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祥王
字体: 16 + -

第八十三章:坑

    大家都乐了,陈虹说:“皇上,过几天,汝宁知府过六十大寿,听说要摆三百酒席。”

    焦乙说:“这么看,抢他正合适。三百桌,至少有20万两银子的贺礼。”

    慕容熙和接口说:“谁家有多少银子,我摸了个八九不离十。有十几家不能抢,他们也算是隆庆国的官,到时要随皇上一起离开江南的。我有份名册,没带在身上。但汝宁知府,我还是记得的,家里不少于120万两银子。”

    王豹摇头叹道:“这大明的官,真会贪,真会敛财。”

    王杰笑道:“最会敛财的人,不在大明,在我们隆庆。筑个隆庆王府,这财敛得谁都看不懂。”

    焦乙知道王杰在说自己,就“呵呵”笑道:“敛财要有巧门。至少在皇上离开江南前,还有四次机会。”

    听说有银子拿,朱天啸来劲了,忙问:“焦丞相,哪四次机会,快说来让寡人听听。”

    “一是大总管娶亲,二是皇上娶娘娘,三是胡乱想些官出来卖钱,四是离开江南前卖江南王,和五府大总管。”

    陈虹点头说:“这一和二,是明摆着的事,不但是江南地区,就是外面的官也会送钱来。道理很简单,隆庆比大明强。他们送了礼,哪天隆庆替代了大明,他们的官位也就保住了。这三嘛,也不用想甚么官出来,江南有这么多府县,就说要撤换,谁银子使得多,就让谁做。不过,这三和四要提前做,议和后,有六个府没了。”

    华青子忙说:“对对,要马上做。不然,至少少了几百万两银子。”

    要少几百万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朱天啸就说:“抢钱也用不了这么多人。那就分下工,文官骗钱,武官抢钱。就先抢温州,广信,饶州,汝宁,归德,徐州这六府。抢完了,再迁些户,然后卖给穆宗。”

    蛮女“嘻嘻”地说:“皇上,臣妾现在才发现,隆庆最坏的人,就是你了,尽坑人。”

    朱天啸也不生气,点头道:“寡人承认,是坏。但寡人的坏,是为了隆庆好,让隆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单单说免税一项,隆庆国这么大的疆域,少说一年要损失上千万两。就说这赈灾,就用掉了300万两银子的粮食。还有岛屿上的哪些渔民,小船换成了大船,破船换成了好船,还有鱼网甚么的,寡人又花了近100万两银子。还有,关内迁往关外,中原迁往岛上的耗费,寡人用了不下200万两银子。再则,这么多兵马,每天要吃掉多少银子?”

    这就是隆庆皇帝,为了自己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想着法子去坑别国的官。

    皇榜粘满了各府县镇,话说得冠冕堂皇,为更好地治理地方,倡导政绩,更好地造福百姓,现将撤换所有的知府、县令、镇官,任用贤士。新任知府、县令、镇官将分为七个等级:一品

    知府、县令、镇官管十二府、县、镇,二品知府、县令、镇官管十府、县、镇,三品知府、县令、镇官管八府、县、镇,四品知府、县令、镇官管六府、县、镇,五品知府、县令、镇官管四府、县、镇,六品知府、县令、镇官管二府、县、镇,七品知府、县令、镇官管一知、县、镇。另设江南特使,总管二十二府的地方政务,代隆庆皇帝行使权力。

    此榜一出,隆庆王府人满为患,连地方富贾都来凑热闹,弄个一官半职。

    既是聚财,也是纳才,朱天啸早有说法,凡有真才实学的全部录用,举家迁往江南之外的隆庆国任职。

    凡到时随皇上离开江南的官员,隆庆王府都给了暗示,所以谁也不担心。

    除了江南的,大明地界上的人也来争官,一时弄得热火朝天。

    文官在忙着数银子,武官也没闲着,从温州府开始,扮强盗接连入户抢劫,很是凶悍。一天一个府,逐府抢了广信,饶州,归德,徐州,到了第六天抢汝宁,恰好是汝宁知府的大寿之日。

    这知府在府里府外共摆了三百桌酒席,全家人满脸春风地候在门口,就等着收贺礼数银子了。

    如在往常,拿到请柬的人骑马坐轿子,早早就来登门贺寿,送上贺礼,可谓是门庭若市,欢声笑语,别有一番气象。可今日里却出了怪了,这李贾早饭后就带着管家和一帮奴才,候在了府门口,就等着别人来送礼贺寿。

    可左等右等,盼了又盼,直到太阳爬到了头顶上,也就稀稀拉拉地来了二三十个贺寿的,也都是他家门前这条街上的左邻右舍,隔上一条巷子的谁都没来,更别说是城外面的人了,就象是商量好似的,有意要让他难堪。

    “反了反了,我想他们是不想在汝宁地界上过日子了。”

    堂堂的知府大人,今日里让人弄成这模样,不说是恼羞成怒,这嘴肯定是气歪了。

    这三百桌酒席要花费多少银子呀,李贾正在破口骂人,忽听得前面传来一阵鸣罗声,这心里顿时一惊。

    “是巡抚大人到了吗?不会吧,我没请他呀,他来做啥?”

