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文明
字体: 16 + -

章1012 盐铁盐铁,盐在前面呐

    铜的化合物,多有蓝色。比如硫酸铜,据说泳池就是加了这玩意儿才显现出如同大海般的蔚蓝。

    蓝色也比较醒目,理论上应该挺容易发现的么……纯净晶体颜色鲜艳可不代表矿石也一样鲜艳。蓝铁矿好像就是暗蓝近黑色的。

    何况就算真能找到蓝色的矿石,能不能“烧”是个大大的问号。毕竟没有石炭,靠木炭的温度还不知道够不够用。

    所以先知也就一提了之——有最好,没拉倒。

    .

    要可靠,先知还是指望黑色。

    铜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自然少不了黑色的。

    黑铜矿,氧化铜(cuo),灰黑色。磁铁矿,四氧化三铁,黑色。都是可以“烧”的好材料。之所以放在最后提,就是因为,灰到黑,在自然界里太过常见,也是不好分辨——当然,现在是广撒网,不会轻易放过的。

    若是黑中带红,或者带褐的,也可能是褐铁矿。

    褐铁矿虽然也有多种存在形态,但先知记得:黑褐色,疏松的块状或土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水合物。

    褐铁矿的矿石含铁量不高,但确定是可以直接“烧”的——以前看过土法炼铁的视频,对此可谓记忆深刻。故对族长特意叮嘱,希望有所收获。

    然后,先知还回忆起关于中国的龙泉剑和日本武士刀的两个纪录片。里面讲到的原材料,各自来源于特定河流里的黑色铁矿砂……于是,探索队又多了对河溪的探查任务。

    .

    寻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没收获再正常不过。附近能有个可靠的石灰矿,已经值得高兴非常了。

    收拾好检查完的石头,躺在干草兽皮“合成”的地铺上,先知开始正式思考那个“能搞出来当特产的好东西”——盐。

    是的,之前想到的好东西,就是盐。不是直接开采的粗岩盐,而是将经过各种处理的,精盐。

    人,离不开盐。但一般的岩盐可能好找,但精炼过的雪花盐呢?

    .

    通常说的盐,特指食盐,也就是氯化钠,咸味就由它提供。

    但是,未经处理的盐——不论是岩盐还是海水晒盐——都可能带着一股子苦涩的味道。这令人嫌弃的味道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杂了镁元素。先知要精炼去除的,也正是这个东西。

    具体的处理方法算不上多方便,但以当前的资源与环境,却是能够做到的。

    .

    首先是溶解和过滤。

    如果原料含有较大杂质的,溶解之前可以考虑粗检以排除明显的土木草石。

    过滤,则可以使用砂滤法。减少固体杂质小颗粒,进而获得相对纯净的盐水溶液。

    砂滤不是高科技,原理也很简单。

    与河床滤水的原理相同,将需要过滤的液体,依次通过由小石头,更小的石头,粗砂和细沙构成的过滤层,依靠各层大小不同的孔隙,将不同体量的杂质逐次阻挡沉积下来。

    石子的孔隙较大,主要为了去除较大型杂质。使用自制岩盐溶液的话,估计前两层派不上用场,但也没必要省略。

    粗砂和细沙是主要过滤层。砂粒因为颗粒细小,故排列紧密,从而能形成大量的、弯弯曲曲的孔道。水中的杂质微粒在通过之时,一因水流速度被减缓,二因流经路程被加长,依靠沉降和小孔吸附的效果,杂质将被有效截留。

    被截留的杂质,在相互层层交叠之后——尤其是在不同过滤层之间——又会形成薄膜。在压力的作用之下,细小的水分子得以通过,而其中个头相对较大的悬浮物,则将遭到进一步阻截。

    反正,依靠这种土办法,理论上是能够清除各种非溶解性杂质的。

    .

    砂滤设备的制作不复杂。

    一个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容器,以及作为主角的沙子。

    石英砂好像比普通河沙效果更好(?),如今却是顾不得。至于河沙……总有地方找得到的吧。

    对了,论吸附杂质,活性炭的效果很好。只是制造活性炭好像要用水蒸气怎么的去处理一下,才能将碳粒变成多孔结构,从而有效吸附微粒……太烦。还是先用小碳粒来替代吧。

    就加在粗细砂层之间。效果嘛——总归会有的……吧。

    .

