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传说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四章、老者风水

    次日,玄冥起床洗漱之后,结了房钱,径直往传说中成汤陵墓所在的凤头村而去。

    凤头村在桥陵城西北方向大概十里的地方,玄冥第一眼看到这个村子,除了荒凉凋敝,实在想不出去其他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破败不堪的现状。

    凤头村的落败,与桥陵城繁荣景象显得格格不入,好像这个村子一直都不属于桥陵城一样。

    它,似乎已经完全被统治者所遗忘。

    不说别的,就玄冥走来的马路,也是绕道过了凤头村。因为绕道,本来直线距离十里的路程,玄冥足足走来二三十里才来到凤头村。

    凤头村北边有一片巨大而又茂密的森林,一条滚滚江河从中间穿插而过,将本来就不大的凤头村一分为二。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们靠着这片森林打点野猪、袍子等野味,从河里面捞点鱼虾,虽然说不上有多富裕,但至少温饱不愁,安居乐业。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片森林里面传出闹鬼,甚至还有阴兵借道的说辞,开始人们并不相信,可胆子大点的进入之后,回来不是疯了,就是有进无出,死无葬身之地。

    时间久了,大家都认为闹鬼,阴兵借道的说法是真的。

    虽然闹鬼、阴兵借道的说法都只局限于这边森林之中,但谁都不能保证这些鬼怪不会忽然间跑出来袭击村子,于是稍有点本事的人,都拖家带口,跑到桥陵城或其他地方去生存了,所以现在的凤头村,已经是十室九空,留在这里的,基本都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或孤儿寡母。

    久了久之,凤头村便越来越荒凉,越来越凋敝。

    但就这样的一个村子,最近一下又活跃了起来,那些前来的修道之人,为沉寂许久的村子又一次带来了生机。

    话不多说,玄冥来到森林边上,正准备进入,却被一位老者拦下,只见这老者衣衫褴褛,颧骨外凸,干瘦的身子已经几乎弯曲成了九十度,道:“年轻人啊,林子里面闹鬼,你可千万不要进去啊?”

    玄冥微微一笑,道:“老丈,我祖上三代都是捉鬼的大师,鬼怪见到我,都会绕道而行的。”

    老者摇了摇头,似在回想,道:“没用的,听老一辈人,林子里面刚传出闹鬼的时候,请过好几个捉鬼的大师傅,但都无功而返,甚至有几个还有去无回,回来的也都变成了疯子……”

    玄冥道:“那是他们道行不够,对付一般的小鬼可以,遇到厉鬼就不行了,也说明这林子鬼魅的厉害,既然这样,我就更得进去一趟了。”

    老者见玄冥不听劝告,似有怒意,道:“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看你年纪轻轻,能有什么高深的道行?”

    玄冥本不愿意多说,但看到老者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安全着想,也就多说了几句,道:“修道之人,道行的高低,与年龄基本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看个人资质的好坏,资质好的修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资质差的,就是修炼到死,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而我,就是属于资质较好的那一类,道行自然也就会高些。”

    此话一出,不但老者微微一愣,似乎他对“资质”二字的含义不甚了解,就连玄冥,也是一愣,没想到自己竟会出言夸奖自己,可真是好笑。

    老者没好气的道:“传说中,这片林子可不止是一两只鬼怪,而是成千上万,阴兵借道,你懂吗?”

    玄冥见不论自己如何说话,老者就是不信,向四周看去,片刻后,将目光落在了旁边三丈之外的一块巨石之上,道:“老丈,你退后一点,我让你看看我的道行,是否有机会为凤头村除此鬼魅?”

    老者虽不知道玄冥要做什么,但看玄冥说的郑重其事,忍不住后退了数步,而村子里面有些民众,看见了,也都围了过来。

    玄冥这样修道之人,相对于凤头村的民众,平日都是高高在上,如今见他要表演修为,怎么不让人兴奋。

    玄冥为了让众人看的真切,施展出来的法诀,比平时何止慢了三倍,只见他左手凝决,右手一挥,一柄漆黑的细小短剑从他的衣袖中豁然而出,凭空腾出空中,风声呼啸,寒意逼人,几乎令人站立不住,为之失色,瞬间有后退了数步。

