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纵横
字体: 16 + -

第四百三十五章 春节与春节档

    “当当当~~~”客厅的落地钟声响起,整整十一声,钟声也将二楼的老爸给成功召唤出来。

    新年都是十二点整算起,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十一点就要开始忙碌了,就像李彧家这般,每年的春节晚上是要吃两顿饭的。

    第二顿才是真正的年夜饭,不追求多么的华丽丰盛,即便只是几个饺子一碟醋也行,但她的意义不同,这是春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年。

    没有时间关注政策的李彧不知道今年的didu有没有出台新的关于燃放烟花的规定。

    不过身在郊区的他还是有了一点准备,两个小型的瀑布烟花,时间很短,绚烂绽放的烟花只能保持二十秒。

    既过了把瘾又不会对空气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

    吃过年夜饭的李彧直接回房间了,他的任务才刚刚开始呢,每位红颜的一个有爱的电话是必不可少的。

    李彧的手机号码是移动的,但在这拜年最高峰的时刻,即便是移动着打也行不通了。

    他刚结束三个月的印渡行,诸位红颜都知道他在这两天回国,但没有人见到他,那只能通过电话了解李彧的情况了。

    等到李彧彻底摆平她们,时间已经来到了半夜三点,只觉得脑袋快要炸了的他一裹被子蒙上脸就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时已经清晨八点钟,顶着鸡窝头的他逛荡到大厅的时候,就看见妹子趴在沙发上玩电脑。

    老妈则开着电视在绣十字绣,唯独不见老爸的身影,于是李彧问道“妈,我爸呢?”

    “外面收拾花草呢,我是看明白了,他留在didu不是冲你们俩,就是冲着那间‘花园洋房’。”

    笑着吐槽一句的老妈,放下手上的活计起身就向厨房走去“赶紧洗把脸,我去给你端饭,估计还温着呢。”

    早饭很简单,根油条,两个小花卷,几碟小菜,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粥。

    简单洗了把脸的李彧回到餐桌前,翘着二郎腿就坐了下来,假模假式的开始了真·大爷的悠闲生活。

    “过年能好好的歇歇了吧?”

    “妈,求别说,一会还得出去给人拜个年,不过晚上我有空,晚上我请您看电影吧。”

    “不去,我一个老太婆看什么电影。”连头都没抬的老妈干脆的拒绝了,但同样没抬头的妹妹也开口了“妈不去,我去。”

    “你去一边子吧,想去,自己买票。”

    “哼。”冷眼翘眉的李珺瑶抛弃了电脑来到老妈身边,“妈,你就可怜可怜我哥的一片孝心吧,咱就当支持支持他。”

    “支持你哥?什么意思。“

    “看电影啊,哦,你不知道啊,我哥的电影刚上映呢。”

    “行,那就去吧,反正晚上也没事。”

    如李珺瑶所说,李彧的电影上映了,正是那部蹉跎了半年之久的《青山之上》,这是李彧有史以来制作的耗费时间最长,花费资金最多的一部电影,单就制片成本就高达6000,发行费用不会低于000。

    总花费近亿的成本已经摸着‘大制作’的边缘了,虽然李彧在印渡忙碌,但宣发工作早就开始。

    尤其是在电影即将上映的一个月内,营销的各种物料高密度的快节奏的发布,主题曲、v、定档预告、剧场预告,接着就是由佟大伟、小芈、沙逸、唐糖领衔的综艺之路开启,这中间基本没有间隔,有条不紊的推向市场。

    很慢,很生疏,但稳扎稳打的一步一个脚印,这是逸阳宣发部门成立以来第一次独立承担发行工作,而做实验的小白鼠就是李彧,而且也只能是李彧。

    第一次独立发行不代表没有经验,相反,他们的经验已经算的上是丰富了。

    从逸阳制作的第一部电影《三封情书》开始,就有负责发行的工作人员开始熟悉(偷师)发行流程了,《神魂交融》、《疯狂的赛车》包括前不久的《三十三天》都有他们的参与。

    这一次的独立发行,也是李彧对于他们近两年工作成果的一种检验。

    《青山之上》的上映时间是在昨天晚上的凌晨时分正式登录全国各大院线的。

    再过几年,这个时间段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它也会有一个更响亮,更正式的名字,叫做”春节档“。

    但至少目前为止,这个档期还没有成熟,电影的宣传口号就是”过完春节过情人节,陪完家人陪情人。“

    今天是阳历的月7日,再过几天就是西方情人节了,虽然过这个节日的大多是年轻情侣,但年轻情侣正是走进影院的最大受众群,而且他们对于这个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传统节日七夕。

