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纵横
字体: 16 +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六代们的困境

    今天接二连三的出了几个好消息,给予今天晚上的酒会巨大的助力。

    第一个是官方场刊中关于《神魂交融》的评分出来了。

    1分,位列入围影片中的第三,比并列第一的《四月三周两日》与《老无所依》底一分。

    成功加入角逐金棕榈的队伍。

    第二个好消息是《神魂交融》获得了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这个奖项在欧洲三大或其他国际电影节常会颁发的场外奖项,但该奖项并不隶属于任何影展单位,而是由国际影评人协会颁发。

    这是一个类似于风向标的奖项。

    该协会每年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组成自己评审团,并抢先在电影节颁奖前颁发奖项。

    第三个好消息是原本已经接受邀请的组委会主席雅各布因为某些‘私人原因’无法出席今天的酒会。

    福茂依旧会出席,而且还说会带个朋友来,欧洲最大的发行公司k的副总裁。

    目的,不言而喻。

    电影节的规矩极多,同样的规则也极多,一个就是与戛纳保持良好关系的集团,他们的消息比参赛人员要灵通的多。

    信息能换钱,这是潜规则。

    电影节不会明确告诉你的影片是否得奖,如果你得奖了,而你又走了,那就倒霉了。

    当然也有情况除外,一种是你的电影厉害的很,一种是你的名气可以得到戛纳的尊重,他们才会给予你暗示。

    收到闭幕式邀请函不代表你一定能获奖,只是可能性更大。

    没有电影节会在节目还没开始时就将谜底揭晓的。

    综合上面的情况,李彧觉得自己有戏了,而且很有可能不是小奖。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低调,绝不可将心中的情绪表露丝毫。

    可是,已经如此明朗的局势让他有些坐立不安,转身就进了影节宫。

    不是找万万分享喜悦,也不是去看一部沉闷的电影缓解心情,更不是找个国外明星来一场跨过炮。

    他是来抢钱的,确切的说他是来赌博的,影节宫內的开了盘口,赌谁能拿到金棕榈。

    跟国内赌博不得不偷偷摸摸不同,法国是少有的赌博合理化的国家,只要你有钱,你敢压,就有人敢收。

    《神魂交融》获得金棕榈的赔率是14。

    李彧获得最佳导演的赔率是1。

    玩就玩个大得,二百万欧的金棕榈。

    赢了会所明星,输了回家干活。

    夜幕降临,嘉宾也在慢慢聚齐,很多人都不认识,毕竟人都有朋友,也有很多人看这里热闹,就过来看看,遇到熟人就加入其中。

    李彧是今天的东道主,没有人可以管束到他的衣着,终于可以将花了三十万定制的那套浅蓝色西装拿出来见人了。

    一席华服的万万挽着李彧的手臂跟随着他的脚步与客人们一一见面。

    一身黑西服的福茂与另外一位比他高的多,穿着白色西服的男子并行往前。

    进入会场的福茂很快就看到风骚的李彧了,毕竟他的衣服真的很骚气,然后就是挥手招呼。

    轻轻点头回应的李彧,径直保持风度的向对方走去。

    没等福茂开口,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子开腔道“我是托马斯,很荣欣见到你。”

    握住对方手的李彧回道“李彧,你可以称呼我为lee。”

    看着主动离开这里的福茂,李彧知道他不想参与其中,他就是个引荐人的身份。

    轻轻拍打了万万的素手,示意她去找天仙玩,没有拒绝的万万很自然的接受了建议。

    李彧与托马斯就坐在一张餐桌上,开始了一番寻枪舌剑。

    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对于双方来说皆如是。

    托马斯明显是知道些许内幕的,要不然他不会在今天刻意登门。

    李彧是有猜测的,也有言语的试探,结果托马斯的态度固执的很,他是打死都不松口。

    他们一尺以外是标准的酒会流程,端着酒的男士聊着天,或者找一位漂亮的女士撩拨。

    如果成了,那身后就是可以倾洒炮火的酒店。

    如果不成,那就继续寻找。

    而李彧身前一尺的范围內,气氛却有点紧张,甚至是剑拔弩张。

    托马斯以李彧声名不显为由,死都不肯给高价,最终定价二百万,这是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价格。

    没办法,刚割肉二百万的李彧要赶紧补损啊。

    对方获得亚州的的全部版权,包括但不限于上映、网络版权以及dvd刻录等。

    有一个补充条件是,如果该片获得最佳导演加五十万,获得金棕榈,再加一百万。

    在欧洲地盘上,价格单位当然是欧元。

    二百万欧元接近两千万伟人头。

    没有上映前,《神魂交融》就成功的收回了全部成本,盈利并没有。

    电影制片费用一千二百万,发行费用在五百万左右,而逸阳在戛纳的的公关开销也在五百万上下。

    如果获奖那么就能获得不菲的利润,如果不获奖那一切等于零。

    这一切的前提还是李彧有很大可能获 更新快奖的情况下,才有托马斯的登场。

    如果仅仅是一部入围影片的话,最多三十万到一百万欧。

    这也是六代们拼命想要拿到欧洲三大的至高奖项的原因,奖项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利益。

    不过,外人终究是外人,即便以揭露国内不堪而展示给外人看的六代们依旧在贫困线上挣扎。

    他们没有外人看到的那般悲惨,也没有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目前为止,只有一个贾章可能够保证自己的影片部部盈利,而且他的盈利方式靠长线放映。

    去年拍摄的《三峡好人》在威尼斯斩获了金狮,目前已经上映三周,观影人数已超过十三万人次,即将赶超《功夫》十五万人的记录。

    以七欧一张电影票计算,单在法国一地的票房收入就有千万伟人头。

    而欧美的盗版没有国内猖獗,这也是长期放映的基础。

    今年的贾章可也来了,戛纳电影节有许多单元,李彧参加的是主竞赛单元,还有非竞赛单元,如一种关注、导演双周、电影基石等。

    一些无望争夺金棕榈或不想加入竞赛环节的电影就会报名其他单元。

    贾章可执掌今年电影节的金棕榈短片单元与基石单元奖项归属,戛纳对他不可谓为不看重,他也被称为戛纳的嫡系。

    而与贾章可在国外受到的追捧,他在国内受到的冷遇正好是天差地别。

    《三峡好人》在去年的十二月上映了,国内票房仅有三十万,就这还是老贾四处路演拉来的。

    在国内没有一点影迷基础的他,即便手握金狮,但在国内观众面前,依旧一文不值。

    甚至大多数的观众根本不认识国内有这么一号导演。

    而且贾章可说过要让大家知道并不只有一种电影,坚持定档114,与老谋子的《黄金甲》同日上映。

    同样的斩获金狮奖的导演,近三亿与三十万的差别。

    一部国内导演拍摄、国内演员出演的一部华语影片却受到国外人的追捧。

    说明了什么?说明歪果仁有眼光?并不是,而是以老贾为首的六代们,拍出了歪果仁脑中的华夏。

    其实这也国内盛行的追风相同,既然这类影片容易获奖,那我也来。

    于是,形成了六代们共同的风格,他们的共同标签是‘禁片’。

    自绝于市场的导演终究会自绝于人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