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异乱世双雄传
字体: 16 + -

第19章 步步惊心

    却说这日申时,正行进间,忽听喊杀声四起,从路旁树林里冲出无数持刀拿枪的汉人,见人就杀,遇财便抢。路人乱作一团,哭喊声震天动地。

    钱穆青抽出长剑,忙让赫连隆山将自己架在肩头,迎住杀来的汉人。有前次的经验,师徒二人配合起来已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就如一个身高丈余的巨人,往来飘忽,灵便迅捷,手中长剑快如闪电,冲上来的汉人纷纷中剑倒毙。身边胡人大受鼓舞,男女老幼,无不奋力反击。眼看天色将黑,劫匪占不到便宜,渐渐退去,邻近胡人因此都得保全。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拼杀,师徒二人已是筋疲力尽,遂坐在地上歇息。忽见一个老者走近前来,拜伏在地,谢道:“多亏二位壮士出手相救,我等方得保全性命,我代表家人多谢二位了,请受老夫一拜!”

    钱穆青忙让赫连隆山将老者搀起,老人执意不肯,说道:“老夫还有一事相求,万望壮士答应。”

    钱穆青道:“老人家但说无妨!”

    老者道:“老夫斗胆请二位壮士与我们同行,有二位壮士相助,我们定能平安返回草原,万望不要推辞!”

    钱穆青喜道:“我们也正要赶往西域,与你们结伴而行,正好相互有个照应。”

    老人喜不自胜,自称杨姓,名宇,秦州人士,世居陇山之下,以牧羊为生,二十年前,石虎灭刘曜,被迫迁往襄国,如今石闵为祸天下,中原无法容身,只好返回故居。钱穆青也将自己和赫连隆山姓名告与老者。

    杨宇家人有五十余人,加上汉人劫掠时聚来避难的胡人,约二三百人,便在路侧草地上生火做饭,就地过夜。杨宇把钱穆青师徒二人奉为上宾,饮食睡卧,一应所需,无不代办。

    钱穆青推辞不过,让赫连隆山拜谢领受,对杨宇说道:“劫匪受挫离去,当防其复来,应在营地四周多悬旗幡,以为疑兵之策,可保夜间无事。”

    杨宇正为夜间的安全而忧虑,闻言大喜,即命家人伐树作杆,扯布为旗,插在四周。其他胡人问明用意,纷纷效仿,没一顿饭工夫,营地四周便插满了旗幡。微风徐动,数百面旗幡猎猎作响,似隐甲兵无数。四下窥探的劫匪惧有埋伏,果然不敢来犯。

    却说一夜无事,次日清晨,吃过早饭,正要上路之时,杨宇和三位长者来到钱穆青面前,深施一礼,杨宇说道:“前路凶险,全仗二位壮士保护,我们四位老朽,代表在此所有胡人,恳请二位壮士不以我等为累,鼎力相助,度过难关,我等均愿听二位调遣。”

    原来,昨日众人见钱穆青师徒二人联手杀退劫匪,夜间又巧设旗幡保众人安全,对二人的武功智慧是深深敬服,便将安全返回草原的愿望寄托在二人身上,遂推举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出面请愿。

    钱穆青也在为前路的安全忧虑,以师徒二人的武功修为,自保应当不成问题,问题是如何保护这数百人不受杀害,他心中已想出一策,唯恐众人不依,今见四位长者前来祈请,遂不再犹豫,对众人说道:“钱某不才,既受诸位重托,敢不效犬马之劳。某有一策,不知可行与否,说出来与大家商议。”

    四位长者大喜,齐声说道:“壮士请讲!”

