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序章黑暗圣子降临
字体: 16 + -

黄沙噬天(十一)

    浓烟与烈火交织,将妖树的根付之一炬。远方那棵胡杨感受到痛楚,微微的颤抖,它恨不得把枝丫化作钢爪撕碎这些入侵者。狂风摇摆着树枝,发出凄厉的尖啸。几个黑黝黝的树洞拧在一起,似乎凝聚成一张愤怒的脸。

    浓烟中,一个高大的身影越来越近。巴塞尔不敢怠慢,命士兵骑上骆驼,随时准备迎战。

    来者在火焰中现身,烈火居然不能伤他分毫。这人高高的身材,面庞削瘦,肌肉匀称,似乎没有一点多余的脂肪。他身披沉重的铁甲,一手拿着把特大号的长戟,另一手则持一面等身大盾。那面盾牌似乎用熟铜浇铸而成,金光灿烂。他的头盔古朴而厚实,下衬一副铁面具,上面鲜红的飘带随风飞舞,末端还在兀自燃烧。

    这人两脚站定,一把将面具摘了下来。

    马穆鲁克们如同在滚烫的油锅中倒入清水,激动的大声惊呼。

    他眉毛浓重,鼻梁高挺,嘴唇略薄;下颌留着一部漂亮的美髯。但双眼黯淡无神,面色如同死灰一般。

    马穆鲁克们在小说的插画上和寺庙的神殿里曾无数次见过此人。他是伊弥尔帝国的开国功臣,传奇武将胡赛因。

    巴塞尔和西蒙当然也认得他,更知道他的身份。艾本尼早给他俩透过底。这是一个被复活的英雄,一个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傀儡,也是一个不得安息的灵魂。

    马穆鲁克纷纷议论道:“天呐,快看他,那人长的多像胡赛因大人!简直是从画像里走出来的一样!”

    “别开玩笑了,胡赛因大人都死了几百年了,怎么可能在这儿出现?”

    “有什么不可能的,最近咱们遇见的怪事还少吗?不说别的,就说刚才那些树根你以前见过吗?”

    “可我还是不相信,我觉得这八成是个骗子,装神弄鬼的来吓唬咱们……不过这人长得确实太像了……”

    巴塞尔对士兵们的这些疑惑置若罔闻,他大声道:“夏拉尔人和伊弥尔人的统治者巴塞尔向你——伟大的阿拉莫哈德,胡赛因致敬,赛俩目!”

    胡赛因微微一低头,表示还礼。

    这样一来,巴塞尔等于直接承认了胡赛因的身份。

    士兵们再次哗然。谁在小时候没听过几个胡赛因的故事呢?这位英雄虽生逢乱世但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与敌人间颇具骑士精神的对决常为人津津乐道。他在世时神勇无比,无人敢直撄其锋,但最后死于奸人陷害。

    胡赛因即使在临死前也没有改变对伊弥尔帝国的忠诚,后世的皇帝特别看重这种品质,于是大力宣扬其美德,希望能够让百姓效仿。于是官方和民间都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造神运动。

    几百年来,胡赛因的事迹被不断美化,武艺也越来越夸大,几乎到了玄奇的境地;他本人也成为了伊弥尔人精神图腾的一部分。

    士兵开始成片成片的跪在地上,用摩顶礼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在他们的观念里,不向这位圣人下跪是有罪的。

    此时兵无战心,马穆鲁克们进入了一种诚惶诚恐的状态。但巴塞尔早有准备,他继续说道:“阿拉莫哈德胡赛因,你本已去世多年,为什么不在坟墓中安眠,而要来管世间之事?”

    胡赛因张了张嘴,但并没有回答。巴塞尔初步判断出皇帝在复活他时并没有让他恢复说话的能力。

    巴塞尔故作大度的一摆手道:“既然你不愿意说,我就来猜猜吧——胡赛因,莫非是阿卜杜依二世用什么妖法扭曲你的意志,强迫将你复活的不成?”

    胡赛因依旧沉默不语,在别人看来他好像默认了巴塞尔的说法。

    巴塞尔叹了口气道:“好吧。胡赛因,你身为一代大将,理当保土安民,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岂不料你生前忠诚的履行了使命,身后却起了剧变。

    你死后,伊弥尔帝国的皇帝越来越腐败,他们残暴生灵,食人而自肥。就比如这阿卜杜依二世,他为求长生居然拿人的鲜血来做药,简直罪大恶极!

    能安天下者谓之王,而乱天下者则谓之贼;这种民贼独夫是你生前最痛恨的那种人,我相信你如果还活着,一定会首倡义举,推翻这个王朝。

    但你因为被妖法控制,与我们刀兵相见。我虽然痛心却并不怪你。我会与你一战,并带给你真正的安息。”

    胡赛因举起长戟,用戟尖指着巴塞尔。

    巴塞尔露出了一个难以掩饰的微笑。他刚才这番话言之凿凿,其实早已倒背如流。这不是说给胡赛因听的,而是说给马穆鲁克们听的。巴塞尔深知,比起摧毁敌人,内部的团结更为重要。

    马穆鲁克视胡赛因为天神,绝不敢与其交手。巴塞尔此刻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战斗,而是稳住军心。胡赛因再厉害,再有不死之身,充其量也只是一人而已。但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若是自己再杀他一次说不定会背上杀害圣人的千古骂名。这对一统大漠的功业十分不利。

    巴塞尔在得知“战争之王”就是胡赛因的那一刻便料定事情没那么简单,胡赛因这个人——无论死活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政治象征意味,通过控制他可以很方便的控制一部民众的思想。

    因此巴塞尔设计了几种情境,准备了好几条说辞,专等胡赛因一露面便与他舌战。

    但没想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得多,阿卜杜依二世对任何人都不能百分之百放心——看来死人也不列外。他在复活胡赛因的时候怕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好的言论,因此故意没有重造他的舌头。

    这下便成全了巴塞尔,他滔滔不绝的抛出论点,却没有受到一句反驳。整个场景看起来好像胡赛因被巴塞尔说得的哑口无言。既然对方哑口无言,那我方的话就一定是真的了。

    士兵们虽然听得不那么真切,但也明白了大概意思:胡赛因本应安息,但在妖法的胁迫下不得不与他们对垒。

    因此士兵们陡然而生一股同仇敌忾之心,对阿卜杜依二世的憎恨又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