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锋铁骑
字体: 16 + -

第141章 风云再起(2)

    庆历十六年,郢都禅定楼无意从一个叫苍月马帮的赶马人口中,得知其在巴蜀之地见过一杆杀神马槊,遇到过两个少年。值此再过数月,泸州古城便传来燕北夜鸦之王为了两个天赋异禀的年轻人,突现泸州古城的消息。

    郢都禅定楼乃是楚怀王项昊见识过燕北夜鸦堂刺探情报的能力之后,仿造夜鸦堂一手打造出来的碟子机构,里面诸多奇人异士,声称能以禅意参定天下之事。以苍月马帮一名赶马人之口,草蛇灰线连绵千里,禅定楼竟然在厉鬼门张达爆出秦牧北身世之前就已参透其燕北世子的身份!

    只是那时候,秦牧北早已随方清函及沧海帮诸多武林人士进入鬼影森林。禅定楼的碟子在临伊小镇苦等数月,之后鬼影森林里传出了秦牧北身负无相果精华的消息,更是被厉鬼门的张达点出了秦牧北的身世之谜。

    消息传回郢都,郢都楚怀王府一片歌舞升腾。自此,楚怀王项昊终于是等到了北上的机会。想当年兄长项羽离奇驾鹤西去,如果不是忌惮北疆三十万边军悍骑,项昊又怎会任由乳臭未干的项虎坐上皇城的那张椅子。况且帝国皇位更替之际,皇城又有变故,燕北之王秦孟达之妻白雨薇携带一双儿女出游恒山郡惨遭一群蒙面高手围攻,秦孟达视若兄弟子侄的霸王长子项长苏被赐酒而死。

    而操纵着这一切的背后,自然少不了黑冰台的影子。皇城妙手一招,将秦孟达性情拿捏的恰到好处。当年若非燕北之王秦孟达念及与先皇项羽的结拜之义,时值又有漠北蛮荒的倾力南下,燕北之王未必就没有率背嵬军重骑再度南下中原,直抵皇城问清缘由的冲动。

    况且自那之后,燕北边军与逐鹿皇城的关系早已清淡如水,三十万悍卒成了帝国纯碎的国门基石,不在理会身后之事。如若现在消失了十数年的燕北世子成功死在“黑冰台”手里,无论燕北边军是否会继续给项氏一族镇守国门,逐鹿皇城也将会消耗掉燕北之王与先皇那最后的一丝情份。

    只要燕北不再理会皇城之事,到时候南疆之地以清君之侧等莫须有罪名为由,兵发逐鹿皇城,未必就没有改朝换代的机会!

    大秦庆历十七年秋,帝国一州刺史丁原统领的荆南水军以拉练为由沿着大江支流之一的汉江逆流而上,同时镇南将军赵佗麾下武卫营,中坚营悄然从百越驻地北上,一队鲜衣怒马的岭南轻骑以追剿逃窜至南阳郡境内的江湖马匪之名,从郢都星夜出发。

    南疆兵戈作势再起烽烟,位于帝国东南方向上的扬州镇东将军一部也不甘落后。数十年之前,项氏一族还是陇西老秦之地上一个名不见惊传的小部落。之后霸王项羽自洛水河畔横空出世,秦军铁蹄踏破春秋各国国门。身为项氏一族族内兄弟项燕带领项氏子弟随霸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威名。

    建元初年,霸王突遭一名神秘人挑战导致旧疾复发,无奈只能坐镇逐鹿皇城。委任其叔父项燕代其统领一部关中老秦人扑灭,从北魏自南楚的中原大地上各国遗族的反抗硝烟,项燕因此揽下泼天一般的军功,并因此成为帝国四庭柱四大镇字头的将军之一的镇东大将军。

    建元十三年,霸王驾鹤西归,逐鹿皇城传来项虎荣登大鼎的消息。身为项氏部族族老的项燕曾一度质疑先皇遗诏,奈何彼时燕北之王被蛮荒南下及诸事缠住脱不开身,镇南将军赵佗又无心过问皇城之变,就连蓝田大营亦无消息传来。被尊称为帝国四庭柱的三大镇字头将军无所作为,而皇城文武百官尽皆保持缄默。

    等到镇东将军项燕赶回皇城之时,诸事已成定局。在见识过项虎弑兄杀子的狠厉及其荒淫无度后,项燕索性率上一部心灰意冷的关中老秦人远离逐鹿皇城,以镇守春秋各国遗族之名远遁扬州,自此不在过问逐鹿皇城之事。

    直到这几年,南疆官场动荡连连,驻地军伍不停换防。特别是在那支隶属赵佗麾下五大营之一的武卫营千余轻骑,星夜奔袭南阳郡之后。与荆州、徐州俱都接壤为伴的扬州镇东将军府里才渐起波澜,在扬州广陵郡境内沉默了十数年之久的一部关中老秦人终于睁开了沉睡的双眼。

    说起这一部关中老秦人的由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往事。当年项氏一族入主东洲,在见识过关外之人的身体懦弱及战力的不堪之后。项氏一族担心关中赳赳老秦人会因此深受影响。为保证本族悍卒战力,项氏一族因此立下祖训。原来全部由老秦人组建而成的携盾营只能是本族族老才能任其主将,并断绝今后任何一名非老秦人进入携盾营。

    携盾营是秦军一支精锐陆战步卒,营中悍卒大部分都是获得秦军铁鹰锐士称号的存在,能够荣获秦军铁鹰锐士的称号,无论马战步战,技击之术皆是好手。

    携盾营的悍卒战前成队冲锋之时,人手皆配一面直径堪堪齐肩宽的方圆盾牌护在胸前,以刀剑击盾发出的赫赫之声形成地动山摇一般的战吼,借以提高己方冲锋气势,威震敌军,携盾营营名由此而来。

    当年项羽率携盾营一次踏出函谷关,以万余携盾郎大破北魏数万魏武卒,取得后世兵书传颂不已的函谷关大捷。自此,携盾郎携盾营声名大噪憾世登场,昆吾震动。令各国军伍闻风丧胆,被誉为地表最强陆战步卒!项虎继位之后,由族老项燕率领的五万携盾郎及诸多关中老秦人便迁徙扬州,在广陵郡境内茫茫一片的大泽乡里沉睡下来。

    十数年之后,犹若东边一只沉睡的巨龙,大泽乡里携盾营的携盾郎终于苏醒。在岭南那支千余轻骑北上过后不久,一支数百人的携盾郎亦是从大泽乡中走出,重现世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