    钱穆青道:“劫匪势众,不可硬拼,只可智取,我们可用虚张声势之策,扰贼心神,使贼不敢来袭。”

    四位老者齐道:“壮士只管吩咐。”钱穆青令人制作一台八人抬的肩舆,找八位健壮女郎抬着,又选一貌丑白衣女孩端坐其上,数十名貌美女子随行左右,又令五十精壮大汉在前执旗引导,一应众人缓缓相随,不得慌张匆忙。

    杨宇命家人腾出一辆车子供师徒二人使用。赫连隆山推着师傅,紧跟肩舆之后,其余众人驱牛赶羊在后相随。众人依着钱穆青安排,浩浩荡荡,徐徐前行。这招果然管用,众劫匪都躲在树林、蒿草中远远窥望,不知女童是何方神圣,排场如此之大,谁也不敢冒然来袭。

    赫连隆山不解其故,忙向师父请教。

    钱穆青道:“你读没读过“涸泽之蛇”的故事?”赫连隆山读书甚少,不觉面红耳热。

    钱穆青道:“从前,在一个池塘里生活着两条水蛇,一大一小。一天,池塘干涸了,水蛇不得不迁徙。小蛇对大蛇说:‘如果你在前头行走,而我在后头跟着,人们必然认为我们不过是普通的水蛇罢了,必定会有人用石块砸死我们;倒不如我们互相衔着嘴巴,你背着我走,这样,人们就会把我当作神君,谁也不敢来伤害我们。’于是它们互相衔着尾巴,大蛇背着小蛇,大摇大摆地爬过大路。人们果然都躲开它们,相互说道:‘这是神灵啊!’在世人眼里,男尊女卑,老尊幼卑,美尊丑卑,而今我们故弄玄虚,反其理而行之,贼人必定惊讶,把小女孩视为神异,谁还敢冒然来犯。”赫连隆山听师父一番解释,心下暗自称妙,寻思:“原来书中有如此多精妙的道理,将来大仇得报,定当多读些书来增加自己的智慧。”

    众人一路走来,都被眼前景象所震惊。只见死尸遍地,血流成河,沿途绵延无尽,惨不忍睹。想是昨日汉人疯狂屠杀掠夺所为。众人见此惨象,无不伤心落泪。

    赫连隆山不禁想起荥阳郡胡人对汉人的大屠杀,心想:“莫非民族与民族之间也有因果报应,今日你杀他,将来他杀你?”

    便向钱穆青问道:“师父,民族之间也有因果报应吗?”

    钱穆青道:“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恩怨纠葛,与个人之间大体相同。纵观历史,秦始皇统一天下,为固边疆北击匈奴,匈奴北退不敢南下牧马;楚汉争霸,无暇北顾,匈奴势力恢复,时常侵扰大汉边境,汉皇帝无力还击,以至于要用‘和亲政策’才能换来边境的安宁;汉武盛世,民富国强,开疆拓土,征伐四夷,匈奴王庭土崩瓦解,被迫退到大漠以北;晋朝八王乱政,汉族势力转弱,我们胡族又占领了中原,汉族与北方草原民族就是在势力的强弱转换中延续着彼此的恩怨情仇,这便是民族间因果报应的明证。”

    赫连隆山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大为赞同,对佛教充满了敬仰,暗想:“苍茫大地,芸芸众生,盛衰荣辱,此来彼往,却原来有着如此精妙,杂而不乱的联系。佛陀必是世间最为有智慧的圣人,否则怎么能看透万象,为众生指点迷津。”

    赫连隆山好奇心起,不断请师父讲些佛教的道理。钱穆青遂把从佛图登弟子哪里听来的、关于佛陀生平及佛教四谛、四仪、性起缘空、六道轮回的道理详细讲与他听。赫连隆山兴致勃勃,问个没完没了,钱穆青旅途无事,也乐得消磨时光,师徒二人一问一答,倒也各得其乐。赫连隆山虽一时放不下心中仇恨,却渐渐认可了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道理。

    一些在汉人屠杀中侥幸存活下来的胡人不断加入进来,队伍渐渐壮大,增加到一千多人,扶老携幼,人喊马嘶,声势颇为壮观。

    人越多,钱穆青越是担心,怕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被汉人看穿,再来攻杀。提心吊胆中,西迁队伍安然渡过潼关,出了冉闵所控制区域,进入关中地界,大家都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