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隐
字体: 16 + -

第26章 一天四万块钱的诱惑

    在杨胖的描述下,王正才知道,自己离开后,整个聚贤镇,包括周边地区,经过一番震荡之后,有人出场走到了台上,有人收场准备去接受几年的教育。

    而其中收获最大的一个人,当属王正的未婚妻汪妃。

    几十年的漂泊,让最开始回来的王正,一心只想挣点小钱,就在聚贤镇过些平静安稳的日子,在过龙门以前,并没有任何的目标。

    为了防止现金贬值,王正所赚的钱,除了想办法生活所需外,全部让山城收购蘑菇的程五兑换成了黄金。

    汪妃和王正分别后,装着若无其事的继续忙碌修建自己的新房子,以等待事情的后续发展。

    因为王正离开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事情,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虽然在仓促之间找不但具体的方向,可是不要紧,有受损的人,自然就会有得益的人。

    善守之人藏于九地之下,我们只要做好准备,默默的等待别人跳出来,在斟酌着力度去反击就行。

    果然,就在王正离开的三天之后,秦爱国也就是王正的父亲,联合聚贤镇及周边镇子官方的某些人,一起跳出来提议说:

    为了稳定蘑菇的种植与推广,为了保护全镇种植户的利益不被无辜侵占,决定把全镇及周边的所有种植户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名为《菌菇统战部》的部门。

    此部门今后将负责全镇及周边地区,所有菌菇种植户的种植、销售工作,全程为种植菌菇的人们保驾护航,已经开始种植菌菇,或者有意加入种植菌菇的人,都可以到此部门寻求帮助。

    口号很响亮,再加上这个时代的官方信用,一时间应者云集,最多的自然是想种植菌菇的人,跑来申请官方的薄膜的。

    官方出面就是好啊,不但不要利息,还把还款时间定成了半年后,而且还分开了随意申请,种植菌菇效益那么好,那还不赶紧申请啊。

    既然官方介入了,那么接下来菌菇的收购工作,自然就没了张大和王矛他们这些人什么事了,。

    加上有王正交代过暂时隐忍的话,和王正的父亲秦爱国参与其中,原先负责收购菌菇的四家人虽心有不满,却也没有怎么反对。

    而是从自己做老板,转身变成了官家的编外人员,做起了一名每月八十块固定工资的收购工。

    戏台架子已经搭建起来,那么大家就上台吧,聚贤镇和周边镇子先东拼西凑了十来万,开始收购所有的菌菇。

    官方嘛,人家个体户都是先付钱后拿东西,难倒我们还能打白条不成。

    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第一天的收获还不错,有一万多接近两万块钱的赚头,第二天情况差不多,很平稳。

    可这些全是账面上的钱,除了留够第二收购的钱,赚的现金全部拿去买成薄膜,赊欠给了需要开始种植菌菇的农户。

    一堆人坐一起反复计算,合计了半天这样不行啊。

    这样下去,到最后几个镇子每天菌菇产量能达到五百万斤,光每天的收购费用就要四十万,还有薄膜钱一起,总共需要投入一百多万。

    虽然后续的赚钱速度会加快,加上一部分人会提前归还薄膜钱,可计算的结果却是,最少也需要两个月后才能见到现金。

    本来以为在采购薄膜的时候,可以赚点小钱的,谁知道王正当初就没给薄膜生产厂家留多少利润,别说赚钱了,连回扣都没要到一点,要不是说了一堆好话,差点被人涨价。

    这就有点尴尬了,账目那么透明,又没有其它的操作余地,难倒真等两个月后再说。

    那可不行,别说两个月,就是二十天这帮人也等不起啊。

    本来这菌菇种植的事情那么大,上面就已经在关注了,只是事情一直利好,而且发展速度过快,一天一样,才使得上面一直拿不出具体的章程来,自己这些人才有下手的机会。

    等事情越来越大,到五个镇子全部铺开,关系到几十万人生计的时候,上面就算反应再慢,也不得不加快速度拿出方案来了。

    到时候自己这帮人不是白忙活了,虽然也有功劳,可实惠也不能少啊,不是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吗?

    一想到自己这些管人的,天天吃着加了红薯的米饭,还有白菜豆腐,人家吃着纯米饭加大块肥肉,心火就旺了起来。

    降低收购价格那是绝对不行的,站在如此多百姓的对立面,那是要自绝于天下啊。

    既然不能节流,那就只能开源,涨价,必须得涨价。

    商议的结果是涨三分,本来几个月的时间过去,随着物价上涨的关系,就已经需要上涨一分价格的了,再加两分上去也没什么嘛。

    可别小看这三分钱,按现在的菌菇产量,涨三分的价格,一天可是近四万块钱的收入啊。

    四万块钱能做什么?

    八五年的四万块钱,能在京城买五百平米的房子,或者买三百多头猪,也可以买二十多万斤米。

    一堆人想到四万块钱,全都激动了起来,还是每天都有四万块啊,自己这些人分一分,也不是少数了。

    第二天,一伙人中派出两个重要人物,随船到山城见到了程五。

    话虽然说得婉转,可意思却很明确,加价三分。

    程五同意明天加价,今天的交易必须得按早先的行情走。

    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得到程五的同意,两人高兴的回到聚贤镇给大家报喜。

    程五在把王正的信,反复看了一晚上之后,带着手下重要的一批人,在第二天凌晨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中。

    还是那两个人,随船来到山城,可当找不到程五后,两人傻眼了,怎么办,难道把船开回去。

    船好开回去,可船上的菌菇咋整,喂猪都用不了那么多,而且这还是花本钱买来的,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麻烦还在后面。

    在两人冷汗直冒之时,有另一帮人自称是程五的对头的人,找了上来,说可以帮忙把蘑菇卖出去。

    条件是卖出去再结账,毕竟仓促之间谁也没那么多现钱,程五也是靠王正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两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同意了下来。

    可第二天问题就来了。

    没卖掉的菌菇全部退回,卖掉的那些按一毛三的批发价格付钱。

    人家理由很充足,暂时只能在山城出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加大出货量。

    消息反馈回来,聚贤镇一堆人,顿时面如土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