忱词滥调
字体: 16 + -

第44章 世外高人(二)

    一路上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刘忱也不会张嘴问,只是根据自己看到的来判断,飞机起飞和落地是最让刘忱的心慌的,失重让第一次坐飞机的刘忱感受到了悬空的感觉。一路上,胡长华倒没说什么,反倒是苏秘书代表胡长华问了刘忱一些生活上的问题,着重打听了付辉的事情。苏秘书说,那个付辉确实是张阳的表哥,杨厂长没有确凿的证据自然也得对付辉忌惮三分,因为付辉的身后毕竟有张阳,张阳的身后毕竟有辛成功。

    苏秘书五十多岁,带着一副眼镜,穿着一套干练的工作装,裙子盖过膝盖。她的声调语气很和蔼,让人听着很舒服,刘忱和苏秘书聊了很多。她说话的字里行间和立场都是站在胡长华这一边的。刘忱甚至有些怀疑胡长华和苏秘书的关系,胡长华口口声声说外人自己信不过,那他和苏秘书又是怎么建立信任的呢?

    飞机不到一个小时落地,三人并肩走出机场,接机的人很多,有男有女,他们都恭恭敬敬,每个人都笑脸相迎。胡长华没有向刘忱过多介绍他们,众人收拾行李,便驶向了家中。

    清一色的路虎,不管在京州还是新洲,看来这低调的奢华是胡长华喜欢的风格。刘忱欣赏着车外沿途的风景,一幢幢耸立入云的高楼渐渐划过。京州比新洲城市规模要大很多,道路也更宽阔整齐,几乎每个十字路口都有零星的几个交警指挥交通,车流穿梭,人流攒动,到处都是繁华的景象。

    从机场高速下来,半个小时便来到了胡长华京州的家。依旧是别墅小洋楼,只是比佳话更大,看着更洋气。屋内的装修不像佳话,不是传统的中式富丽堂皇的风格,统一都是欧式风格。

    刘忱的生活条件接触不到这么高级的东西,后来听这里的管家介绍的,这是女主人蔡芸女士喜欢的风格:

    欧式装修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客厅顶部用大型灯池,并用华丽的枝形吊灯营造气氛。门窗上半部多做成圆弧形,并用带有花纹的石膏线勾边。入厅口处竖起两根豪华的罗马柱,室内则有真正的壁炉。墙面选用优质乳胶漆,以烘托豪华效果。地面材料以石材和地板为主。欧式客厅非常需要用家具和软装饰来营造整体效果。深色的橡木或枫木家具,色彩鲜艳的布艺沙发,都是欧式客厅里的主角。还有浪漫的罗马帘,精美的油画,制作精良的雕塑工艺品,都是点染欧式风格不可缺少的元素。

    室内的整个装修像是艺术品一样,如梦如幻。站在客厅中间的女士气质不凡,年龄不到六十,看起来却很年轻,这便是这里的女主人蔡芸,胡长华的夫人。

    胡长华上前为两人介绍,“这是你蔡阿姨,这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刘忱。”蔡芸点头示意,浑身上下充满了仙气,不食人间烟火一般。刘忱很难对眼前这个充满仙气的人有任何的敌意。

    蔡芸也是远大董事会的股东之一,除了参加董事会会议,平常几乎不过问日常事务。她每天就是养花育草,修剪枝叶,还有饲养一大群猫狗的宠物。狗的品种很多有金毛、柴犬、哈士奇、还有一只贵宾。猫刘忱大多不认识,好像有一只是纯种的波斯猫。

    这里厨子、阿姨、司机更多,大家各自忙着准备今晚的年夜饭。刘忱和顾晨曦微信抱了平安,便四处参观。说实话,刘忱对胡长华知之甚少,他的资产有多少,刘忱都无法预估,更何况他的脾气秉性。

    刘忱来到书房,书桌前驻足,想着找点闲书来打发时间,离吃饭的时间还早。书架上的书都是些管理、成功学之类的,还有一些园艺、宠物饲养这些估计是蔡芸用的到的。

    没有刘忱感兴趣的书,便一扫而过,随意翻阅,不料从一本管理类的书籍当中掉出一张纸,上面是刘忱自己的基本信息,年龄住址什么的。胡长华也承认过自己曾调查刘忱,本无可厚非。

    可疑的是这张纸上的日期确是2005年的,那一年刘忱刚上大学。这张纸上面分明有详细的家庭住址,且准确无误。

    刘忱记得胡长华说过,他是最近才找到自己行踪的。如果2005年就有准确地址的话,他为什么不早点来找自己?难道胡长华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这张纸条不是胡长华的?

