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以火
字体: 16 + -

第一章 红绡隐血污

    桐宫的角落中,建着许多空置的院落。

    早年,皇室人丁兴旺,据说曾填满过整个桐宫。然而如今,皇帝除了太子外再无子嗣,这偌大的宫城自然便空了起来。

    其中西北角,有一处名为“红绡宫”的别院。院子里栽种的,是一株株高大的枫树。初秋时节,枫叶上已显出了红色,但尚未及深。那一抹抹红色混在碧色之间,如同一条条高悬枝头的红绡。

    红绡宫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秋风拂过,枫叶沙沙作响。但在那叶片响动之间,还隐隐传出了另一种声音。

    那是时断时续的呻吟声,自别院的屋中传出。它缠绵哀婉,摄人魂魄。听在耳中,让人不由得血脉贲张。

    不过这附近根本没有人。

    而在那声音的源头,两具年轻的身体正纠缠在一起,在红绡环绕的床榻上释放着最原始的欲望。

    缠绵许久,青年男子从床上爬下,穿起挂在床头的衣裤,准备转身离开。

    但那躺在床上的女子却依依不舍,她抬起羊脂般的手臂,圈住了男子的腰,黏到了他的身上。

    “殿下,不要走嘛!多陪陪奴婢!”女人趴在对方的耳畔呢喃道。

    这女子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对这鱼水之欢正是食髓知味的年纪。然而那与她年龄相仿的殿下,对此事的热情却没她那般高涨。

    “我得去拜见父皇了,若是去的太晚,恐怕要被责罚了!”翊国的皇太子缓慢而坚定地拉开了女人的手臂,继续整理衣衫。

    那女子见挽留无效,只得迅速地穿好衣裙,而后动手帮助太子更衣。

    一边帮他更衣,她一边忍不住抱怨:“殿下您口口声声说喜欢我,可每次连话都说不上几句就走了,您什么时候能多陪我说几句话吗?”

    “下次,下次。”太子微笑着拍了拍女人的手背。

    “告诉您个秘密。”女子蓦然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紧跟着将头探到了太子的耳畔,轻声道:“奴婢这个月的月事没来!八成是有了您的孩子啦!”

    说这话的时候,女子的脸上满是幸福与骄傲,却没注意到太子的眼神在刹那间变得冰冷森然。

    但当他起身之时,太子的目光已恢复如初,丝毫不见方才的异样。

    “殿下,您说这个孩子该叫什么呢?”女子邀功般地问道。

    “这个得容我好好想想,诶,那床上的折扇是我的吧?你帮我拿一下吧?”太子笑眯眯地指着床头说道。

    “好!”女子兴冲冲地转身拿起折扇,交到了太子的手中。

    “多谢!”太子诚恳地说道。

    “殿下您太……”女子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她瞪大眼睛向下望去,之间折扇上冒出了一截雪亮的刀刃,刀刃的前半段,已然没入了她的勃颈。

    “呃、呃、呃……”女子无力地抬起手指,向太子点去,但方至半途,她的手臂便无力垂落。她的身躯也随之向后倾倒,倒回了那红绡环绕的床榻。

    勃颈的热血不断涌出,很快便将她身下的被褥染红,那殷红之色比起四周红绡,还要更鲜艳几分。

    瞧着那生机尽失的身体,太子惋惜地叹了口气:“我喜欢的,是那个听话的你啊!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不能怀上我的孩子,不能怀上我的孩子!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一边说着,太子一边随手抓过一条红绡,仔细地擦拭起了短刃上的血迹。等他将血迹擦干,那床榻上的身体也几乎彻底僵硬了。

    “进来!”太子背对着房门说道。

    话音刚落,两扇房门便被悄然推开,一个青年宦官无声地站在门口。

    “按老规矩处理!”

    “是!”

    “好样的!”说完,太子转身走出房门,轻轻地拍了拍宦官的肩头,而后迈步离开。

    当他走出红绡宫正门时,又有两个宦官无声地从两侧的阴影中走出,紧跟在他的身后。

    三人一路来到紫宸殿前,才停住脚步。

    太子上前两步,朝着守在殿门外的宦官拱了拱手:“麻公公,麻烦您禀告父皇,就说儿臣来请安了。”

    麻公公一咧嘴,圆脸上的肉顿时将两只眼睛淹没:“太子殿下,实在不巧,陛下刚刚说了,近日身体疲惫,就无需殿下来请安了!殿下若是有心,不妨多去太学听听教授们的课,”

    “那好,那我明日再来!”太子朝着麻公公恭敬地施了一礼,转身准备离开。

    “殿下稍候!”麻公公笑着叫住了太子,“可能是老奴刚才没说清楚,陛下不是今日身体疲惫,而是近日身体疲惫,所以殿下这个月都不用过来啦!”

    异样的光芒在太子的眼中一闪而逝,他若无其事地点点头:“多谢麻公公告知,告辞了!”

    语毕,太子便带着两名随身的宦官离开了紫宸殿。

    走出老远,太子渐渐收住了脚步。

    他站在原地,用力地呼吸着,似乎在极力压制心中的怒火。

    “殿下!您还好吗?”右侧的宦官关切地凑上前,想看看太子有无大碍。

    “滚!”太子尖叫一声,一巴掌将那宦官拍飞。

    那宦官的身体在空中翻滚数周,重重地跌到地上。

    “噗!”一口热血从宦官的口中喷出,染红了白石的地面。

    但那宦官却一声不吭,他静静地爬起来,掏出手帕将血迹擦干,而后又缓缓地站回了太子身侧,好似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站在原地喘息良久,太子的神情终于恢复了正常。

    “走!去太学!”太子沉声说道。

    说完,便迈开大步向前走

    去。

    在他身后,两名宦官迈着小碎步紧随其后,半步也不敢落下。

    太学位于宫城东墙之外,距离紫宸殿足有十余里。

    但太子含怒于胸,健步如飞,还不到两刻钟,便来到了桐宫通往太学的勤学门前。

    守门的青羽卫见太子前来,先是一愣,随后连忙站直身子,让开了宫门。

    太子哼了一声,迈步踏入门中。

    然而他还不知道,早在半月之前,太学的学堂中,就只剩下了一个学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