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庭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七章 云海涛涛

    夜幕降临,扬州城外山头之上那座渡口,此时停靠着两座大型渡船。

    渡船之上,建造精致的木楼林立,如同城中街道之上的青砖红瓦宅子一般,挂满灯火通明的灯笼。

    一些最适宜观看云海风景的绝佳位置,收取的神仙钱自是不菲。

    李太易一行明启书院学子,在三位书院教习带领之下,排序整齐登船,人数几乎占据整座渡船的一半。

    由于人数众多,故而明启书院购买的船票,便属于那三等船票,两人挤一间房。

    至于观光位置,必然不如那些愿意掏腰包,财大气粗的一些扬州城富商,以及一些在与人间之中做生意的山上修士所在的住址。

    渡船为了追求体验,整只船体又足够庞大,故而上方除了木楼外,还有一些假山池塘,供旅客在路途之上,赶路之中,还能够借机赏景。

    李太易显然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会飞的神仙渡船,从上船开始,一双明亮的眸子便四处打量这座以神仙钱之内的灵气,做那驱动御空之力的庞大渡船内饰。

    看在少年眼里,用富丽堂皇来形容也不为过。

    单论他们书院为了节俭,特地购买的三等船票,所在的木楼,其中木墙装饰,都不亚于他在秘境当中曾经待过的仙莱阁客栈了。

    在从梅远贵口中打听到,住房每晚需要花费的神仙钱后,少年便不再如此觉得了。

    渡船之上,最为普通寻常的三等客房,住一晚就需要二十梅雪花钱。

    虽说这笔钱暂时由书院代替学子们垫付,可最后还是要还的啊。

    以读书人梅远贵的说法,他们此行由地处武纪王朝版图之上的最南方,前往地处王朝疆域之上那座皇城之中,以扬州城外这两座渡船的飞行速度,最快也需要七余日光阴。

    那么一番账算下来,少年有些难以置信,这番来回旅途下来,他们此行的明启书院每一位读书人,便欠了书院二百多枚雪花钱。

    至于书院为这些代表着书院脸面的所有读书人加在一块,所花费的神仙钱,少年有些不敢想象。

    等所有人登船之后,李太易自行找到关系还算好的梅远贵,提议两人同住一座客房,那位性子温和的读书人自是满口答应。

    渡船在关闭楼梯之后,便开始徐徐升空,期间身在渡船之上的船客并未感到船体的丝毫震颤。

    墨家机关打造的船身加以庞大阵法加持,这座御空稳稳飞行的庞大渡船,以中五境练气士御气远游的速度,向着远方天际而去。

    在一家渡船之上开设的酒楼之中用过晚膳后,李太易二人向那三位年迈的教习告别,领了房门钥匙,前往所在住所。

    李太易那些墨家机关打造精致的铜钥匙,打开房门,两人迈步进入其中

    。

    房间之内陈设虽简单,却不失素雅。

    他二人分放这座客房,在渡船所在的船尾一单栋木楼的四层。

    不算小的房间之内,有着阳台楼阁。

    李太易二人将背负包裹放在房间之中的桌椅上,并肩来到能看到元海风景的那座楼台之上。

    楼台之上摆放着一张木桌,并配备着两只小马扎。

    出身不凡的年轻书生梅远贵望着眼前简陋的小马扎,笑着摇了摇头,弯腰摸了摸低矮桌面,冲正盯着一片漆黑,并未有星辰点缀夜幕怔怔出神的少年道:“虽说我书院弟子所住的这些客房是那渡船之上最为下等的房间,可这也确实太过简陋了一些。不过比之那些小型的私家轮渡,倒是还好了一些,有像模像样的客房。”

    第一次乘坐渡船,手扶栏杆,望着云海之下地山河林间,隐约有灯光浮现的李太易,压下心头兴奋,回过神来。

    少年毫不在意的盘腿坐在小马扎上,抬起头望着这位同窗,笑道:“梅师兄想必一定乘坐过这类仙家打造的渡船吧。”

    一袭书院统一书生白袍的梅远贵见状,也同少年一般,坐在小马扎只上,两只臂膊肘放在低矮木桌之上,扭头透过栏杆之间的间隙,望向云海,笑着点点头,“家中长辈是那生意之人,年幼之时倒是常常随着家中长辈,到处跑,不过在进入书院之后,便未曾再乘坐了。”

    李太易来了兴致,少年挺直腰板,双手叠放在质地不凡的木桌之上,神采奕奕望向对面书生,道:“师兄可愿给太易讲讲?”

    曾于明启书院那位看门教习辩论学问的青年书生转头望向少年,神色温和问道:“醇安是第一次乘坐这类仙家渡船吧?”

    李太易字醇安的少年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读书人梅远贵望着少年,心中了然,笑道:“这类可通往一洲之地的仙家渡船,除了每一座天下大洲,投靠朝廷的墨家人打造的渡船外,还有一些仙门宗派驯服的远古神兽后裔,以其作为根基打造的仙家渡船,远航于天下当中。这些想必经常待在书楼中的醇安应该有从一些山野杂志上方看到过吧?”

