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花样年华路
字体: 16 + -

第7章 商贸公司

    深秋的云山还是很热的,虽然地理位置已经很靠北了。火车站还是特别老式的那种,破破烂烂的,一点也不符合云山这个大城市的形象。火车站门口的男女大雕像倒是显示出一点现代化的气息,据说这是为了展示开放中云山。

    刘文西坐在火车站门口的悦客宾馆门口等着从台城到来的小叔刘云海。

    “大小子,你在哪呢?我已经下火车了,怎么没看到你啊。”刘文西看着手机上显示的台城号码和称呼,不用想小叔到了。

    “小叔,你出站了吗?我在出站口的这个悦客呢?”刘文西说道。

    “好了好了,看到了。”正说着小叔已经到了。

    “小叔,你先洗个澡降降温,省的中暑了。现在是一点四十,板栗得到三点半左右到,这边的李老板会带着车过来装货。”刘文西安排道。

    小叔已经三十出头了,到现在连个媳妇都没有,村里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这个年龄在村里是娶不上姑娘了,除非是找寡妇和离异的。好歹自己这次还是有了一些谋划的,小叔脑子也灵活,人也算是长得人高马大的,要不是因为误伤人蹲了几年监狱,也不至于现在还没媳妇。

    “新燕是个好孩子啊,出门时非塞给我一千块钱说是路上使,还给我买了个手机,说是怕我找不到你。这么好的姑娘你可得珍惜啊,别错过了。”得嘞,小叔也是彻底投靠到赵新燕那边了,这也是咱燕会做人,咱不是就盼着这样的嘛。

    “这个叔你放心,我俩现在感情好着呢?我后期再好好经营一下,应该问题不大。现在咱们先去办张银行卡,拿到钱先存上,以防万一。”这个时候云山还是比较乱的,还是小心为上。

    “我在这边还有两个哥们,都是在里边的时候的好兄弟,要不要联系一下,有可能用的着。”小叔也觉得需要谨慎一下。

    “现在先别联系,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咱们先看看再说。”

    一般的商人都是想安分守己的干买卖,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和气生财。

    和李斌他爸打完电话,已经快到货运站了,毕竟这么大批量的货物大家都想稳稳当当的成单。

    火车站南门边上的货运站场内长年累月的繁忙,毕竟云山是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刘文西爷儿俩到的时候李斌他爸带着几个人和几台车已经等着了。

    双方汇合以后没怎么客气就匆匆地去客运站看货了,毕竟是大宗生意嘛。拆开一袋子核桃,几个人就捂了上去。

    过了有几分钟,李斌他爸说道:“不错,个头也可以,没有那些特别脏的和无法卖的,再卸一袋薄皮的看看。”

    薄皮的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薄皮的要比普皮的好点,以后能多点薄皮的吗?”大背头说道。

    “这个可以,下次就加大点薄皮的供应,时间不早了,要不咱们过过秤,早弄完早了。”

    “行,就这么地,咱们先把货拉回去过秤,把正事干完。”

    大背头招呼一下那几个人开始装车,长年累月干这个的就是不一样,不会儿时间就把车装完了。回到农贸市场那边的仓库开始卸货过秤。

    看着那一袋袋的核桃过秤入库,刘文西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一世正儿八经的商贸之旅就从这里开始了。

    “普皮6570斤,薄皮4100斤,刘,这个数字没什么出入吧。”大背头说道。

    “没错就是这个数,下次多加点薄皮。”

    “普皮七块,共计45990元,薄皮九块,共计36900元,合计82890元,刨掉前期押金五千元,还得支付77890元,对吧刘。”

    大背头一家都快垄断当地的干货市场了,当然也不差这笔货款了,虽然在这个年代八万多也是一笔巨款了。

    当场和刘文西结算清了款项,看到点钞机刷刷的点钱模样,刘文西甚是感慨,也没有出现那小额人民币掺杂在百元大钞里充数的。

    “进货成本46780元加上支付运费差旅费10280元,净赚25830元,还是不错的,毕竟山上没有那么多的老山参可以挖,倒腾山货儿这个毕竟还能干的长一点,下一步计划也得开始实施了,还有赵倩兰这个娘们儿也不知道当时是客气话还是真想来考察,不管怎么说得做好准备了。”

