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纵横
字体: 16 + -

第七百零九章 大戏开幕

    浙茳,横店

    在以前,横店就是很普通的一个山区小镇,这里的居民大多都是普通的农民,而且还是在温饱线挣扎的那种。

    直到一个人改变了横店,这个人叫徐文荣。

    那一年是1975年,时任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他在领导的指派下,接管了当地一家螺丝厂,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徐文荣是个很有能力与想法,也很有威望的人,带领着大家开创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在他的带领下,横店也从一个荒山秃岭的小镇,变成了八十年代著名的“世界磁都”和“江南药谷”。

    到了九十年代,横店唯一被人记住的称号只有一个,那就是“东方好莱坞”。

    而这个称号也是徐文荣带来的。

    3个月造160座房子。

    横店影视城就此诞生。

    这160座房子可不是普通的家庭住所,而是为了配合谢晋导演要拍摄的献礼香江回归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而建。

    1995年谢晋到东阳看景,被徐文荣知道了,恰好他在考虑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能性,便主动的邀请他们来到横店做客。

    在酒局上的徐文荣给出承诺“我来帮你们造景,别人用一年,我只要三个月。”

    那一年的徐文荣已是六十古稀之年。

    3个月,120个工程队,全力以赴的打造160栋房子、一条珠江、一座塔的的南粤广州街。

    此后,横店影视城一炮而成。

    1997年,正在筹备《荆轲刺秦王》的陈恺鸽找到了徐文荣。

    当时的陈恺鸽已经画好了秦宫殿的图纸,筹备了四年都没人敢接这个活。

    一个亿,炸掉五座山,八个月后,秦王宫成。

    据说,秦王宫殿建成当天,陈恺鸽的美工面对恢弘的秦王宫大哭一场“100还原了历史。”

    这又是徐文荣的手笔,不仅如此,后续的他先后拿出30亿元,打造了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香江街、江南水乡、华夏文化园等13个影视基地,削平大小汕头近百个。

    在这之后,不少剧组蜂拥而至,靠着场租费和门票,横店收入不菲,但在1999年徐文荣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横店影视城从此免租费。

    因为这一决定,横店集团一年损失两千万的收入。

    但也因为这一决定,形成了数十倍大的旅游市场。

    《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都是在此拍摄而成。

    现在的横店影视城,是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

    而李则是第一次踏上这片热土,他的新电影《日月所照》要在横店取景,而且取景地还是这里最著名的景点《秦王宫》。

    《秦王宫》是 按照秦史里咸阳宫的描述搭建而成,是秦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但是秦朝存在的时间较短,朝堂制度也没有完善,使得它之后的西汉基本上延续了秦朝的风俗。

    包括建筑、服饰、制度都与先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横店的秦王宫是当世最接近西汉皇帝居住的‘未央宫’的。

    李不是陈恺鸽,遇不到可以为他建造一座电影中需要的城池,他自己倒是有这个经济实力,但委实没有必要。

    几百万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何必惊动一个小目标,而且秦王宫可是十年前的一个亿,拿到现在来说,购买力相当于10亿。

    李团队的美工只需要将秦王宫改造成他们需要的样貌就行。

    这不是秦王宫的第一次改造。

    1997年,陈恺鸽为了拍摄《荆轲刺秦王》得到了徐文荣的臂助,世间多了一座城。

    三年后的老谋子筹备《英雄》一眼看中了秦王宫,为了追求不一样的风格,老谋子要求把宫殿的颜色基调改为黑色、长长的甬道也刷成黑色,包括台阶也是。

    《英雄》上映后在全国创下了24亿的票房,被评为史诗级的大片,而陈恺鸽前几年的《荆轲刺秦王》只有1000票房。

    老陈暗自较着劲,后来又在横店拍了《无极》,而且对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坚决不用《英雄》留下来的东西。

    两年后的老谋子又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

    李无心加入这一场斗法,即便他已经有足够的资格参与到其中。

    原本的秦王宫,已经算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现在的这座宫殿的新名字叫做“昭阳殿”。

    意为奉天之昭的意思。

    与上面的几部电影不同,他的电影里昭阳殿里的戏份不多,凤吾国特使到昭阳殿面见乾帝,请求救援。

    乾帝与群臣商议对策,仅此而已。

    秦王宫这么出名的地方,尤其是横店方面还不收场租费,自然有众多的剧组想要申请使用。

    有多夸张,某一年负责秦王宫拍摄分配的副总裁周丰来过完春节上班,发现场景表已经排到了第二年的春节,这意味着着一整年都可以不用干活。

    这样的制度无疑是不健康的,于是他决定取消原先的场景表,下达了只能排一个月的景。

    结果每到开始排下个月场景的那天,周丰来的办公室就人满为患,几十个剧组找他排景,整个走廊充满吵架一般的喧闹声。

    给谁,不给谁就是一个很难选择的问题。

    李第一次来横店拍摄电影,肯定是受到横店方面的欢迎的,说句题外话,他是当前华语导演前十席,唯一一位从来没有到影视基地取景的导演。

    从外景制片跟横店方面交流要借用秦王宫的时候,周丰来就承诺过只要你来,秦王宫以及道具、服装随时就绪,而且保证优先供应。

    横店不是普通的电影拍摄取景地,还拍摄器材租赁、服装道具制作、运输住宿餐饮、群众演员等服务,这是一个完整的影视产业链。

    这里有了一套华夏风格的电影工业的雏形。

    秦王宫的主殿叫做四海归一殿,殿名即彰显了秦王意欲一统天下,君临四海的雄心。

    这里也是《日月所照》剧组在横店主要的拍摄地点,在剧组美术组的布置下,已经争取最大程度的复原出李脑海中的风貌。

    基本上以西汉时期为模版,李是个导演,他对西汉的文化非常向往,但实在是不甚了解。

    郝艺是剧组的美术顾问,也从未操作过这般场景,为了尽量的还(不)原(被)史(喷)实(死),李邀请了易仲天担任剧组的艺术总监。

    总监嘛,就是什么都的监视到位,要不然对不起你领的这份高薪。

    易仲天这个名字应该很多人知晓,毕业与武汉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06年在央妈‘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