    极少被人亲昵称呼字的李太易闻言,再次点了点头。

    在书院这十数天之中,他倒是翻阅过不少有关天下修行之人之事的书籍手札,对其中这些凡夫俗子也不陌生的平常轮渡一事,知晓不少。

    在他翻阅的那本名为书名为《山泽志》的书籍当中,便有记载。

    虽然当时在读那本生僻字不少,大多数字都认不全的书籍,费了不少功夫,单单请教那位看守书楼的老先生都不下数十回,可也总算读完了整本书籍。

    关于这些,最先为修行之人远行打造的仙家轮渡,到最后只要

    有足够的神仙钱,便能乘坐渡船,在世俗凡人眼中不再高高不可攀的经历过程,那本书皮陈旧,纸页泛黄,明显经常被书院弟子翻阅的古书之上,皆有记载。

    从世俗王朝打造仙家渡口,并且将渡口掌握在朝廷手中始,规矩经由书院圣人洗手制定,这类船渡便不再单单对超脱世俗的山上修士开放,一些家境殷实的世家子弟缴纳一定银两,也可乘坐。

    至于两者之间,于渡船之上是否起冲突,自有建造渡船的庞大势力来管辖。

    不过一般能够有家底乘坐渡船之人,皆不愿意招惹是非。无论是那家族势力不凡的世家之人,还是一些山泽野修谱牒仙师,各自自持身份,极少与同渡之人发生口角争执。

    特别是在掌握于世俗王朝手中的渡船之上,即便两方有了冲突摩擦,也会隐忍下来,等到了渡船停靠的渡口下来,再行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决不在渡船之上大动干戈。

    能够登船之人,除了那些自身修为不俗的山泽野修外,就是一些毫无休息的世家之人,哪个没有背后靠山?

    天下之中,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相互之间的利益,更是纷乱缠绕,牵一而动全身。

    一些仅仅能够神仙钱乘坐渡船,哑巴吃黄连的渡客,多半是那家族势力不显的人家。

    这类掌握在规矩繁多的世俗王朝手中的仙家渡口渡船之上,便有一条禁令,便是乘坐渡船的船客,不得在渡船升空之时发生争执打斗,严重着两方会被掌管渡船的皇家神仙供奉丢下船,生死不管。

    而坐镇渡船的管事修为境界最低为元婴地仙修为。

    乘坐渡船之人,除了世俗凡人外,那些修士地修为境界最多也不过金丹,撑死了有不要脸扮猪吃老虎的元婴修士,偶尔乘坐一次。

    不过这些天赋心境都不差的元婴修士,自持身份,也极少会与人发生冲突。

    至于掌握缩地成寸地上五境修士,跨越一国一洲版图,可动用掌握的少许大道规则,轻而易举的一日万里,天下何处皆可去得,自是不必乘坐这类在上五境修士眼中慢如龟爬的乘具。

    曾记录在册于人间广泛流传的仙家轮渡之事,一位在山上人眼中,岁数不大的元婴剑修曾为了邂逅一位门派仙子,隐藏修为,暗中跟随一派乘坐渡船的队伍,上了渡船。

    这位战力不俗的年轻元婴境剑修在渡船之上,于一家乘坐渡船的年轻世族子弟起了口角,这位脾性暴躁的年轻剑修一怒之下,将包括与之起冲突的几位世俗子弟在内的丫鬟老人,十数人全部打成飞灰。

    事后被那位他曾仰慕的年轻女子修士看到,迫不得已,年轻剑修便准备御剑逃离,最后被渡船之上那位发现有人丧命却来不及阻止,同样

    是元婴修士的管事,派人驱逐,冲突便发生了。

    那位战力不俗的年轻剑修在打杀了数位金丹修士,又凭借一己之力重创那位年迈的元婴管事之后,冲破渡船空中禁制,御剑远逃。

    事后,得知损失惨重的那座世俗王朝君主,一怒之下,与一洲之内的书院坐镇圣人协商后,花费不少神仙钱,请了三位同样是剑修的元婴修士,追杀那位年轻剑修。

    最后那位侥幸跻身元婴境界,又得到某位遗落人间的仙人剑谱,修得一身剑意,出身山泽的年轻剑修,最终便落了个身死道消的凄惨下场。

    从那以后,掌握在世俗王朝手中的仙家渡船,便极少会发生类似此种元婴地仙修士冲突。

    乘坐之人,无论是山上神仙,还是世俗子弟,皆不会在渡船之上兵戈相向。

    即将从书院中走出,投身武纪王朝为官的梅远贵轻声道:“一些航线仅限于数国之地的小型渡船,便仅仅是一艘渡船了。那些专为生意人打造,掌握在一些有山上元婴修士坐镇的小型渡口,连威固阵法也无,渡船升空降落,必须由数十名练气士接应,方才能够安全降落升空。”

    “而这类轮渡于人间的选址,皆是一些王朝交界之处,山泽野修林立之地,只认得银钱,荒乱至极,毫无规矩可言。”

    青年书生神色恍惚,低头沉思了片刻,冲少年道:“瞧瞧,说这些陈年往事作甚,影响此行的心情,今夜时辰也不早了,我二人就早些歇息吧。明日我二人在这渡船之上找个好位置,点些酒菜,一边饮酒,一边欣赏云海风景,岂不快哉?”

    见观感极好的同门师兄不愿再多说,李太易便识趣的不再多问。

    听闻青年书生一番话后,少年连忙点头称是。

    两人关了门窗互道早些歇息,便来到客房之内隔了一张帷幕的两张木床之上,和衣躺下。

    窗外云海,风声涛涛,屋内两人安然睡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