    得亏台城距离云山毕竟远,信息又不发达,要不然也轮不到自己来挣这个差价,倒腾完这一票,下一步还得想法研究一些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干,毕竟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嘛。自己脑海里那么多知识不发挥点作用有点对不住先人啊。

    推辞掉了大胡子留吃饭的说辞,刘文西和刘云海离开了农贸市场找了个银行把钱先存了。

    “小叔,这个买卖你也看到了,算是挣个信息差价和辛苦钱,不过收获还是可以的,不干大是长久不了的,下部我计划联系板栗经销商,那个量比较大也比较容易出货,你觉得怎么样。”

    “倒是可以做,但是得找到源头的经销商,板栗一般都是出口到日韩和南方等地,咱们那儿的供销社就是直接和日韩那边的公司直接签署的合同,咱们现在还没有开始干,联系不到国外的经销商,所以只能薄利多销,得找准国内的上层经销商,毕竟咱们的货源还是比较充足的。”小叔不愧是脑子好用,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点。

    “小叔,明天咱们去注册一个商贸公司,这边的开发区正在招商,税收和政府的政策比较到位,以后我会在这边读四年大学,还有这边的经济要不比咱们那边发达很多,机会也多很多。同样,想打开局面也比较艰难。我的意思是你别在村里干那个电工了,咱爷儿俩就在这边先干个商贸公司试试,这也是一个机会,最起码通过倒腾核桃栗子什么的就能赚个启动资金。”

    “这个我也想过,毕竟规模和利润在那摆着呢?家里面你爷爷身体还算健康,也没什么事,电工我已经不干好几天了,要不是你这儿忙,我就去南方打工了,人这一辈子总得干点事情出来,不能稀里糊涂的过一辈子。”原来小叔早就有这个打算了。

    “小叔这敢情好,明天咱就去注册公司好好干一场。”刘文西也是很兴奋的说道。

    “燕儿,我们已经交易完成了,挺顺利的,这次共赚了25830元,明天开始多点薄皮,这边这个流行。还有刚才我和小叔商量了,准备在这边开家商贸公司专门倒腾板栗核桃等货物,小叔也同意了。我们明天就去注册公司去,我给你打电话的目的是商议一下股份的事情,毕竟亲兄弟明算账啊,吃大锅饭的最后都得伤感情。”

    “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其实倒腾山货儿也不需要多少本钱,向这次倒腾核桃本钱也不过就是六七万的事情,主要还是挣个信息差,不过信息差也就是第一回好使,我的意思是既然不是很占用资金,就把账算公平点,毕竟你不用小叔,别人来一两回回头也就自己干了,干完核桃这单生意,下一步就得靠规模和人脉了。咱俩马上就要开学,除非干完这单买卖就不干了,要是还干就得有自己人,要不然咱们闭黄,还有咱们未来也不靠这个吃饭,还是要多给小叔分点股份,咱们好抽出手干点别的。”赵新燕想的倒是听透彻的,好多事情比我这个心理年龄三十好几的人想的还要透彻。

    “哦那多少股份合适呢?”刘文西也是拿不定主意。

    “要做就做笔大的,给小叔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咱俩百分之四十,这样咱们就不用在商贸公司上面费心了,不要让眼前的利益影响到咱们的学习。毕竟咱俩还是个学生。”

    “好吧,还是你提醒了我,我都快把自己当成商人了。”赵新燕一句话提醒了刘文西,有可能她只是纯粹的站在了学生的立场考虑了这个问题。毕竟年轻嘛,总认为自己的未来要比现在好得多,何况还是国内有数的名牌大学,而这也给刘文西提了个醒,不能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经商上面,毕竟后世太多的案例证明做买**的不是谁干的大,成长快;而是比谁干的稳,谁干的长久,后世多少富豪落马,多少富豪昙花一现,富豪排行榜除了前面几个经常见到排名以外,后面交替更换的太快了,还是得干点手艺活儿和技术活儿,这样比较稳定点,也可以和商贸公司互补点。

    比如说以后上医科大,会见到好多的病例分析,自己脑子里好多的知识都用得上,不能让钱堵住了自己的眼,还得再科学和技术上下功夫,这才是长久之道。想明白的刘博不由的感叹道:“赵新燕不愧是自己的幸运女神啊,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

