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庭
字体: 16 + -

第九十八章 琴瑟和鸣,夫子劝学

    楼山阁客栈当中,紧跟上官燕进入其中地李太易望着眼前一幕,目瞪口呆。

    这座三层木楼之中,丝带五彩缤纷,缠绕于栏杆之上,二楼楼梯尽头,有一位身材阿娜地蒙面女子,手抱琵琶,轻声吟唱。

    庭内坐满一些身穿绸缎地富贾,或者是一些头带玉冠,手持折扇,随着琴瑟和鸣,紧闭着双眼,摇头晃脑。

    站在门口处的李太易二人,放眼望去,除了那位怀中抱着琵琶的卖唱女子嗓音婉转,轻声吟唱着听不懂地歌词外,再无其他声音。

    直到此时,听闻耳边悦耳动听地哼唱声,李太易才知晓他二人为何在门外并未见到一位客人上门,以及吃饱喝足后结账出来。

    这些一眼望去,便可知身家富裕地酒楼客人,原来是留恋二楼之上那位女子的歌喉罢了。

    两人听得一阵,一位掌柜模样地老者从旁边走廊过来,笑着向两人作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二人跟他前去。

    一袭书生白玉袍,气质不俗地上官燕微微点头,跟了上去。

    李太易望了一眼高朋满座地大庭,抿了抿唇,转身跟上两人。

    大门侧面是一条通往后院地走廊,在那位微微驼背地老者带领之下,两人逾过走廊,来到后院低矮院墙围绕,一处红砖白墙地宅子中。

    老者在宅子门外止住步子,转头望向两人,嗓音沙哑道:“二位公子,我家掌柜的请两位入门一叙。”

    一袭书生白玉袍地上官燕,转身望向少年,犹豫片刻,便冲少年点点头。

    站在院子当中依稀能够听到前方木楼当中丝竹之声地李太易见状,压下心头疑惑,来到上官燕身侧,两人推开木门,进入其中。

    那位衣着绸缎地酒楼掌柜面带笑意的为两人关上门,转身步履缓慢离去。

    进入灯光暗淡地屋子当中,李太易看到了一道意外地身影。

    明启书院夫子,那位武夫止境宗师,许魏兴。

    那位坐在书桌后方,低头书写地老夫子,并未抬头望向两人,浑厚嗓音响起,“找地方坐,等老夫写完这一帖。”

    女子男装地上官燕望着书桌后方的老者,罕见地皱了皱眉,如临大敌。

    站在上官燕身侧的李太易察觉到女子情绪变化,连忙小声道:“这位便是我与你说过的那位书院老先生,人是极好的。”

    少年说完,便连忙拉着上官燕,弯腰作揖,神色恭敬道:“小子见过夫子。”

    见完礼之后,少年拉着女扮男装地少女,来到书桌侧方地褪色严重,一眼望过去有些年代地木椅前,神色拘谨坐下。

    面无表情地上官燕双手放在膝盖之上,低头盯着地面。

    约莫半刻钟之后,简陋书桌后方,一袭青衫地老人这才神色满意将手中墨汁饱满地毛

    笔,轻放在笔砚之上,抬头望向等候多时的两人。

    这位隐身于扬州城百年地纯粹武夫,视线在少年两人身上游离,片刻之后,望着坐立不安地少年,笑道:“李家小子,可曾疑惑于老夫为何在此?”

    这位曾在秘境当中,为救李逵等人,深入混乱地光阴夹缝,深受重创地老夫子,望向少年,笑容玩味。

    对老人心怀感激地李太易闻言,毫不迟疑地点点头。

    在此特地等候二人多时地书院老夫子,并未立即回答这个也令进入扬州城中之后,处处小心谨慎地上官燕疑惑不解的问题。

    而是从身前书桌之上抽出一本书籍,望向少年道:“你来看看这本书籍,看是否看得懂。”

    李太易哎了一声,连忙小跑着来到老人身前,接过老者手中地陈旧书籍,翻开低头望去。

    翻了两页地少年,抬起头,望向这位许姓老人,神色尴尬地摇了摇头。

    老人一副就知如此的表情,从少年手中接过书籍,挥了挥手。

    李太易冲老者讪笑一下,小跑着回到木椅之前坐下。

    老人冲少年扬了扬手中书籍,面无表情道:“这本书籍,还仅仅是世间流传最为广泛地懵童读物,你且都看不懂,老夫且来问问你,书文都教你些什么?”

    李太易面露愧疚之色,连忙站起身,弯腰作揖道:“小子惭愧,在家乡那边,并未跟随先生读书识字。”

    老人神色不善教训道:“坐下说话,收起你那套不伦不类的礼数,老夫看着别扭。”

    李太易咧了咧嘴,半边身子处到椅面之上,聆听这位先生的先生教诲。

    老人似乎对少年有些失望,拨动了一下眼前的油灯灯芯,看似无意的问道:“那边坐着的小姑娘,想比就是刘家小子所说的复姓上官,来自中土神洲一流门派莲花坞地子弟吧。”

    对有师徒关系地两人对话,冷眼旁观地上官燕闻言,心中一震,她可不曾告诉那位神秘书生她所在宗门的名称。

    进入扬州城之后,处处小心谨慎地少女,思及那位少年引香客,以及此处透露而出地古怪来看,她的行为,一直在有心人眼中。

    心中悚然地少女,连忙站起身,微微一福,恢复女子嗓音,怯生生道:“晚辈上官燕,拜见前辈。”

    年轻之时,曾经游离数洲地许魏兴老人,抬头望着依然一副书生打扮地上官燕,面露回忆之色,笑道:“鲁瑶依如今可还好?可曾掌管整座莲花坞?”