    容器的话,罐子,缸,石槽……考虑到过滤效果,过滤层要厚不能薄。截面积大小可能只关乎效率的差异,留以后处理解决。试验阶段可以不考虑,小的就行。

    但样式……

    一般而言大致又可分两种:进水口在上出水口在下的,和正好与之相反的。

    上进下出,其结构顺序与河床的一样。细料在下,粗料在上,水从上方注入,由下方渗出。为了避免沙子随水流漏出,还需要在出水口用稻草之类的纤维阻隔——身上的破短裤可以更好担任这一工作,但怎么可能会去使用。

    下进上出的,没有这个问题。粗料在下,细料在上,水从下方注入,自上方漫出。出水口高于过滤层,自然没了“漏沙”的毛病。只是,于当前条件之下,却又不得不考虑“进水”的实现问题。

    “下方注入”需要容器底部有入水口。当然拿根管子直接一插到底也是能解决的。只是这管子……

    有竹子的话,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但要用木头钻一根出来……如今实在是力有未逮,哪怕有了“木工钻”。烧根陶管倒是更加现实。但考虑到过滤层的厚度,管子必然不能太短。而越长的越不便于烧制……麻烦。

    嘛~反正上进下出的也能用,漏沙问题可以再处理……

    嗯!?

    ……

    不如……鸳鸯火锅?!

    .

    自然不会是真的鸳鸯火锅那种,用隔板将火锅一分为二,变成不相干两块区域的样式。

    但是,稍加变化,将下部联通,不就成了一个类u型管结构了吗?这样就可以将进出水问题从之前的垂直方向,给换到水平——左右——方向上来了。到时候一侧进水,一侧出水,妥妥儿滴,岂不美哉。

    又因为是u型,水流在一侧从上渗下,然后再在另一侧自下涌上,走过的路程也将是两倍……

    办法好像很不错,就是不知道烧制难度如何。

    ……先简单一点。

    用木头、石头制作隔板,再用黏胶糊缝,隔绝左右……就是那黏胶粘箭羽不错,在水里却不知道性能会如何。

    .

    除掉固体杂质之后,便是真正展现炼金术之时。其困难复杂程度,将达到:

    初中化学之水平。

    盐的苦味来自于镁,简而言之,就是要“去镁留钠”。

    镁离子(mg2+)遇碱,也就是氢氧根离子(oh-),会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镁(mg(oh)2)沉淀。钠离子则不会,因此两者可以分离。

    氢氧根离子,可以由石灰水(主成分氢氧化钙ca(oh)2)提供。

    而石灰水带来的新杂质——钙离子(ca2+)——则可以使用通入空气的方式,使之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起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caco3)。

    两次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进而去除镁离子和中间添加物(氢氧化钙),最后获得(相对)纯净的食盐溶液。

    这,

    就是知识的力量,

    也是先知所依仗的最大财富。

    .

    原理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又会是另一回事。

    除镁的时候可以多加石灰水。虽然石灰水多了也是杂质,至少镁能除干净。问题是,通入空气除钙并没有那么方便。

    碳酸钙的确不溶于水。奈何,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却会引发下一步反应,进而转化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又因为容器不透明,难于观测……

    空气通到什么程度,就只能具体事件具体测试了。老样子,且让长老他们头疼去吧。

    .

    有鉴于……记得是自贡还是哪里,老祖宗在千百年的产盐历史中,发现了在煮盐之时,往沸腾的盐卤水中添加豆浆的方法:生成浮沫的同时,盐卤水将会变得清澈;苦味消去,而咸味变得更加纯正。

    具体原理,先知说不清,但却可以推论。也许就是,豆浆呈碱性,与镁离子生成了沉淀物。而豆浆又是胶体,正好吸附杂质,形成浮沫,便于撇除……

    看着方便,可问题却是:现在连t娘的豆浆还没有,甚至黄豆和石磨都没影儿。

    获得处理后的食盐溶液,最后一步就是出盐。

    方法说简单挺简单,说难也难。大致又分两种,一煮一晒。

    晒的方便,准备齐全之后就会很省力。

    依靠风吹日晒,将食盐溶液中的水份蒸发,食盐因为饱和不断析出——这种方法适合阳光和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只是,这办法一靠天气,气候条件不允许就完全没辙。二则是为了蒸发效果更好,需要加大溶液与空气的接触的面积,所以就会非常占地方……另外就是,没形成一定规模的话,仅仅依靠风吹日晒,实在太慢了。

    煮,就快得多了。老祖宗煮海为盐,依靠火力,快速蒸发水份获取食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之前……自己还是先把锅给“发明”出来吧,好在锅并不麻烦。

    煮还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燃料。附近不缺木材资源,但完全以木材当燃料就有些显得过于浪费。小量生产怎么都无妨,量大了……

    石炭啊,要是能找到煤的话……

    也许以后可以和炼铁一起搞。利用冶炼时的余热来煮盐,经济实惠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