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征途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王城消息

    宁乡乡寨虽然矮小,但对于没有任何攻城器械的奴隶们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沟堑,至少两丈高的城墙不是平均身高只有七尺的奴隶能够搭人墙攻上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冒着角楼和寨墙上的弓箭撞破或者烧掉乡寨的寨门。

    听到徐寅的招呼,有几十个扛着门板和撞木的奴隶走上前来。

    门板有十几扇,是徐寅在路过村落时从农家的门上直接卸下来的,撞木则更简单了,是一颗两人合抱的枯树去掉了枝杈。

    在门板和撞木都被抬出来后,徐寅抱拳对众奴隶说道:“诸君,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之前考虑到大家的志向不一定相同,对逃走的人我也没有阻拦,但我相信能够留下的都是愿意与我徐寅共富贵的。公卿贵族们的秉性我想大家都清楚,咱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众志成城,攻破乡寨,所以为大家的身家性命和富贵计,旦有临阵逃脱者当共诛之!”

    宁乡那辆被用来弹压地方的战车虽然只有四匹马、一辆车、三名甲士,但战斗力却堪称恐怖,至少徐寅等奴隶手中的农具无法划破甲士的青铜战甲,而甲士的战车却可以在奴隶人群中驰骋,奴隶们的血肉之躯不可能阻挡住战马和战车的肆虐,更何况战车上还有一柄四米多长的长戟和一张复合强弓。

    徐寅的做法其实非常的简单,他只是为自己设计了一条比较靠谱的逃亡道路,然后将宁乡正兵被征发和自己设计的这条道路泄露给了姜桓,于是当天夜里姜桓便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之中。

    宁乡三老对奴隶们的看管并不严格,只要有心,奴隶们想要逃亡非常的容易,但是却很少有奴隶选择逃亡,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食物,逃亡的奴隶就算逃脱了奴隶主的追捕,在外面也无法获得食物果腹,除了极少数能够逃到山里隐匿外,绝大部分不是死于饥饿,就是被捕奴队当做野人重新抓成奴隶。

    宁乡正兵被征发后,宁乡便失去了对奴隶们的绝对武力,于是为了让奴隶们在这段敏感的时间安分守己,宁乡三老便需要一些杀鸡儆猴的手段,而逃跑的姜桓便成了那只鸡。

    为了震慑宁乡的奴隶,宁乡三老决定用狮子搏兔,牛刀杀鸡,于是为了增加抓捕姜桓的成功率,他派出了宁乡目前最强的武装力量,那辆留在宁乡弹压地方的战车。

    与身着青铜甲胄的甲士相比,宁乡的辅兵就比较好对付了,不过纵然如此,徐寅也差点死在那些辅兵的手中,好在自己的好友赢耒在关键时刻配合默契,成功引发了众奴隶的反抗热情。

    “贵人,饭食做好了。”就在徐寅思绪纷飞的时候,一名二十几许的女人在房门外怯生生的对徐寅说道。

    “哦,我知道了。”徐寅腹中早已饥饿难耐,闻言便立即从床榻上坐起,穿上从仓库内翻出的步履便快步走出房门,不过在离开的时候稍微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传话的姑娘,说道:“不要叫我贵人,我也不是贵人。”

    时间刚过午时,徐寅便率领着奴隶队伍浩浩荡荡的驶出宁乡寨,与奴隶们同行的还有宁乡三老府的二十名女奴,主人遇害奴隶必须陪葬的法令让她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继续依附于这群刚刚强暴过她们的造反奴隶。

    至于三老府幸存的女眷,徐寅虽然之前也受到过她们的虐待,不过也决定以德报怨,没有再多做杀戮,让她们继续留在三老府等待黄城的救援。

    宁乡乡寨内有百姓百余户,分作两个里,他们所被授予的田地便在宁乡乡寨附近,同时徐寅等人叛乱的消息也是由他们率先获知,并且传递给宁乡三老黄岐。

    不过向宁乡传递消息的百姓毕竟都是少数,更多的百姓唯恐徐寅等奴隶的叛乱波及到他们,也顾不得春耕,直接扛着农具逃难到居住在乡寨外的亲戚家中,同时也将徐寅等人叛乱的消息在宁乡乡寨附近散布开来。

    正所谓,为虑胜,先虑败,黄氏上大夫为江地诸大夫都伯,在军事上有节制江地诸大夫之权,且黄氏在封邑内尚有车两百乘,甲士两千,徒四千,为常备军,徐寅如果贸然反抗,其结局唯有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古人有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成害,武力反抗是一件大事,在起事之前万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为了防止泄密,徐寅连这具身体最好的朋友赢耒都没有透露半分口风,更不要说对其他奴隶拉拢游说,这样一来虽然能够避免消息泄露,但也少了其他奴隶的配合,唯一的方法便是在起事的时候用形势引诱其他奴隶跟随他一起反抗。

    徐寅自决定武力反抗起便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江地兵力空虚的机会,也正是有了这个信念,奴隶那种难以下咽的伙食在他口中已经不再作呕,甚至他凭借年轻体壮的优势在食物的抢夺中能够混个勉强饱食。

    以前世对战争的了解,徐寅本以为他的机会会在秋收以后,对一年一熟,甚至两年一熟的农业社会来说,春耕秋收是国之根本,不到万不得已,任何人都不愿意耽误农时,然而万事都没有绝对,任谁都没有想到齐楚两国竟然在春耕时分联合寇关。

    自周朝最后的一百年里,周天子对诸侯们的约束越来越小,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变得越来越频繁。

    期初,诸侯们的攻伐不过是想要获得一些财货和土地,慢慢的这种战争变成了称霸之路,实力强悍的诸侯国开始用武力让其他诸侯国承认自己霸主的地位,但是等到最后的几十年里,霸主的位置已经不能满足强大诸侯的欲望,于是便出现了灭人国的事情。

    周朝时期,齐国在东,楚国在南,两国之间并不相邻,平时也没有什么联系,然而随着齐楚两国的不断崛起,两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