    老者看去,那本来只不到一尺长的漆黑短剑,竟随着玄冥法诀驱使,瞬间变大了数倍,黑气翻滚,犹如妖怪来临,众人看的也心惊肉跳,此时,只见玄冥法诀一变,翻滚的黑气朝着巨石凌空而下。

    “砰”的巨响声中,尘土飞扬,这块以往供孩子爬上爬下玩耍的巨大石头,瞬间化作了粉末。

    这些老弱病残的村民,哪里见过如此情况,无不看的目瞪口呆,心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久久说不出话来,半晌才恢复过来,随之眉开眼笑,既然有这样的能力,别说一两只鬼魅,就是成千上万,或许也可除去,而且是他自己要进去的,是否会有生命安全,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只要鬼魅除去了,他们又可以进入林子打猎,生活也一定会好起来。

    玄冥看着老者,笑道:“老丈,你看我能进去不?”

    老者嘴唇微张,似乎想说点什么,最后之叹息了一声,仿佛是自言自语,道:“这片林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忽然来了这么多修道捉鬼之人?”

    玄冥听老者的话,知道应该已经有很多人冒充捉鬼大师已经进入到林子里面了,但他却不用太着急,因为古代帝王的陵墓,都设置有防盗陷阱,岂是说盗就能盗的,只要自己在准确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进去,虽不想渔翁得利,但也决不能落于下风。

    玄冥看着老者摇头离去,也转身朝林子中走去。

    ※※※  ※※※

    这片林子因为闹鬼、阴兵借道的传说,长久没有人进去,落下的树叶与树枝形成了厚厚的一层,踩在上面“咯咯”作响。

    玄冥走在其间,不由想起当日在“铸心”过程中进入的那片树林,百人进,最后活下来的不足十分之一,不知道此次是否会如那次一样,许多修道之人将折戟于此?

    越往里面,树木也越发粗壮,参天的古树,纵横的藤蔓相互交错在一起。

    玄冥又往里走了一会,空中起了薄薄的一层雾,抬头望去,本来就被繁茂的树叶遮挡遮挡了大半的天空,竟也变得一片灰蒙,似乎天空也变低了许多,阵阵阴风吹过,玄冥都忍不住觉得脖子有些发凉。

    阴风与空气中腐坏的味道遥相呼应,再加上薄雾,越发让人觉得这片林子的神秘,只怕此次行动,必然九死一生。

    随着玄冥不断进入,雾气越来越浓郁,树木也越来越参天,厚厚腐坏树叶陷阱,若不是玄冥修为高深,差点都着了道。

    玄冥一路走来,虽说来没有走到林子的最深处,但这一路上竟未发现一只野兽,甚至连一声鸟鸣都不曾出现,不由觉得万分奇怪。

    难道,这片林子中闹鬼、阴兵借道的传说是真的,所有的牲畜都成为了引兵、鬼魅的口粮?

    玄冥忽然都被自己突如其来的想法个逗乐了,若真的有引兵借道,鬼魅藏身于此,成汤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岂会将自己的陵墓选择在此,那不是诅咒自己的王朝尽快灭亡吗?

    要知道中国古代君王将相对自己死后的埋葬之所,极其看重。他们生前受众人的膜拜,荣耀一生,死后不但想继续保持对这份荣耀的拥有,而且希望这种荣耀可以永传万世,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都享受到这份殊荣。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天下的兴亡,家族的强盛,都取决于家族墓葬所在地的“风水”,是否是龙脉所在的风水宝地。传说中,好的风水宝地不断可以聚财,保佑后世子孙荣华富贵,荣耀一生;而坏的风水之地,则可以让兴盛王朝、家族迅速衰败,甚至客死他乡,死无葬身之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风水”了。

    风水,华夏民族一门悠久的学术,也称青乌术或青囊术,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或堪舆术。

    堪舆,堪为天道,舆为地道,说白了,堪舆就是探究人与天地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说。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所以墓葬不但要有山脉水流,更要与天上的日月星辰相对应,正因为如此,甚至某些朝代,专门设置司法部门,专门观测天象,为帝王修建陵墓。

    想来闹鬼、阴兵借道的传说,应该是成汤在此埋葬之后,官方造谣出来,以防民众进入,而发生盗墓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