    直起身来地上官燕,此时终于面露震惊之色,难不成这位老人便是师父口中所说那位天下男子,她唯一看得上眼的纯粹武夫?

    鲁瑶依正是为她传道解惑的师父,她所在仙门中土神洲那座山顶有池,池中有荷,故名莲花坞

    的洞府一宗掌门。

    她那位对外从不以原本面貌示人,带她外出历练一副老妪打扮的师父,曾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中,曾泄露天机,第一次说起曾经有救命之恩的修士,并且面露推崇之色。

    她所在的中土神洲如今跻身一流门派的女子仙门莲花坞当中,第一条祖传门规便是莲花坞弟子,不得对世间男子动心,不然则逐出师门。而她那位掌柜宗门地师父曾对她说露嘴之后,在她一番追问之下,才得知那位师父口中的年轻修士,姓许,具体身份来历不详。

    现在看来,眼前这位一身气息内敛,连她都看不透地武道高手,应该就是师父口中的那位许姓武夫了。

    上官燕神色复杂的望向老者,轻声道:“师父现如今是莲花坞的掌教。”

    老人点了点头,缓缓站起身,来到少女跟前,轻轻提了提少女瘦弱地肩膀,仅仅一瞬,便收回枯瘦手掌,面带笑意的点点头,道:“那位鲁姑娘看人的眼光不怎么样,挑选弟子的眼光倒还算不错,罕见的剑胚。”

    被老人手指触碰到肩膀,身体僵硬地少女,此时才回过神来。

    对于秘法“摸骨”一检验修士天赋手段,有些许了解的上官燕,再次望向老人,神色恭敬。

    一位纯粹武夫,能够动用修习禁忌颇多地“摸骨”手法,轻易看透她天赋之人,在中土神洲那些上五境修士当中,屈指可数。

    她那位师父在当年之所以一眼相中收她为关门弟子,便是因为她所在的宗门,掌握着种远古流传下来的残破“观望”之术,在她方才还是襁褓之时,下山远游的师父才相中她。

    老人双手负后转身,再次回到书桌之后大马金刀坐下,双手捻起一张宣纸,透光灯光,查看墨迹是否干彻,嗓音醇厚笑道:“老夫姓许,你身后那位李家小子家乡那边的先生,是老夫的大弟子。想必你那位师父不曾提起过,当年老夫年轻之时,游走诸洲,与你那位师父,曾有过一面之缘。”

    一袭书生白玉袍地上官燕,再次款款施了一福,望着老人,轻声道:“师父曾经多次提起前辈。”

    “哦?”老人将手中字帖放在书桌之上,诧异的望了少女一眼,挑了挑眉,道:“小娃娃不会在说笑吧,就你所在的宗派那迂腐地门规之下,身为掌教的鲁瑶依会在他人面前提起老夫?”

    上官燕神色严肃道:“以师父的口气来看,她老人家对前辈一直有着敬仰之心。”

    少女并非为了刻意讨好老人,才说这番话,而是在少女看来,她那位对世间多数男子不暇以颜色地师父,唯独在提起这位许姓老人之时,才面露柔和之色。

    曾经被那位鲁姓女子误会,险些被人用法宝打杀的许魏兴老人,闻言

    失笑的摇了摇头,并未再过言语。

    无论如何,往事如风消逝,距离当年他意气风发游走江湖,已过去百年,当年之时,他也不想再过多去思及。

    今日只是在与那位书院君子魏茂茂下了赌约,与几位站在人间顶峰地圣人弟子,以书院为棋盘,下了一盘棋。既然那位多位观望之人看不透的年轻书生,已跳出棋盘,那么这位出身破落福地的泥腿子少年,便成了棋盘上一枚不可或缺的棋子。

    恰巧今日碰到这位所修行功法有些熟悉地少女,他便自然而然想起了当年那个曾在他一往无前地道心之上,留下不可磨灭记忆的执拗女子。

    这才有了这么一番道破少女根基地谈话。

    老人低头吹了吹所写字贴,伸出满是皱纹地枯瘦手指,轻轻抹了抹字痕,墨迹已干,旋即随意从旁边抽出一本书籍,将字贴夹进去,抬起头,望着少年,道:“听刘家小子所说,今后你便要一人行走江湖了?”

    李太易闻言,低头迟疑片刻,旋即眼神坚定,望向这位先生的先生,重重点头。

    得到答案的老人,猛然间一挥手,道:“先不急,既然你曾是书文的学生,那么老夫便有责任替他将你教好。从今日起,你先在书院当中读书学习三年,三年之后,无论你去哪儿做什么,老夫管不着,也不想管。”

    李太易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神色委屈。

    老人不等少年拒绝,垂下眼睑,接着道:“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既然你来了扬州城,明启书院的地盘,就由不得你了,老夫的手段你也了解。”

    上官燕望了一眼少年,张嘴欲言。

    老人许魏兴瞥了一眼少女,道:“你也不用为他说好话,年纪轻轻,斗大字不识得几个,怎的好意思去江湖中丢人现眼?”

    原本打算前往书院看过三个小家伙之后,便接着江湖历练地李太易低下头,冲老人拱了拱手,道:“小子一切听从先生吩咐。”

    老人望着少年这般乖巧模样,方才点了点头,满意的嗯了一声,伸手入怀中摸出一块儿木牌,扔给少年,道:“明日拿着这枚举荐木牌,前往书院报名。”

    少年伸手接过,并未仔细去看,而是收入怀中,向着老人弯腰作揖,道:“谢过先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