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小宗师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一剑万法

    沧海笑现在已无半分教授剑法的意图,欣慰与感慨同时涌现。

    欣慰在于天底下还有如此多的修道人才后起之秀,感慨则是下一代崛起,那么同时意味着他们也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自己的一剑没有传人,他觉得有些可惜。

    数十载的修行,换来如今一剑,无人传承能不可惜。

    之前他一直认为只要心中有剑,那么己身便是一把世间最锋利的剑。直到与荀子安战于咸阳城外的山丘上。

    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这个错并不是指修炼错误,而是指道路选择错了。

    他走的是一条狭隘的小道。

    如今他终于走上一条大道,万物皆可为剑,大地为万物本源,借大地厚土之势以为剑根,剑势发于万物,盛于九天,不枯不竭。

    这一剑便唤做一剑万法!

    “该走了。”

    沧海笑心内自叹,然后转身朝着小溪下游走去。

    “你去哪?”

    陈长安望着挺拔的身影喊道。

    “不落城!”

    沧海笑嘴唇微动,响亮的声音便传至陈长安耳边。

    后者听闻有些惊讶,随即又有些着急,急忙喊道:“不要去,我跟你学剑。”

    沧海笑嘴角扯动,剑眉轻扬,“我的这一剑,可不是谁都能学会的!”

    “不试过怎么知道?我天赋很好的。”

    沧海笑双眼眯成一条线,脸上泛起笑意,只是不再言语。

    日头晃动下的鱼水溪畔,很是迷离耀眼。沧海笑就行走在日光下还有那光秃柳枝的阴影里。

    “你会死的!”

    陈长安见对方没有停下的意思,双手握拳喊道。

    是啊!

    人都会死!

    沧海笑的决心却是越发坚定,因为他从来没有像此刻般清醒,他要真真正正的为自己而活,去看一看那雪原和不落城。

    修行数十载,走过千万里路,却从来没有看过北疆以北的地方,如今他便是要顺从他的心意,因为想便去做,不问缘由不计后果。

    就像风吹过八千里,不问归期。

    想到这,铮鸣一声长剑出鞘,剑尖斜指身后天空,头颅低垂,缓缓说道:“我有一剑,一剑万法。”

    一股水银般的剑意从剑刃中宣泄流淌而出,剑意澎湃,瞬间溢满长街,整条洞庭街都变成了一条剑气长街。

    街道上的房屋、树木、矮草,哪怕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竹竿都爆发出无尽的剑意。

    剑意依然还在宣泄,整个虎牢城犹如洪水肆虐,一条条街道都成为剑气的世界,满满的剑意。

    随后整个虎牢城都犹如一柄指天长剑,爆发出无尽的剑意。

    一棵棵松柏杨柳,高擎树梢,如一柄柄长剑显露峥嵘。

    虎牢城间的剑意满北疆,照耀于平原之上。

    不及惊叹,城中的普通百姓更无人惊觉,剑气便如滚滚回潮水迅速收敛。

    长剑发着银光,如白日焰火。

    只闻一声“归去也”。

    沧海笑便踏上那悬空长剑,御剑飞行。

    墨绿色长袍流泻与后,剑尾上更是拖拽着一条长长的白色尾巴。

    一路向北!

    碧蓝色的天空犹如仙人提笔写下一横,从虎牢城一直延伸至雪原之上。

    天空已经再无沧海笑御剑飞行的踪影,可陈长安依旧保持着抬头仰望的姿势。

    他已经深知御剑飞行离他并不遥远,只要他踏上那脱俗境,便可以御剑飞行。

    他也知道为何沧海笑在离去时,要爆发出如此无敌的剑意。

    为了就是要让他感受其中的玄奥。他离沧海笑如此之近,感受自然深刻,无敌又足够温和,让他不仅能够尽情体会这磅礴剑意又不会被剑意所伤。

    在陈长安眼中,沧海笑有些古板又有些守规矩,但是同时也是可爱的,至少之前难得“弯”一次的形象很可爱。

    活着和为何而活哪个是最重要的,沧海笑已经给出答案。

    可是陈长安还是希望他能回来,规规矩矩的活着不是也挺好,干嘛非要临到头在放肆一把,并且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

    陈长安现在的心情有些低落,于是也不在闲逛,开始掉头往回走去。

    回到大营后,他便用纸笔写下一封信,这封信是写给娘亲的,自然是告诉她一切安好,并告诉她现在自己正在北疆。

    见到许多人,也碰见许多事,但是好在没有遇到危险。

    写完信后,他便去找马小年,希望他能够帮忙把信寄出,不过出门后却正巧碰见岳云来找自己。

    原来岳云是奉大皇子之命特来传话,请陈长安晚上到雁归楼一聚,并称大皇子只宴请陈长安一人。

    陈长安考虑再三还是答应下来,顺便也将信封交与岳云,请他帮忙寄信。

    岳云爽快答应。

    晚上便有甲士专门前来带路,将陈长安领至雁归楼。

    此时大皇子正坐在雁归楼最上层的房间内,正饶有兴趣的捧着一本书,看的是津津有味。

    “大皇子。”

    陈长安进门后点头行礼。

    大皇子急忙将书收起,将陈长安安置在座位上,“陈兄快坐。”

    佳肴被端上桌面,两人靠窗而座,大皇子夏仁正亲自端起酒壶往陈长安面前的酒杯中斟酒。

    “这是北疆有名的猴头烧,你尝尝。”

    陈长安从未饮过酒,但是却不代表不会喝酒,他端起酒杯浅浅一抿,就只觉口中一片火辣,好似是真元流动洗刷经脉一般,令他不由拧起眉头。

    夏仁看后哈哈一笑,“这猴头烧可是北疆有名的烈酒,寻常百姓家冬天也大都会存上一点,用来抵御严寒。”

    陈长安点头,“这酒的确是烈,若是是刚踏入武者境的武道修士,每天适饮其酒,恐怕对武道登途会大有裨益。”

    大皇子夏仁也端起酒杯浅尝一口,如滚刀入喉,顿时肺腑一片火辣。

    只见他轻咳两声,才自嘲笑道:“北疆边军最喜爱这猴头烧,不过我是真喝不了,哈哈!”

    在简单的闲聊之后,双方都沉默下来。

    此刻窗外的夜已经是一片漆黑,不过虎牢城却变得无比明亮起来,无数的大街小巷内犹如同时点亮千万盏灯火,变得辉煌一片。

    九月十五中元节,虎牢城家家户户烧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