    有这样的选手在,应该不会被喷吧,就算被喷,也有人引流了不是。

    郭德岗曾经说过艺人赚钱多是公认的,但这钱里面至少有一半是挨骂的钱。

    这话说的很对啊,就像李,自认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网上也有骂的。

    所以,不出事的话,易仲天就是幕后英雄,出了纰漏的话,他就是背锅侠。

    6月8日,宜开机。

    不叨叨,直接撸戏。

    横店位于金华东阳市,金华市又位于浙茳省,浙茳省又位于长江中下游,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都是梅雨季节。

    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绝,时大时小。

    今天未有降雨,但天色却如前日般阴沉,加上微风刮过,给今天的气氛添上了一分肃杀之意。

    四海归一殿前有九十九级台阶,取九九归一之意。

    朝臣上殿都要经过这里。

    台阶两侧就是士兵驻扎的城楼所在,一名名身披黑甲的持戈精兵一脸肃杀的盯着前方。

    台阶上,有数人分为左右两排,正稳重的踱步走在台阶上。

    这些人都是大乾朝的朝臣,下了朝的他们被乾帝的一封诏谕又给唤了回来。

    说是有要事相商,疑惑的他们正交头接耳的向同僚询问,是否哪里出了大事。

    能够被乾帝单独召回的官员必然是身居高位或者身居要职之人。

    大乾朝的官服基本上借用了汉朝的服制,但也稍有变化,文臣身着黑色朝服,代表着文臣在朝堂上要严谨肃穆。

    而武将则是红色的,代表了不屈的英勇善战之意,以及抵抗外敌的坚毅。

    这些官员其实分的并没有特别明显,文臣武将分左右,他们中间有一位身穿白袍者,像是沟通双方的纽带。

    在一群黑衣、红衣的官袍之中,这一身白袍的身影显得格外的明显。

    如此独立特行,还无人敢指责,说明他的职位不低,至少是很受乾帝信任的。

    乾朝的官服基本是上是一致的,靠袍服外佩挂的“组绶”来区别职位高低。

    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

    帝皇黄赤绶四彩,黄赤绀缥,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同。

    诸侯王赤绶四彩。赤黄缥绀,长二丈一尺,三百首。

    长公主,天子贵人同。

    公侯将军金印紫绶二彩。紫白,长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

    九卿银印青绶三彩,青白红,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

    千、六百石铜印墨绶三彩。

    四、三、二百石铜印黄绶。

    这人身前佩挂赤黄缥绀,毫无疑问,这是一位王侯。

    其他人不是紫白,便是清白红,这群人多是公侯,最低也是九卿的级别。

    这里是《日月所照》的拍摄现场,这群‘官员’的真正身份应该是群众演员,这是一个长镜头。

    摄影机将恢弘的“昭阳殿”,代表着盛乾国力的精壮士兵,以及支撑着大乾盛世中流砥柱的文武百官全都收入镜头之中。

    士兵身形精壮,武器盔甲擦得铮亮,文武百官脸上不带苦色。

    一组简单的镜头昭示剧中所处的年代是盛世。

    只听见身后一声声“报!!!边关急报,十万火急。”

    这一声‘边关急报’让这群文武百官停下了交流,几乎同时将视线投入身后的方向。

    一道门封锁了他们的视线,但几乎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惊厥异常,大乾朝边境战事不止,但多是小打小闹。

    毕竟最大的敌人匈奴,已经相安六世。

    难道匈奴撕毁协议再度入侵了?要不然何至于在宫内大声喧哗。

    镜头一掠将全体文武百官的表情收入视线当中,唯一的例外就是这位‘诸侯王’。

    他依旧在很认真的前行着,似乎这等台阶对他很有难度,仔细看的话,能够看的出来他的脚有一点坡。

    其他官员也只是稍稍一愣,然后古井无澜的继续前行,现在的他们已经没有心思交谈,他们基本明白乾帝招他们前来的原因。

    这是要打仗了啊。

    “过。下一条准备。”

    这个镜头很简单,就是一个全景,作用就是交代故事背景,不需要演员过于的表现自己。

    而且出境的基本都是群演,至于主演更是只有一位,那就是身穿白袍的胡哥。

    这是一个长镜头,但能够剪入正片里面的必然不长,这消耗的拍摄时间足有三四个小时。

    剧组宣布拍摄完成,然后赶紧开始转场,刚刚还被数十名保安充当人墙拦住的游客们如蜂拥一般的占据了这片区域。

    这就是横店旅游的福利之一,可以现场观摩剧组的拍摄,当然,必然是有安全距离的。

    毕竟不能影响剧组的正常运转,否则对方是可以要求管理方小范围清场的。

    作为游客,即便是在横店能够看到明星的时候都不多,更何况是李所在的剧组。

    虽然不知道他的剧组正在拍摄什么,但他们可是隐约看到胡哥了,就是那个白袍男子。

    虽然网上能够查询到李这部电影的主演,但那是文字,而现在是拍摄现场,是活的胡哥。

    只要他们跑的快,说不定还能跟胡哥偶遇偶遇,然后顺理成章的要个签名,合个影。

    不仅如此,还有人已经拿出相机开始拍照,估计很快就会有李正在横店拍戏的新闻流传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