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修佛系统
字体: 16 + -

第六十六章 青云来人

    想要成为货物集散地,道路通畅是必要条件,在县衙修葺得差不多的时候,赵文举就开始组织人手修缮三林寨旁,联通南北的古道。

    这一日,赵文举一身泥土,正指挥手下除草,磊土,夯土,朝廷的传令人员来了,同行的有几十人,男女老少都有,还带着行李。

    “哪位是赵文举赵大人?”

    一位容貌干净,戴着礼冠,身着官服的年轻男子,在道路修缮的工地前驻足,四处打量着。

    赵文举扫了扫身上的泥土,走上前来。

    “我是。”

    “在下旋和光,领陵州监察司司长陈大人之名,给赵大人送任命文件。”

    说着,年轻男子递过来一个包袱。

    赵文举接过来,捏了捏,感觉有不少东西。

    “不就是任命文件吗?这是?”

    “除了任命书,还有令牌、官服,包括其他职位的。”

    “行,我了解了,这些人是?”

    赵文举眼神示意,站在旋和光后边的几十号人。

    “他们是青云门的,从鹤城迁过来,以后还要赵大人安排。那位是沈经义,朝廷派来担任县丞。”

    听见旋和光的话,后面开始响起私语之声。同时一个长须矍铄的老者,一个模样老成梳着发髻的男人,双双走上来,双手抱拳,冲赵文举行了一礼。

    “赵大人,鄙人上官茂才,现任青云门门主,以后还要大人多多关照!”

    “鄙人沈经义,见过赵大人!”

    “哪里哪里,相识就是有缘,谈不上照顾不照顾。”

    赵文举同样抱拳行礼,接着说道:

    “这里不太方便,你们跟我去县衙吧,正好也快到中午了,一起吃个饭。”

    言毕,后面私语声更胜,赵文举隐约听见什么“这个人怎么这么寒颤”、“县令就这样子吗”、“这地方也太脏了”之类的话。

    上官茂才转身向后,脸孔对着自己的门生,不知做了什么,私语声渐息,而后转过身来,对着赵文举说道:

    “那就谢谢大人款待了!”

    沈经义同样应是。

    旋和光则摆了摆手,说道:

    “我就不去了,事情比较多,赵大人如果没有其他疑问,我就赶回鹤城了。”

    “那我就不留了,公事要紧!”

    旋和光一转身,身形如大雁一般,几个纵身,便不见了人影。

    三林寨本身就是个小地方,一些看不出建筑风格的屋子;几处留出来用来训练的空地;因形就势,勉强规划出来的下水道;方便取水梳洗,被行走的人群生生用脚底踩出来的,通往山后溪涧的荒芜道路。

    几任当家的,无论是那三个姓林的,还是姓赵的,都是行事不羁的大老粗,不怎么关心美观整洁。

    墙角避光处,苔藓横生;不常走人的地方,杂草茂密;几颗树木也没人修剪,生的自由招展,没什么形状;连生活用具,都做的粗狂不堪,座椅板凳,歪歪扭扭,木碗木杯,奇形怪状。

    一行人来到这里,几个领头的,都没什么表现。

    上官茂才,积年老怪,见多识广,这些场面,稀疏平常,自然无可无不可,面色如常。

    沈经义,听名字,看形象,像是饱读诗书之人,拥有不俗的养气功夫,看到三林寨的样子,可能心里有异,但起码脸上没什么异常。

    等到青云门其他弟子,尤其是那些俊俏的年轻人,都是掏得起不菲的宗门税费,豪门出身,养尊处优之辈,哪里来过这种破地方,这种破败的乡下。

    赵文举看到不止一个人,眉头皱起,和同伴左右嘀咕着一些,不堪入耳的讥讽话。

    诸如什么:

    “师妹,要不咱们回去吧,这地方不是人待的。”

    “师兄,这样不太好吧,家里花钱送我们过来,是让我们学武艺的,这地方虽然破烂不堪,都是些粗鄙之人,那咱们也得忍着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

    “师妹说的是,我记得先生曾言,成大事者,必先入恶臭不堪之地,受身体劳形之苦,方能锤炼其心性,增长其志气,得其所成。”

    “是啊,师兄,这乡下小地方,破是破了点,咱们来都来了。”

    ……

    虽然声音轻微细小,但在场的人士,大多都是武者出身,耳聪目明,俱都听在眼里。

    赵文举现在是一地长官,也算是个人物,虽然听着不太爽快,但他是长官,不好和小辈计较。

    而且近一段时间的佛门修持,心境上扬,性子越发沉稳,也不太在乎这些小事。

    可赵文举不在乎,不意味着别人不在乎。

    三林寨原来的二当家的,林中火,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暴躁的急性子。

    这一段时间跟王萍上文化课,也掌握了大部分的汉语,听得懂青云门弟子说的什么,心里渐生不满。

    “自家大人好心好意地请你们来吃饭,你们说的这些什么意思?”

    这是林中火心中所想,碍于赵文举没有动作,他也隐约感觉跟对方起争执不太合适,就没有说出口,但不满已在心里堆积。

    处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中原,一只被称为四战之地,外族环伺,战事不绝。而在战事之外,文化交流同样在进行,六千年前的大唐时期,来自胡族的合食制以及火锅的吃法曾在中原风靡。

    合食,即一桌子人围在一起吃饭,但由于卫生和礼仪问题,上层贵族依然保持着分食制的做法,即每个人一个小桌,每个人一份食物。

    大唐以后,最近几千年,都是分食和合食并行,主事者视情况而定。

    三林寨尽管经历修缮,做了一个县衙的门面,但到底只是一个小型的人口聚集地,几百人而已,没有什么大型的餐饮机构。

    县衙办公之地,也不是按照食堂的规格建设的,从鹤城过来的人员又很多。

    所以最终吃饭的地点选在了露天的训练场,分食制,每个人一小桌。

    只是这三林寨的基础生活设备,本来就简陋,数量也不多,这里也不是用来招待大批客人的。

    所以导致有些人的桌子,压根就是一个木头桩子,筷子是刚砍伐下来的细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