    “小叔,我和新燕还得读大学,没时间管理公司,主要还得靠您,我俩商量了一下,这个商贸公司您占大头,六十的股份吧,我俩坐等分红。”在去工商局的路上刘文西对刘云海说道。

    “你们把小叔看成什么人了,抢你们买卖呢?咱是一家人,我也是你父母养大的,你父母对我的付出不比你哥儿俩少。”小叔一听很是气氛。

    “不是的,小叔你听我说,我俩是学生得以学业为主......”刘文西把赵新燕的那套说辞搬了出来。

    “这样吧,你俩百分之四十,我百分之四十,你父母百分之二十,你们上你们的学,公司我来干。行就干,不行我就去南方了。”小叔想了半天出了一个这样的方案。现在的小叔无疑是比我们优秀很多的,我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

    最终方案按照小叔说的方案执行了,这个方案大家还都比较认可。随后的几天里爷儿俩注册了公司,名字就叫“云山市海山商贸有限公司”,名字各取刘家上一辈份哥俩的一个字,寓意着公司是他哥俩的,也算是这一代奋斗的一个见证,地址就租了火炬大厦里的办公室,开业那天谁也没叫,爷儿俩是大醉了一场,小叔哭的跟什么一样,一直嘟囔着侄子有出息了,刘家的未来有可能要兴旺了。

    随后的日子里核桃的交易一入刚开始那样的火爆,每日都能成交一万斤左右。刘云山海有又谈下来两家板栗经销商,原来他号子里的两个哥们儿现在手头就有农产品和烟酒的铺子,并且规模还不小。随后的日子里,刘云海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到商贸上面去了,刘文西确却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打算。

    大学生公寓村完工在即,门口的商铺和院子里的食堂都开始了招租。

    大门口的底商一期共十二件门帘房,都是两层。前世应该是个网吧,超市和休闲会所,超市和网吧赚钱了,会所好像赔的很是厉害,主要是他玩的太高端了,死贵的咖啡和西餐等等学生阶层消费不起啊。这一世刘文西准备好好竞标,不为赚多少钱只为圆自己青春时代的梦想。

    竞标的情况大部分还是很顺畅的,唯一不太好的地方是食堂的三层和四层没人招标,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个地方可以干什么,2002年的时候娱乐设施还不是很多,最火爆的ktv等场所不让开到学校里,这就限制了三四楼很大的功能空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公寓村的开发商做起了捆绑销售。

    “燕,其实食堂的三四楼还是可以干点事情的,比如三楼可以开一个以旱冰场为核心的娱乐消费带,四楼可以开个浴池,这些都是可以的。”这也不是一个小的事情,刘文西觉得还是和新燕小叔他们商量下为好。

    “可以要求召租方把二楼也加进去捆绑招标,这个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二楼开食堂。”赵新燕对这件事情也很是上心。

    “可以二楼吃饭的累计积分赠送三楼免费消费券,网吧和超市的也可以这样操作。”刘文西想起了想起了后世他一个哥们儿就是这样操作的。

    新燕的意见是捆绑二楼一起招标,小叔的意见是在招租的这些地方里边划出一个房间让老爸过来开诊所。

    都是不错的意见,在招标的第二轮上刘文西将二楼捆绑招标这个方案提了出来并得到了招租方的认可。最终刘文西以年租金三百万的价格拿下了门前十二所门脸房和食堂的二三四层,不菲的租金给刘文西添加了很大的压力,还好第一个季度的租金的支付方式是押一付一可以让刘博缓冲一下,租金要在八月底前交纳完毕,否则不予退还招标保证金五万元。

    刘文西算了算五十万的租金和押金自己是拿得出来的,可是估计装修和采购电脑等钱应该是不够的。赵新燕的建议是超市可以给供货商谈判押一部分货款,按账单支付,理由是大超市都是这么做的。食堂可以二次招标,这样就可以缓解了很大压力,等网吧食堂超市投入了运转,再装修食堂三四层以便运作。还有随着合作的加深,并且在得知海山商贸还要大规模采购板栗的消息后,农产品贩子和货运司机迸发出了异样的热情,干劲儿是热火朝天,比新燕这个老板娘还要负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新燕终于能够脱身,将核桃和后期板栗的事宜靠给了老妈和小二,动身前来云山和刘文西一起操办网吧,超市等事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