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版明朝
字体: 16 + -

第六章、一剑封喉

    “我替王爷跟你比,怎么样?”

    话音未落,荆轲已然出列。

    “你?我可从不杀无名之辈!”青年戏谑道。

    “你怕了。”

    荆轲微微一笑,右手握住剑柄,将要将其拔出来。

    他的剑,是否也会如同当年那样,快如闪电,出手必见血,见血必死人?

    青年咬咬牙,道:“比就比。”

    “怎么比?”

    “比快,看是你的剑快,还是我的铁扇快?”说话间,青年手腕一抖,铁扇‘噗’的展开,“怎么样,敢不敢?”

    所有人都盯着静默的荆轲看,就连崔应元都毫不吝惜的把目光投射到这个瘦弱剑客身上。

    沈瑞暗暗为荆轲捏了一把汗。

    “哈哈,他不敢,你敢回我……”紫衣青年转身,哈哈大笑,眼睛里透过一丝得意之感。

    “哈哈哈……”一两处的讥笑彻底转变为哄堂大笑。刺耳的嘲笑,让沈瑞难受不已。

    “可以,我跟你比!”

    “好,我数三声,咱们同时出招……谁接招就算谁输!”紫衣青年嘴角上扬,瞧来有十足的把握赢荆轲。

    “一!”

    “二!”

    “三!”

    唰!一道银光在空气中闪过,长剑出鞘,继而又入鞘。

    噗!

    一腔鲜血,激起三尺高,喷溅得到处都是。

    在荆轲身前,那名境界与他相差甚多的紫衣青年,竟然连一丝反抗之力都没有,就这么大睁着眼睛,死不瞑目。他至死也肯定没有想到,荆轲的剑能有如此之快的速度!

    殷红的血,源源不断的喷出来,“嘭!”,青年的尸体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这一刻,众人倒吸冷气,头皮直发麻。

    崔应元看热闹的那一方,只有崔应元看清,看清了荆轲快如闪电的剑影。难怪崔应元被算作是个高手,如此看来,倒有几分道理。

    “卧槽,这么强?”沈瑞暗自惊叹道。

    站在沈瑞身旁的姬康本想着见识见识这位王府座上宾的功力,就没有出面阻拦他和紫衣青年的比试,不曾想荆轲竟然一剑结果了对方!震惊之余,姬康眉头紧锁,担心荆轲因此彻底激怒崔应元。

    “现在,你还想知道我的刀有多快吗?你还想跟他老人家过招吗?”荆轲微微低头,看着地上的尸体,不屑的问道:“纵然你已知道,也没了性命。”

    旋即,他抬起头,望着敌方,眼中杀机闪烁。

    “而今,你们还有人想要领教领教我的快剑吗?”荆轲脸色平静,但是却将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很担心崔应元等人会豁出一切将自己留下。

    沈瑞挺胸抬头,得意不已。

    这句话,在人群里造成的轰动不小,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见识荆轲的快剑!不曾想死了朱由校,又来了个魔头。对面的几个家族的子弟急忙摆手,拒绝道:“不了不了……不了不了……”

    “你……你杀了他?”

    突然,一声语气里充满了不敢相信的咆哮,打破了沉寂的气氛。那两名身着黑袍的魂族鬼魅,如同入了魔障一般,抬起头,用布满血丝的鬼眼,死死盯着荆轲,恨不得将他生食下去。

    沈瑞愣了愣,而后皱起眉头,后悔让荆轲杀了紫衣青年,突然预感到了一丝不妙,但也似乎预料到了这般结局,故而比较镇静。

    虽已三十六岁,荆轲的修为在这大明王朝中也不多见,足以在一方水土撑起一片天地。

    而死去的青年貌似修为不够,说话间,气息极速流动,起伏巨大,十分不平稳。所以荆轲才有把握出剑,否则,荆轲断然不会轻易出剑的。至于青年武道境界不低,但功力不高的原因,荆轲猜测,大概是紫衣青年练功投机取巧,才误入了歧途。

    且,紫衣青年在面对荆轲之时,连一丝防备都没有,可想而知他的搏杀经验到底缺失到了什么地步。

    “不知深浅……”

    紫衣青年一死,竟激起魂族鬼魅如此大的反应,荆轲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让自己心跳加快的结论,那便是死去青年的身份,必定不简单。

    这一点,沈瑞也感觉到了。

    “我要让你们通通死在这里!”愤怒的鬼魅,用手指着被团团围住的几个人,歇斯底里的喊道,“给我杀,杀死这几个人的人!”

    巨声咆哮下,一众锦衣卫貌似并不领情,看着沈瑞,呆呆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让他们走吧。”崔应元坐到椅子上,出人意料的说道。

    士兵们虽不敢向信王等人动手,却满腹狐疑的侧头向崔应元处望。

    “听不懂人话吗?放他们走!”

    至此,锦衣卫士兵领命,收了寒光闪闪的兵器,乖乖的给信王等人让出一条道来。

    “谢侯爷,后会有期!”

    沈瑞恭敬道谢之后,众人便缓步出了大殿,扬长而去。

    鬼魅望着沈瑞渐渐远去的阴暗背影,心有不甘,却不敢追上去。

    等到沈瑞消失于视野之中,几个家族的‘俊杰’才从荆轲快剑的余惊中缓过劲来,开始窃窃私语。

    “为什么放他走?”一只鬼魅转身,恶狠狠的质问崔应元。

    “二位可是那剑客的对手?我这全府上下谁敢接他一剑?更何况府外还有神机营的士兵蠢蠢欲动,本侯怎么敢动手?”崔应元不耐烦的解释完,拂袖而去。

    今夜局势之凶险,着实出乎沈瑞的意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魏党已经要对自己下手,要不是有荆轲保护,自己小命恐怕早就不保了。

    在侯府外守候已久的老黄见王爷毫发无损的走了出来,不禁长舒了一口气,等王爷坐上马车后,命令车夫将马车驶向目的地。

    这个目的地,并不是信王府,而是城西一处许久未曾有人居住的小院子。

    小院子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唯有正屋里明烛高烧,亮如白昼,几丝微弱的光亮从细细的门缝里透出来,落到了青石台阶上。

    这是一场决定朱由检和大明朝命运的秘密会见。

    正屋里,有两个人,一老者,一中年人。

    老者身着深色便装,头发如雪,却梳得十分整齐细致,没有一丝凌乱,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老者正是朱由检的老师太傅黄韬。

    中年人名为黄锦,品行端正,性情直爽,大行皇帝当政时不满魏党所作所为,上书请求调离翰林院,眼下信王登记在即,希冀信王登基能惩治魏党。

    沈瑞和荆轲快步走进了正屋。

    二黄急忙弯腰行礼,不约而同道:“老臣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