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星灵录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回流与双修

    第四十三章回流与双修

    天还刚刚亮,郁子乔就从睡梦中清醒过来。自从前些天被打成重伤之后,他的身体感觉还是隐隐作痛。只不过经过了师傅的悉心调理,每天给他按时吃些固本培元的药物,相比于以前身体更是越加硬朗了些。

    修炼在清晨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正所谓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身体内的星师蠢蠢欲动。只有极速呼吸,通过吸入的气流温和调理身体内流动的星力,让这一股缓缓流动的星力柔和地注入丹田之内,使丹田内的星心彻底地淬化,达到只要意念一闪,就能迅速催化,传导至某个部位,迅速发出强有力的攻击。

    丹田之处的星心是星力释放的根源。丹田的星心纯粹,释放出来的力量则越庞大。星师通过后期高强度的修炼逐渐提升星力,通过星力来淬化星心,达到晋升的目的。

    郁子乔平静地感触了一下自己体内星力的变化。自从吃了凝星聚力草成为一名真正的心一星师之后,他就发现自己体内的星力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变化。就好像体内星力的增长已经停止了一样。五年以来纹丝未动,无论自己如何刻苦,效果依旧不明显。相反有时候还会有所衰减,令他大为头疼。

    他想弄清楚缘由,可是迫于自己单独一个人修炼,根本没有一个人能够教导他,才导致这些天一直苦恼不堪。穿上鞋子,让身体接受了一遍星力的煅化之后,准备出门跟师傅问好。

    这几天跟随师傅一起修炼,问好已经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他们入住了草庐以后,郁子乔和莫轩儿就再也没有看到师傅进过草庐睡过觉。相反,每一次郁子乔早早起床就可以看见师傅在外面修炼,一打坐就是两个小时,二话不说。

    为了不打扰师傅打坐修行,他打开木门的时候故意放慢了速度。故意释放出星力将木门的声音压制了下去,走路都是踮起脚尖的,根本没有发出任何的响声。

    门开,就看见师傅坐在大树底下,紧紧地闭着双眸,脸上露出些温和的微笑。身体四周洋溢金色的有实质的光彩,将外面不是很亮的天空照的更加迷幻,看上去极为不真实。

    今天是约定着一起去上学的日子,夕阙学院他已经旷课了将近一周,想必已经落下了很多的课程,修炼进度肯定也赶不上。所以他必须要尽快赶过去把这几天落下的修炼给补起来。他是一个追求上进,积极刻苦的人。以前被嘲讽,被打压成废物他再也不想忍受别人的白眼。

    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半晌之后,师傅竟然睁开了眼睛。这倒令他大吃一惊,平常都是两三个小时的修炼,他可以站着悉心等候,可是今天,这么早就退出了修炼,让他着实有些震惊。

    “这些天这么早让在外面候着,可否沉不住气,觉得是在浪费修炼时间?”秦老若无其事地扫了他一眼,不管他有何表情,继续将体内的星力炼化成一种实体状态发散至空气之中,然后急速运转吸入体内,形成一种淡淡的金色漩涡流在体内翻滚涌动。

    “徒弟不解。”郁子乔答得很爽快,虽然每一次都让他在外面等上一两个钟头,他都苦苦地熬过去了。但心里却是极不乐意的,一两个小时下来,无所事事,日积月累下去,恐怕要比人落下一截。

    明显发现师傅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眉头也已经皱了起来。他确实是很快改变了心意,重新解释起来。“既然师傅要求,定然是为了我好。”

    秦老听他说完这句话脸色才缓和了些,确实这些天他完全没有跟他说在外面候着的理由。只是让他每天清晨出来给他问好,可是并不是清晨起床跟他说一声那么简单。因为郁子乔每一次起床,就会发现师傅已经早早地打坐修炼,修炼途中只要被打断,就很有可能被反噬,甚至走火入魔。所以他不敢随意打断只能等待师傅修炼完毕,才跟他礼貌地问好。

    秦老因为他坚持一两天就坚持不下来了,没想到时间整整翻了一倍,每一天都这么任劳任怨。让他对这个徒弟颇为满意,嘴巴里不说,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你天资聪颖,不点自通。我觉得很欣慰!”秦老简短地评论了一番,郁子乔听着师傅有意在夸他,便嘿嘿笑了起来,不过这好话没有说多久,神情就变得极为严厉,不容开玩笑。“算起日子,从你吃下我亲手种下的凝星聚力草已过去了整整五年,根据我的推测,五年前你就应该早已达到了星一的水平。这五年下来,星力没有任何的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这对于星师的修炼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秦老淡淡地吐了一口气,最终将漂浮在空气之中的星力完全的吸收,重新闭上眼睛,起身,迅速将眼睛睁开,望了一眼碧绿的竹林。

    郁子乔内心一震,刚才师傅说的困惑已经整整困住了他五年,在这五年以来他一直在寻找破除解救之法。可是一直没有好的效果。今日听师傅提起,便是心里激动起来。这几天跟着师傅的修炼,他已经完全信任了这个待他极其严苛的老师,更是对这个老师充满了深深的崇拜感。

    “请师傅指点!”

    秦老望着碧绿的竹林,眼神之中多了一丝担忧,不过很快这股担忧之色就消散得无影无踪,相反,望向郁子乔的时候,却是多了一丝满意和骄傲。

    “跟着我的动作,看仔细了!”秦老义正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