    李贾正在心里嘀咕着,已见有二三十匹马到了府门前,让人一瞧就是来贺寿喝酒的。

    当先一匹大马上坐的是位貌似仙翁,白发银眉,白髯斜卷,髭须飞扬,身着一套浅色绸缎衫裤的隆庆国大总管钟磊。这还真是李贾祖坟上冒了青烟,隆庆国的大总管来贺寿,这面子给得还真大。

    二十个金盔金甲军汉,簇拥着面目清秀,皓齿朱唇,身着龙袍,腰系青色玲珑嵌宝玉带,脚穿金线抹白皂靴的隆庆皇帝朱朱天啸,和四个洛阳牡丹花开的贵妃娘娘,这李贾受宠若惊之时,以为自己在做白日梦。

    最后是五辆堆着寿礼的马车,和隆庆王府十少。

    一声“皇上驾到”惊得李

    贾和一群下人慌忙跪伏在了地上,惊恐中竟忘了说“恭迎皇上”了。

    好在隆庆皇帝和贵妃娘娘,不是来贾府贺寿喝酒的,而是来跑龙套演戏的。

    “都起来吧。”朱天啸摆手说了一声,从马鞍上跳了下来,李贾见了忙起身在前引路。

    李府的主仆和客人一听是隆庆皇帝和贵妃娘娘来了,忙跪伏相迎。朱天啸就当没看见,一路到了正堂。

    “皇上,这是小的家父家母。”

    不等李贾父母说话,朱天啸说了句:“都起来吧。”便伸手去扶起俩位老人,嘴上还说:“上了年纪了,不用跪。”

    这两位老人听了还真受宠若惊,刚起身又跪了下去。

    “谢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不用说,自然是皇上和贵妃娘娘坐了上座,其他人均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府的丫环忙给皇上和贵妃娘娘送上了茶水,鲜果,和糕点。

    朱天啸举手一招,堂外军汉看了个真切,忙从马车上取下寿礼入堂送上堆放了一地。

    待军汉退出去后,钟磊说:“李大人,匆忙过来,不及筹礼,送1000两白银,100两黄金贺寿,望笑纳。”

    一听这么大的一笔贺礼,乐得李贾话也说不出来,忙与家人跪伏在地齐呼道:“谢主隆恩。”随即让家人收了贺礼,抬入主厢房內。再请隆庆王府的贵客,和其他几个父母官入了酒席。

    可这酒坛刚开启,还未来得及斟上酒,就从堂外闯进一个丫环来。只见她面色苍白,十分的惊慌,张口结舌了半晌后,才用手指着堂外,说:“老爷,府里进贼了。这贼见了我,闪身便没了人影。”

    这大白天的就进贼,况且是光天化日之下摸进知府家里来,那这盗贼也太猖狂了。

    李贾听了,心里掂记着房里的金银财宝,忙对皇上说:“皇上,容臣去看看,家里少了些甚么。”见皇上点头应允,还摆了摆手,他起身与那丫环离了正堂,往自家厢房跑去。

    在做的官都摇头轻叹,纷纷诉苦。

    “皇上,也不知是从何处流窜过来一些骁悍盗贼,连女飞贼都有好几。”

    “是啊,他们不但拦路抢劫,还入室盗窃,弄得是人心惶悚。”

    “臣几个都已颁了公文,到各县衙捉拿盗匪,限期破案。”

    “皇上,臣的家里也遭了抢劫。”

    可他们不知,这伙盗贼的匪首就在眼前,还假惺惺地说:“别说是你们的府里,就是寡人也被盗了几百万两。”

    有一官忙乖巧地说:“皇上,臣子家里还有些银子,不多,就三十几万两,明天给你送去。”

    别人送银子,朱天啸反而不要,这叫君子取财有道。他朝这官笑了笑,摆摆手说:“有你这孝心,够了。积些银子也不容易,自个留着防防老,给儿女置些家业甚么的。告诉寡人,叫甚

    么,在哪供职?”

    “小的叫陈超。说了皇上不要见笑,我是个没品的官,在县城补了个抄抄写写的差使。”

    “那,你身上这身官服哪来的?”

    “这身衣服,是花10两银子租来的,给李大人撑个面子。”

    ——内容来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