    一个档期的成熟不是一举功成的,李彧有对手但也可是说是帮手。

    《三封情书》自从去年的八月份就已然杀青,但因为电影中牵扯了过多的特效镜头,而这些镜头是格外需要时间的,想要提前就只能忍受五毛特效。

    很显然这违背了李彧的初衷,他是不可能接受粗制滥造的,不求快而求精是底线。

    所以这部电影才拖到如今上映,虽然上映的晚,但档期定的很早,早早的锁定了春节档。

    李彧的乱入打乱了很多人的计划,第一个就要数朱盐平的《大灌篮》了,这是由传说中的地表最强歌手周董主演的一部关于篮球题材的电影。

    是一部标准的湾湾电影,但汇聚了两岸三地的明星,集结了周董,陈博霖,陈楚合,蔡卓颜一票俊男靓女。

    当然也有演技派参与其中,例如李彧的熟人黄博、闫呢,还有疑似有演技的金像影帝曾至伟。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孤儿寻找亲生父母的,这样的故事在电影中屡见不鲜,甚至非常常见,但唯有周董的‘千里寻亲’能让人如此的关注。

    影片自始至终表现的都是这个自恋的周董不凡的身手,这也是周董特有的最独立特性的表演风格自恋式风格。

    影片的好坏不是今天要评判的目的,如果你是周董的粉丝,那应该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一张五十元的电影票总比数百的演唱会要便宜的多。

    如果你想要看到一部精彩的电影的话,那只能劝你省了这点钱吧,毕竟他的导演是朱盐平啊。

    朱盐平是很有名气的导演,但仅仅限于湾湾一地,他的名气在内地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他的简历,虽然有人说豆瓣评分不公正,但多少还是比较直观的,我们就以豆瓣评分为切入点。

    今年的《大灌篮》豆瓣5分,009年请到了陈道铭给周董搭戏的《刺陵》7分,010年的《大笑江湖》45分,014年的《大宅男》8,018年的《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则斩获了5的最高分,相信大家对这一部比较熟悉,毕竟你们很有可能刚看过这部仅次于《盗·爱情公寓·墓笔记》的‘怀旧影片’。

    唯一一部过了6分及格线的还是有我大芈芈参演的《新天生一对》,就凭这个谁敢说我芈演技不过关。

    yy

    朱盐平vs李彧,绝大多数人是看好李彧的,这其中也包括朱盐平本人。

    于是原时空定档大年初一的这部电影撤档了,挪到情人节了。

    除了朱盐平还有一位大导也刻意的避开了李彧,周星星的《长江七号》提前了几天,定档1月6日,希望能够凭借口碑提前拉开差距以及收割排片。

    这部电影算是周星星的一种新的尝试,在坚守着原本的”无厘头“风格的同时,他又在尝试着换上另一件亲情外套。

    以往的他的电影里更多的是一个拒绝成长的男孩的梦,这一次是他首次尝试触碰父子亲情,这是一种转变。

    如果观众不适应他的这种变化,那么就是观众内心在拒绝长大。

    而事实确实是观众很不适应他的这种变化,这部《长江七号》没有多少无厘头,仅有的无厘头演出也分摊给了小朋友,这是一部童话色彩的温情片。

    而档期定在春节前夕也很讨巧,当年他的无厘头粉丝基本上已经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了,春节带孩子看看电影,看完了买个七仔玩具,摆明了从你兜里掏钱还让你心甘情愿的。

    网上的评价对此很尴尬,一方面对没有无厘头的密集搞笑觉得失望,但又不能破口大骂,毕竟导演是周星星,华夏喜剧片的楷模,公认的喜剧之王,大家最喜欢的演员。

    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也并非一无是处,多少还有些温情与泪点,虽然简单的剧情实在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但是,单就周星星这个名字就会吸引很多人走进影院,单就周星星这个名字就值6分,在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是65。

    这个成绩是及格的,如果把导演换成其他人的名字,这部影片可以算的上优秀,可是,这终究还是周星星的作品。

    那么,对于周星星如此好的观众缘来说,65分是不合格的。

    1999年的《喜剧之王》86分,00年的《少林足球》75分,004年的《功夫》8分,01年的《西游·降魔篇》71分,连016年最具争议的《美人鱼》都有67分。

    要知道《美人鱼》之后,相当一部分的观众心底唯一的想法就是星爷,我不欠你电影票了。

    就这样的一部电影也比《长江七号》的成绩要高,这可以算是周星星导演史上的最低谷的成绩。

    或许这个记录要等019年的《喜剧之王》才有可能打破,因为这部电影的主角超级有可能是被绿的王宝宝以及绿别人的姚成。

    有没有看见主演就觉得这是一部烂片的即视感?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月6日上映的《长江七号》截止到目前来说已经上映1天,目前的票房已经突破1亿元,但按照国内票房前两周占据票房70的常规比例来说,《长江七号》的票房最多能堪堪越过两亿档。

    作为四年前凭借一部《功夫》斩获了17亿票房,以及高票房、高口碑积累的巨量粉丝与拥趸,对于4年磨一剑的作品来说两亿并不是一个很完美的成绩。

    不过,周星星也是有功劳的,至少他给春节档引了个好头,一部不算太差的电影会吸引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影院。

    春节档还没有形成规模,但已经有了雏形,李彧与周星星的两把利刃将开斩出这一个新的档期。

    朱盐平?他就算了吧,周星星的最低评分都比他最高成绩要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