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隐
字体: 16 + -

第7章 智堂六排主

    这是一个菜摊,生意一般般,王正问了问蘑菇的价格,发现比自己卖的还稍微贵点。

    “你这蘑菇卖这么贵,今天能卖完吗?”王正笑着对卖菜的中年男子问道。

    中年男人笑了笑说道:“剩的不算多,稀奇生意,怕啥子,一天时间还坏不了,明天去隔壁镇继续卖就是了。

    小兄弟,要不要来两斤,这可不是山上那些杂七杂八的蘑菇,看看品相多好,尽都是平菇,不管是炖鸡,还是下面条都鲜的很。”

    王正摇了摇头说道:“刚场口那便宜的弄了两斤。”

    王正转身离开后,对身后的杨胖说道:“都看到听到了,多多的学着些吧。”

    转了半条街后,在一个房檐下碰到了在绿色的冰棍箱子上摆着蘑菇,正叫卖的欢快的老头。

    老头也同时看到了王正三人。

    “哎呦,小老弟既然那么心急找过来了,老头儿还说给你送过去呢,来,这是说好的十四块五毛,老弟点点看。”

    面对老头的热情,杨明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把老头手里的钱接过来数了数。

    “个老骗子。”杨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冲着老头咧牙。

    面对咧牙的杨胖,老头不以为意,说道:“这位小朋友这样说就不对了,你们不是试过了吗,那地方确实不好卖是不是?老头好心帮你们,怎还骂人呢。”

    老头不说还好,一说把杨胖惹急了,争辩道:“就早上那一小会儿,人本来就过的少,你还在一旁不停的说,怎么可能好卖。”

    “可是你们自己心急了啊,现在的意思是来怪我咯?”

    面对老头的反问,杨胖哑口无言。

    王正似笑非笑的看着瘦小老头,点了点头说道:“手段很不错。”

    这句是真心夸奖,杨明父子二人就算没有做过生意,怎么说也是上过初中的人,凭借三言两语就能把人说动,确实算本事。

    要知道这时代的初中,虽然知识面没有以后的广,有些专业知识深度也不足,可偏偏在教授一个人为人处事上面深度确是足够的。

    毕竟华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哲学思想可不是开玩笑的,不然凭借这时代的高中学历,怎么去国家的各部门任职重要职位啊。

    王正看着老头的笑容渐渐冷了下来,问道:“这么吃皮,安逸不安逸。”

    老头仔细的打量了下王正,迟疑的问道:“这位小哥弟是?”

    听见老头的称呼,王正带着些怀旧的自语着说道:“哥弟啊,现在知道这称呼,还用这个称呼的人不多了吧?就算过些年也不大会多起来了啊。”

    “报名。”感怀完,王正加重语气喝道。

    听见王正的喝问,老头眼神明显缩了一下,马上又表情迷茫的问道:“报撒子名,哦,老头五龙二队的,叫张大。”

    王正笑了笑,语气平静的说了句,“堂派。”

    这次老头没有再装傻,而是把腰背挺了挺,说道:“智堂六排主,没请教。”

    王正点了点头说道:“礼堂赏罚尊。”

    “不可能。”听见王正的回答,老头张大马上情绪激动的反驳道。

    看到张大的表情,王正也一下子反应过,自己现在确实还不是礼堂赏罚大爷,于是赶紧说道:“我话都没说完,你慌啥子,还有两个字,弟子。”

    听完王正的解释,张大并没有平静下来,反而更激动的说道:“意思是,你知道大爷在哪儿了。”

    “大爷在哪儿?”

    张大问话的时候,同时以极快的速度伸手过来抓王正的手腕。

    王正眼睛缩一下,看似随意的一甩手,用手背把张大的手弹开。

    顿时空气中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哼嗯。”

    张大用另一只手捏着被击中的手腕位置,脸上露出一丝痛苦之色,随即又露出狂喜的表情说道:“大爷的独门绝技《小蹦手》,这就对了,看来你真是大爷的弟子。”

    看到张大有些疯狂的神色,王正才感觉到自己惹了个大麻烦,老师退隐四十年,就是自己不也是曾极力的想摆脱那个身份吗,自己这是心智也跟着变小了吗?

    接下来面对张大的纠缠,王正就一句话,“无可奉告。”

    并表示以后可以来登云三队找自己批发蘑菇,价钱好商量。

    好不容易摆脱了张大,面对杨明怪异的眼神,王正又抓麻了。

    杨明犹豫了很久,就在快回到场口位置的时候,终于开口问道:“那啥,小正,你是加入了那什么吗?”

    这时,一直低头沉默的杨胖回答道:“小蹦手我也会,那什么大爷,应该是荀文老师吧。”

    “恩”

    王正点了点头说道:“别说出去了,自己知道就行,事情多少有点复杂。”

    听见两个孩子的回答,杨明明显的松了口气,既然是荀文,那么问题就不大了,那个人杨明自己也清楚,虽然说不上多熟悉,不过作为老师的品德还是信得过的。

    回到场口,发现王云已经按照王正以庆祝为名义的要求,买好了肉菜等东西,几人开始踏上了回家的步伐。

    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几人回到家中,在两家人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之后,一致决定扩大蘑菇的种植规模。

    就算是被张大算计了一把,剩下的一起也还有六十多块钱呢,在这个普通工人三四十块钱一个月,万元户还是遥不可及的年代,几天时间就创造出了六十多块钱的财富。

    种蘑菇已经是一份很有钱途的事情了。

    既然已经验证过了是行得通的办法,那还不抓紧时间扩大规模,还等什么呢。

    种蘑菇需要遮光,现在已经没有空房间了,不是问题,屋檐下不是也可以吗,砍几颗竹子编点竹帘挡住就是了。

    没有原材料了,没事,杨明有的是力气,板车拖出去拉就是了,什么玉米杆,锯木灰,牛粪之类的都不值钱的东西。

    于是这个下午,老家人都不顾王正的劝阻和太阳的毒辣,依然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对檐坎的改造工程。

    求票票,求推广,求扩散,谢谢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