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隐
字体: 16 + -

第22章 改革前沿地

    经过无数个小站的停靠,两天后,王正终于踏上了粤省的土地。

    八五年初的羊城火车站还无比的简陋,到处给人一种陈旧感。

    王正先就近随意找了个旅店,梳洗一下旅途的疲倦后,就提着直杖开始出门逛了起来。

    当路过一个蒸粉摊的时候,王正停下了脚步,现在的火车上根本没有饭吃,只能在沿途的站台上,趁着停车的时间,买一些吃的。

    现在是下午三点多,正是午饭太迟晚饭太早的时候,不过吃个蒸粉就无所谓了。

    八五年的蒸粉,还没有用上以后那么高端的铝合金用具,一口大铁锅上面放着一个竹蒸笼,而蒸板也是一个竹编的簸箕,还是传统的圆形那种。

    这是一个夫妻摊,丈夫负责蒸粉并装配放配料,妻子负责收摆和收钱,这个时间生意都还很不错。

    王正看这里虽然简陋,可收拾的还比较干净,于是走过去问道:“老板,蒸粉多少钱一个啊?”

    “两毛钱,加肉,好几种,随便选,都是很新鲜的,加鸡蛋就两毛五。”

    满脸堆笑的老板,一边换着蒸板,一边对王正说道,说完,还错了一下身,让王正能看到装在粗瓷碗里面的鱼片、猪肝、瘦肉等七八种肉类。

    王正递过去五毛钱说道:“不用找了,鸡蛋就不要了,给我来个五毛钱加肉的,你看着多放几样肉进去就行。”

    “哈哈,好。”

    老板接过钱爽朗的说道:“还遇到大客户了,老板你先坐,一会儿就蒸好,保证不让你吃亏。”

    鸡蛋配蒸粉什么的,并不合王正的口味,王正一直觉得蒸粉里面放了鸡蛋后,蒸粉和鸡蛋的口感就都变老了,而把肉放进蒸粉里面,却可以让两者都更加的鲜嫩。

    蒸粉的特点就是快,把蒸板一推进去,基本上一分钟后,把蒸板再提出来,蒸粉就熟了。

    如果一个蒸笼有五块蒸板,老板的速度够快,再有人打下手的情况下,一个小时就可以出两三百个蒸粉,这就是蒸粉能以便宜的价格,风靡粤省的原因。

    王正坐下擦了擦桌子,刚倒茶水喝上一口,老板娘就端过来了一个粗瓷大碟子。

    望着桌子上大碟子里面堆的高高的蒸粉,王正取过筷子尝了一下,发现味道还特别的好。

    也许是蒸板特别大,把蒸粉摊的很薄的缘故,这里的蒸粉居然特别劲道,里面足够多的几种肉也特别鲜嫩,配上特制酱汤油,这是王正吃过最好吃的蒸粉。

    看来真是科技需要创新,而手艺却需要老练啊。

    吃完一餐美味的蒸粉,王正积郁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离开蒸粉摊,王正继续闲逛了起来。

    没走几步,耳边断断续续的传来了一阵二胡的声音,寻着有些熟悉的旋律,王正在火车站的一个边角找到了声音的来源。

    这是一个卖唱的老头,老人应该有六十岁左右,身体还算硬朗,身边摆放着笛子、箫、唢呐、琵琶,甚至还有一把古筝,加上手中正在演奏的二胡,老人会的还不少。

    王正凑近老人身前的瓦罐看了看,大大的瓦罐里面只有可怜的七八个硬币,还尽是一分两分的,稍大点的五分都没看见。

    王正丢了一个五分的硬币进去后,对着老人说道:“大爷,生意不怎么样啊,这曲子得用唢呐才好听啊。”

    老人停下手中的二胡,看了年轻的王正几眼,一个穿着白色修身中山装的少年,手里却如老年人一边握着一支直杖,坐着的老人把目光一直移到直杖的顶端,顿时感觉脖子疼,心里不禁抱怨道:谁特么把这直杖弄成两米好几的。

    虽然老人搞不清楚王正的来路,可自己吃饭的本事被人质疑了,谁遇到都会心里不爽啊,于是挑了挑眉问道:“你会?”

    “会啊。”

    老人看着王正点头点的云淡风轻的样子,心里不禁起了火气,眼睛看着身边的乐器,示意了一圈之后,问道:“都会?”

    王正再次点了点头:“都会。”

    “嘿,遇到砸场子的了,来来来,你来,老头今天还不信了。”

    老人说着离开位置,让给王正坐下。

    王正摇了摇头说道:“坐就不用了,不过得先说好,等下挣的钱可得平分啊。”

    “嘿,你自己要是真有本事,挣的钱自然是你的,老头虽然没什么钱,可也不会眼红。”

    老头在瓦罐里面寻摸了两下,把王正刚丢下去的那五分钱,又拿出来递给王正说道:“呐,这五分钱也还给你。”

    “不用,等下一起分就行。”

    王正说着,把老人强行塞过来的五分钱重新丢进了瓦罐里面。

    “那不行,那样你占我便宜了,我瓦罐里有一毛多呢。”

    老头说着话,把瓦罐里面的钱全部倒了出来,那五分钱依然塞给王正,其它的全部装进了自己衣服口袋里面。

    王正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把五分钱装在身上,看着眼前密集的人流,提高声音吼道:“十年笛子百年箫,一把二胡闹凌霄,啊。”

    等许多人的目光看过来后,王正接着吼道:“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唢呐定乾坤啊。”

    这时已经有一些人被吸引了过来,可更多的人还在驻足观望。

    “忙忙碌碌拼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初听不明唢呐意,再听已是棺中人了。”

    看着已经聚集了足够多的人,王正扎好马步,举起唢呐吹奏了起来,吹的同样是老人刚刚用二胡演奏的《我爱我的宝岛》。

    这是一首五六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可以说是风靡大陆了,特别是在知青里面。

    而且这首歌曲还将流行几十年,特别是唢呐版,三十多年后也还特别流行,这首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旧欢如梦》。

    一曲终了,王正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好不好听?”

    王正微笑着提高声音问了一句,换来的是万众齐呼。

    “好听。”

    “还想不想听其它的?”

    “想。”

    王正指了指身前的瓦罐,说道:“大家也让我听听银子的响声好不好?”

    “好。”

    众人随着惯性,想都别想的就一起回答了出来,等回答完后才想到这小子是在要钱呢,好个锤子哦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