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隐
字体: 16 + -

第18章 这时代的公仆

    当王正制备好砖瓦,准备建造新房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让人心凉的消息。

    腊月二十。

    在这个离过年还有十来天的下午,王正和汪妃正在三岔河水库边上,选择新房的具体位置。

    王爱军骑着自行车急匆匆的找到王正说道:“小正,你快走,快离开聚贤镇,最好离开山城范围。”

    “发生了什么事?”看着大失分寸的舅舅,王正皱着眉头问道。

    “来不及了,快走吧,边走边说。”

    面对王正的问题,王爱军显得更加的焦急了起来,看到边上欲言又止的汪妃,接着说道:“都走,一起走。”

    就在王正还在犹豫的时候,远处出现了几个身穿绿色制服的人。

    王爱军看到那几个人后,脸色大变,压低声音吼道:“快走,走啊。”

    “官方,一起走,去江边。”

    王正说话的同时,把汪妃扶上了身边驼砖瓦的骡马身上,随即自己也飞身而是,之后一杖抽在马屁上面,骡马吃痛之下,立即飞奔了起来,王爱军骑着单车紧紧的跟在王正后面。

    “不准跑。”

    “坦白从宽。”

    身后传来杂乱的呼喊声。

    三人马不停蹄的来到江边,让在家的王矛父子二人把船开出码头后,王爱军才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我什么时候放过高利贷。”

    听见说是有人举报自己放高利贷,王正满脸的诧异。

    “哎呀,就是你帮别人垫付的薄膜钱,你不是多收了人家两个点的钱吗?那个就是高利贷啊。”

    “那个算高利贷?”

    “那个怎么不算高利贷,人家银行一年才十个点的利息,你一个月收人家两个点,一年二十四个点的利息怎么不是高利贷。”

    “我没让他们一个月必须还我啊。”

    “可人家确实是一个月就还你了啊,你也没说少收啊。”

    “这些都是正常的商业操作,现在不是都改革开放了吗?”

    “改革是开放了,可怎么改革,怎么开发,什么的人都还争论不休,连老人家都还摸着石头过河,不敢彻底放开手脚呢,你就敢放高利贷了。”

    争辩了几句之后,王正彻底的无语了。

    不说那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就说那两个点,也不是王正想赚钱才要收取的,虽说的确是赚了一点钱。

    当时的情况是,进入冬天气温下降之后,种植蘑菇需要加盖大棚。

    而当时一开始就跟着王正种植蘑菇的人,是有能力拿出来钱买薄膜的,而种植时间不久的人和刚想种植的人,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钱的。

    王正当时的财力,也不足以支撑帮所有人垫付那笔钱。

    在大棚蘑菇,没有得到验证一定能成功的前提下,许多人是犹豫的,保住已经到手的钱,是所有人的想法,大家都想等等看,让别人去先试一下再说。

    别人想等,可王正不愿意等,毕竟建造大棚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产量出现断崖是的降低,势必许多地方都会断货,接下来一连串的市场反应,是王正不愿意看到的。

    怎么办呢?

    王正采取了利息的方式,并保证种本金从种出的蘑菇里面扣除,种不出蘑菇,本金当然就不用扣除了。

    这样一来,农民的小聪明就算出,与其一个月后给你五十一块钱,不如现在给你五十,我在拿一块钱去卖肉,一家人还可以每人打几筷子的牙祭。

    如果当初没有那两个点的利息,可能现在聚贤镇都还有人没能盖上大棚,更不要说铺上周边的镇子。

    除了无语,还能怎么说呢?难倒去怪我们的公务员为了老百姓不吃亏,而太尽职吗?

    这种连仇人都找不到的憋屈,差点把王正郁闷成内伤。

    郁闷了半天,最后王正问道:“那他们是什么态度?”

    王爱军拍了拍王正的肩膀,叹了口气说道:“没态度,午饭都没顾上吃,镇上从上午吵到下午。

    有人说你做的不错,带领全镇人民发家致富,还捐赠了那么多学校用具,办公用品和公共设施,怎么看都是个好同志。

    有人说那是你的糖衣炮弹,你骨子里就是个资本主义败类,放高利贷以赚取黑心钱就是明证,念你年纪还不大,抓起来好好的教育几年,之后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教育几年,这谁能愿意。

    王正想了想问道:“那我就这样跑了,会被通缉吗?”

    王爱军点了点头说道:“市里应该会,省里不大可能,毕竟你这只是小问题而已,现在你有什么打算?”

    看着船头的渔火,王正想了想说道:“我想去南方看看,那里作为改革的前沿,应该有个更大的舞台。”

    “也好,池子大些,你也能多扑腾两下,在前面靠一下岸吧,我下船了,等下就得绕远路了。”

    王爱军看了看汪妃,问道:“丫头,你怎么个想法?”

    “留下。”

    没等汪妃回答,王正抢先说道。

    说完,王正转身看着汪妃的眼睛说道:“你留下,把所有的事情都管起来,我路过山城的时候,会给程五留封信交代清楚,另外你再给我收购点东西,年后让人送到南方去。”

    听完王正的话,虽然眼泪止不住的留下来,可汪妃还是用力的点了点头。

    送两人上岸时,王正详细的和汪妃聊了半个小时,交代了许多细则才重新上船离开。

    看到王正杵着直杖站在船头发呆,王矛走过去,说道:“这天气可真冷啊,听说南方过年的时候,穿一件衣服就行,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

    王正笑了笑说道:“冬天两件衣服还是要穿的,甚至起风的时候和我们这儿差不多冷。”

    “那也比我们这儿暖和多了啊,大爷这一去,今年能过一个暖呼呼的年了。”

    王正摇了摇头说道:“我打算年后再去南方。”

    “那大爷准备在那过年啊?”

    “江南。”

    “那我们直接把您送到江南吧,反正要离开山城,就要出三峡,出了三峡之后,离江南也不是太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