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虚
字体: 16 + -

第75章 都不想费脑子

    这些话如果传了出去,哪怕这是天子脚下,太子和晋王有着再大的仇怨,都会联起手来先杀了李悔,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先杀了李悔。

    但是这话不会传出去,柳墨不会说,李悔不会说,青雉也不会说。

    “想要争皇位就离不开朝廷官员的支持,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得到百官的认可,那些已经导向太子和晋王的官员大可不必理会,我们只需要关注那些还在摇摆不定或者是不想介入党争的那些人。”

    “你初建势力,不要明目张胆的拉拢他们,也不用暗示,你只需要找一些有能力的,但是得不到重用的那些人,走路或者做什么事情偶遇的时候聊上几句,关心关心就可以了。”

    “只需要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等到他们被太子或者晋王拉拢的时候他们就会考虑,只要他们考虑起来就会想起你这位燕王,等到那个时候你在暗中登门拜访,就可以成功拉拢他们。”

    “天下共分十二府,每府分为十二郡,每郡分为十二县,每县分为十二乡,每乡分为十二村。”

    “这么庞大的地域有多少修炼之人?有多少的普通人?又有多少饱受天灾的苦难之地?”

    “百官之中总有一些人是正直的人,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禀报陛下,出钱出物资出粮食去支援灾区,可是那些银子经过层层剥削之后还能剩下多少?”

    “什么都剩不下,所以那些受苦受难的灾民依然会继续受苦,而那些真正为他们照相的官员们就会仰天长叹,大叹报国无门,如果这个时候你挺身而出做了一些事情,他们就会对你心存感激,自然而然的就会倒向你这边。”

    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举了一大堆的例子,柳墨口干舌燥的喝着酒水,看着李悔,希望听听他的意见。

    “墨哥,你的意思,让我在实力没有成长起来不足以和太子以及晋王争辉的时候要尽量韬光养晦,招揽人才不要太过急迫,只需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真心的为国为民着想,那些真正想要报效国家的忠臣良将自然而然就会选择我。”

    柳墨点点头:“没错,太子和晋王高高在上,目光也只是放在彼此身上,放在朝堂之上,根本不会考虑那些百姓生活如何,而支援灾区的那些银两有一大半都是被他们二人分而食之,底下正直的官员们想要出力也只能苦于没有舞台施展。”

    “所以殿下要抓住的就是这个机会。”

    “六部尚书之中,刑部尚书效忠于太子李羽,所以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玩弄一些阴谋诡计,而不用担心被追究,并且有着刑部尚书在,他们可以暗中或者光明正大的给一些不顺从的官员安插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关进大牢,有李羽拦着消息,陛下未必会知道。”

    “工部尚书则是倒向晋王殿下,京都之中各大官员的宅子,庄园,店铺,生意,都要有求于他,而且每年但凡有大灾的地方陛下也会让工部负责重建事宜,这对晋王来说可是一笔肥缺。”

    唐王不是神,他不是无所不知,哪怕是眼皮子底下也总会有照看不到的地方,而且唐王将最多的注意力都会放在怀玉关上,京都之中的这些暗流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便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唐王来说,那些百姓的生死并不是太过重要。

    “兵部尚书是个权力很大的职位,而且怀玉关常年征战不休,兵部尚书就更是太子和晋王抢破脑袋的人,不过兵部尚书和叶枭穿一条裤子,只要叶枭不表态,他就不会倒向任何一方,毕竟还有陛下在。”

    “相对而言,礼部虽然重要,陛下这些年也一直在要求所有人的行事礼法必须严谨,尤其是对读书人的时候,礼仪更要周全,但是和其他五部比起来,礼部并不吃香,权利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毕竟大唐还是以武立国,现在还没有到必须重视礼法的时候。”

    “吏部尚书是个老狐狸,处事圆滑,就像是一块牛皮糖,谁都嚼不烂,吐出去却又可惜,这样的人绝对不会率先倒向那一边,他只会等太子和晋王真正分出胜负之后才会倒向胜利的那一方,这样的人虽然时候不能得到太大的赏赐,但是明哲保身保住这吏部尚书的位子还是很轻易的。”

    “至于户部尚书徐庶,此人就不必想了,哪怕是太子和晋王也都不敢去拉拢他,因为谁都知道徐庶是陛下最宠的人,而且哪怕徐庶失去了官职也无妨,他的天涯海阁早已经独立于大唐之外,这个人头脑聪明,手段非凡,但是心肠不坏,也可以试着结交。”

    李悔一直在安静地听着,想要争皇位,六部是必须要争取在手中的势力,柳墨分析的很透彻,和李悔心中想的一模一样,但是话虽如此说,想要真正的拉拢其中之一,难度很大。

    “现在看来唯一可以尝试拉拢的就只有礼部了。”

    “起码也聊胜于无。”

    柳墨抿了一口酒,笑道。

    “算了先不说这些了,后天就是上元节,整个京都都会彻夜欢腾,你去不去凑凑热闹?”

    李悔甩了甩脑袋,他最讨厌的就是想这些东西,不过讨厌归讨厌,对于这些东西他却看得很透彻。

    “上元节?不简单吧?”

    李悔点点头道:“每一年的上元节都是父皇选拔官员的时候,在上元节上举行的文试之中若是得到一个好的名次就可以得到父皇的注意,若是表现好的,官升三级都不是问题,大唐历年来许多大放异彩的官员都是在上元节之中选出来的,比如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这两个人就是因为在上元节中表现好,被父皇记住,然后一点一点的爬上了今天这个位子。”

    柳墨轻轻摸着手中的酒杯,眯缝着眼睛,道:“去,为什么不去?上元节这么好的机会,你可要去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这些人都是潜力股,你只需要找一些心性正直的人稍稍的提点一下就好了,等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自然就会记住你的好,这些事情你心里都懂,我就不多说了。”

    “放心吧!”

    李悔一脸厌烦的趴在石桌上,很显然他是真的懒得拉拢人心,却还不得不去做。

    “我回去了,你自己在这待着吧!”

    李悔冲着柳墨的背影大声喊了一句:“喂,这么快就走了?”

    “我也不想费脑子,你自己想去吧,我比较喜欢最后的结果!”

    柳墨头也不回的摆了摆手,他也是个很懒的人,拉拢人心算计这个算计那个太烦了,他应该去找唐逸,让唐逸那小子来见见李悔,他不是不想习武吗?做个谋士也不错。

    未来也很有前途,当今军方权势最高的叶枭身边就有这样一个谋士,出谋划策,统军布阵,可以说叶枭能够走到今天有一半的功劳和荣耀是属于那个谋士的。

    现如今那个人的地位极高,就算是唐王见了也是笑脸相迎。

    谈起功劳足以媲美术中经常提到的管仲乐毅之流。

    只是那人常年坐镇于怀玉关,不曾踏出一步,不知道让多少仰慕他的人想见而不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