    刘忱把其他书籍也翻了一遍,却没有其他新的发现。这间书房在二楼,刘忱探出脑袋,看到了一楼客厅上胡长华夫妇在交谈着什么。把纸条拍照存在手机里,然后原封不动的塞了回去,刘忱出门到了院子里透透气。

    透过栅栏门看马路,到处都是张灯结彩,过往的行人匆匆忙忙来不及驻足,这个时间怕是都得往家里赶回家过年。

    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位生物学遗传角度上的父亲,一位第一次见面的继母,刘忱的内心依旧很孤独。刘忱向阿姨打听,胡长华夫妇确实无儿无女,问多了她也不敢回答,对于自己的身份,佣人们都不知道。

    这时刘忱收到了一条祝福短信,是王珂发来的。随即刘忱给朋友同事们群发了一组祝福的信息,有的当时就回复了,有的直到初一才回。有的是用家乡的土方言问候,有的也像刘忱一样用群发的那种提前编辑好的信息,拿来就能用的信息。偶尔也会收到有重复的信息发回来。

    “看你一个人到处逛,怎么样,忱儿,喜欢这儿么?”胡长华不知道何时来到身后。

    “还行,你和蔡阿姨住在这么大的房子里会觉的空虚么?”

    “偶尔会吧,只要你这里有东西就不会觉得空虚,不管是事业或者是感情。”胡长华指着刘忱的心脏的位置。

    “你当初就是因为这些物质条件抛弃我妈的么?要不然你哪来的那一百万抚养费?”

    胡长华没想到刘忱会这么问,一时间竟然慌乱,“一言难尽,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就不要再提了。大过年的,聊点高兴的事儿。”

    “你和蔡阿姨日子过的幸福么?”

    “你也看到了,我们很恩爱,很幸福。”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刘忱心里都不会好受。胡长华夫妇幸福,刘忱就会更加替母亲感到不值。

    “有兴趣来京州发展么?忱儿,你这么短的时间就提升了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就已经证明了你的能力,你很出色。我为你感到骄傲,自豪。”

    “我这人念旧,可能不适合换新的环境。谢谢你的好意。”刘忱的话看似平淡,可是句句带刺。念旧不仅是说自己,也是说给胡长华薄情寡义之人听的,谢谢你的好意看似客套,实则更加增加了父子间的距离,看来刘忱远没有那么容易接受胡长华。

    胡长华深吸一口气,说:“太看重感情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孩子。他会成为你的牵绊,你的束缚,你的累赘。会限制你事业的发展。”

    “你的意思我明白,不就是想说事业比家庭重要吗?”

    “对。”

    刘忱觉的事业固然可以为你带来物质的享受,精神上的优越成就感,但它永远填充不了家人给你带来的温暖的厚实感。志不同,道不合,大过年的刘忱不想与他争执,独自转身离开了。

    刘忱进屋与蔡芸客气的寒暄几句,说话间能感觉到蔡芸对自己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她甚至知道刘忱是胡长华的儿子。她的话语总是风轻云淡,什么功名利禄好像一切东西在她眼里都是过眼云烟。

    这个年夜饭很冷淡,以至于一桌丰盛的晚餐,刘忱却尝不出其中的味道,吃了些饺子填饱肚子。

    “刘忱,多吃点。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你都尝一点。就当是在自个儿家一样,啊。”蔡芸客气的说。

    “嗯。”

    一屋子的佣人忙的不可开交,超大屏幕的电视上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过年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现场。”几位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主持人做着春节联欢晚上的开场白。

    胡长华和蔡芸交谈甚欢,佣人们大家互相说着吉祥话。

    胡长华举杯,“来,刘忱,咱仨一块喝一杯,春节快乐。”

    “过年好,胡董事长,过年好,蔡阿姨。”刘忱对胡长华始终叫不出“爸”,他也懒得说更多的吉祥话。胡长华并没有在意。

    刘忱不解,为什么在胡长华身上一点亲人的感觉都找不到,他一点都体会不到胡长华对自己的关心。

    “我吃饱了,我回房间了,你们吃。”刘忱回到房间,打开电视机,给顾晨曦发微信。

    “在干嘛?有空的话陪我聊会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