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幸福生活
字体: 16 + -

第437章 治肾亏,有良方

    沈老太太解答了夏小芹的疑惑。



    “祝露荷要用小茜激励沈雨轩,把他逼成最优秀的继承人。”



    “小茜知道真相吗?”



    沈老太太露出一个苦笑:“这重要吗?小茜知道能去美国了,高兴地走路都能踮着脚,她贪图虚荣爱享乐,祝露荷能满足她,这就够了。”



    沈老太太的声音充满了沧桑。



    夏小芹仔细打量沈老太太,这才发现,最近这段时间,她苍老了很多。



    一头银丝照旧梳的一丝不苟,精气神却不如以前了。



    夏小芹猜,也许她是从自己营造的温暖亲情里醒来了。



    夏小芹没有在沈老太太这儿多留,实际上她是来找沈庆杭的。



    沈庆杭给她打电话,告诉她《霸王花》的上集写好了。



    夏小芹和沈庆杭一起去见杜石,拿到了《霸王花》的上集手稿。



    杜石最初的预计是六万字,他给夏小芹的上集手稿就有五万字。



    夏小芹不怕爆字数,只要内容精彩就好!



    杜石道:“《霸王花》虽然是我在动笔写,但很多想法都是庆杭兄提供的,小说出版的时候,我想加上庆杭兄的名字。”



    “当然可以!”



    《霸王花》是鸿天影视传媒的定制文,但杜石和沈庆杭享有署名权。



    按照鸿天影视传媒的计划,《霸王花》的小说会和电影同步上市,杜石和沈庆杭享有5%的总分成。



    夏小芹将五万字的内容看完,确定没有问题,就把手稿全部复印两遍,并将其中一份寄到鹏城。



    钟溪需要找人将小说改成剧本,并着手准备《霸王花》的拍摄准备。



    夏小芹暂时没时间操心这些,她要写研讨会的总结,也要准备考试,她的大一生活要结束了!



    通过这次三省研讨会,夏小芹深刻的认识到,将化学融入到生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使用过复合肥的300万亩试验田,目前最低估计能增产10%,这是一张非常完美的答卷,但不是满分答卷。



    粮食的种植不止需要复合肥,还需要除草、防治虫害等。



    夏小芹知道,这些都可以用化学解决。



    她将这些全部写进了报告里。



    报告交上去,就是考试。



    考完试,夏小芹和宿舍的姐妹们道别,去校门口和郑兰会合。



    郑兰说今天算个大喜的日子,要请大家去香满园吃饭。



    夏小芹认干妈没有什么仪式,大家都知道郑兰对夏小芹有多好,在大家看来,这是十分理所当然的事情。



    今天是个大聚餐。



    夏小芹一家、周胜利一家、张世刚父女、夏江兄弟、岳小四姊妹俩、秦家父子、于君、柳多宝、三杉桂子和梁云清都在受邀之列。



    谭浚开席之后才来,他接手再生资源回收中心以后,生意更加好了,人也更忙了。



    暑假已经开始,谭浚想趁着暑假这段时间,把盘店子的钱赚回来,用那笔钱买一座小院儿。



    再生资源回收中心里面也能住,孙秀一家以前就住在里面。



    但谭浚不想让亲妈住在废品堆里。



    亲妈喜欢养花种草,在废品堆里怎么养花种草?



    他要给亲妈买一座雅致的小院儿,这是他去年就立下的誓言!



    谭浚来得晚,但不是最后一个来的。



    最后一个来的是宋广建。



    夏小玲把包间的门打开,将宋广建请进包间。



    郑兰喊住夏小玲,让她一起落座。



    孟奶奶过世以后,夏小玲就不用在郑家当保姆了。



    夏小玲在郑家这一年,将该学的全都学到了,待人处事落落大方且不缺圆滑。



    郑兰安排她担起大堂经理的职务,夏小玲刚来半个月,就成了郑兰的最佳助手。



    京城一年,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了不少,每个人身上都发生了改变。



    这一席饭把人头凑得齐,说说笑笑两个小时才结束。



    除了不能喝酒的沈舒和梁云清,大家都举杯了,就连不胜酒力的郑兰都高兴的喝了两杯。



    散席以后,夏小玲继续留在饭店当值,其他人各回各家。



    宋广建将郑兰送回郑家,并留在二楼书房和郑老爷子聊了很长时间。



    第二天,宋广建将夏小芹和秦一鸿叫到一起,告诉他们种芦荟的事儿有着落了。



    粤省的新宁县,夏小芹说的那片黄金纬度的田地谈下来了!



    由当地政府带头领跑,初步规划了300亩地种芦荟。



    桂香日化厂只要三年以上的芦荟,等于第三年的时候,当地才会有收入。



    宋广建要求桂香日化厂每年支付一定的定金,不然等到三年期满,桂香日化厂突然倒闭了怎么办?



    300亩的芦荟卖给谁去啊!



    秦一鸿倒是想过把300亩土地全给买了,拿到三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就不怕以后再出什么意外。



    秦一鸿能拿出这个钱,但夏小芹劝住了他。



    有这个钱,干点儿啥不好?



    现在的合同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桂香日化厂的目标是生产,不是种植。



    夏小芹想去看看那块儿地,宋广建说:“再等半个月,等人调过去你再去。”



    宋广建调过去的人不是郑伟,是他在豫南的一位旧部。



    郑伟是郑家唯一一位走仕途的,郑老爷子要求他脚踏实地。



    郑伟不去粤省,却不妨碍秦一鸿把这份人情送出去。



    就连郑老爷子都说,给秦一鸿沾上猴毛,那就是个猴精。



    猴精的秦一鸿先回鹏城了,柳多宝放暑假,他呆在京城不合适。



    夏小芹问柳多宝:“暑假了,你回申城吗?”



    柳多宝的借口信手拈来:“这不是研究新品走不开嘛?再说,我还要给那些老板治肾虚呢。”



    柳多宝从祛疤膏上得到了灵感,在研究室里琢磨祛痘膏。



    三杉桂子和夏小芹都没有介入祛痘膏,这款算柳多宝对桂香日化厂的入股。



    治肾虚那事儿吧……



    说起来挺怪异,柳多宝能治肾虚的名声已经在京城的老板圈子传开了。



    慕名而来治肾虚的特别多,想治不孕不育的也有,还有更搞笑的,肾上长结石也找柳多宝。



    柳多宝看了医院的诊断书,结石迷你小的就开几幅可以排石的中药,结石大的全赶回医院去了。



    看病的老板多了,柳多宝一个疗程换一次药的规矩还没变。



    这三个月,柳多宝靠看病开方挣了个万元户,她都想直接研究出一个治肾亏的万金方,去卖成品药了。



    柳多宝最唏嘘的是,有老婆的肾虚也就罢了。



    没老婆还肾虚的那几位老板,扶贫的时候,就不能节制点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