,一会儿你就能看到了。”

    姜流一震,这场祭天大典如此隆重浩大,他猜想到会有大人物主持,但顶多不过是知名天神、甚至是神王,却没想到连灵帝竟然也会出现!

    抛去帝王身份不说,灵帝可是为世人仰望的神灵,以他对神灵的了解,神灵大部分都是隐于世外,神龙见首不见尾,寻常人根本难得一见,而灵帝更是神中之神,当今最有权势的九个人之一,却能纡尊降贵,出现于市井之中,当真是不可思议。

    叶萋萋看出姜流心中惊讶,道:“灵帝陛下平易近人,与你所知的其他诸帝不同。”

    她素来不喜欢多言,但对姜流,不知怎的,不由想多说几句。

    就在这时,一声钟声突然从祭天台上响起,继而传遍整个昆墟。

    余音未歇,便听一个声音扬声道:“今有灵州上帝,携众神百官,顺天意,乘民心,于此祭天,以望风调雨顺,州泰民安!”

    一望无际的百姓们闻声相继跪倒,拜道:“恭迎灵帝陛下!”

    百万声音汇聚在一起,低沉如惊雷,震耳欲聋!

    随后,只见一位身着黑袍的男子出现在高台之上,只见他头戴高冠,面如冠玉,温文儒雅,举手投足之间,亦有一股帝王之气,正是灵帝白玉京。

    在灵帝身后,众神百官排成三列,俱是眼下灵州的中流砥柱,其中一人最是显眼,屈居灵帝之后,却在众神百官之前,着金色蟒袍,面容冷峻,两束剑眉斜竖,颇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

    姜流即使从未见过灵帝,却也知道此刻能站在众神百官之首的,定然是灵帝无疑,而灵帝身后那人,他却是猜不出来了。

    他转头问向叶萋萋道:“灵帝后面的那个人是谁?”

    “是我师傅。”叶萋萋说道。

    姜流恍然大悟,原来这人便是在灵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滕王李元婴!

    滕王李元婴,乃当今滕王阁之主,据说法力高深莫测,几能与九帝分庭抗礼,向来被灵帝倚为肱骨,权势滔天。自其执掌滕王阁以来,滕王阁于灵州、乃至天下威名日甚一日,当今的滕王七剑尽是其一手调教,在同辈中堪称佼佼。

    如此人物,姜流可谓是如雷贯耳,甚至在他看来,这滕王李元婴,在外界的声名,甚至已经超过了近些年来无为而治的灵帝,世人谈起灵州,多是说起灵帝时少,说起李元婴为多。

    姜流自知祭天大典结束之后,兴许要到滕王阁做客,不由多看了那位滕王一眼。

    对于那些为祸苍生的恶神,姜流素来深恶痛绝,可像灵帝还有滕王这等素有贤名的神灵,他却是颇为钦佩的。

    过了不久,忽然听灵帝说道:“平身。”

    “谢陛下!”

    百万声音又是一齐作响,随后百姓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就像是密密麻麻的蚂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