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妖传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弥邹忽之战(上)

    李世民要想逐鹿天下,必须保证后方绝对安全,此时东部的倭人,还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所有技术,除了造船,全部依赖于大唐,若是有一天大唐与之断绝了关系,都不知如何生存下去。这时的倭人,受到的中土文化影响太大了,以至于自己原本的土著文化,都被当成垃圾丢弃,无论谁上台,都没想过去侵略大唐,属于绝对安全的后方。

    再说西北方,东突厥有了屈突诠在那挡着,他再傻也不会去进攻大唐本土,区区七八万人,能不能入关都是问题,何况还有那么多部落还没安抚。东北方,名义上都是高丽的领土,而高丽王为了南部安全,集中防守半岛区域,把北方交给了当地的势力靺鞨人。

    靺鞨人与高丽人,都没有能力拿下对方,所以这种关系才会牢不可摧。靺鞨人认为,要是找大唐做盟友,会很容易被欺负,因此不管大唐怎么挑拨和收买,都不为所动。其民族属于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形态,很容易迅速纠集十五万骑射部队,且战力惊人。

    既然从辽东打过去很危险,而且补给压力太大,靺鞨人在每一城大量储存水和干草,根本没粮食,打下来吃什么?(虽然后世东三省是粮食主产区,但在靺鞨人统治时代,天冷谁吃素,都是放牧,拿牲畜换取高丽南方的鱼,根本见不到种植的粮食。)

    李世民与一帮军事精英推演了多次,确定如果从辽东进军,根本无力保障二十万部队的补给,何况二十万部队也不一定就能拿下高丽,就算勉强干掉了靺鞨人,就算突击到了平壤城下,面对坚城,又有什么办法破城?所以,战略方针很明确,秘密安抚靺鞨人,使其不南下增援,渡海直击高丽。

    (也许有读者要说,搞错了,这个高丽是几百年后的称谓,应该是高句丽。这么说也对,有不少史书没有一致的称呼,叫做高句丽主要是为了区分高句丽和高丽,既然本文中高句丽没有亡国,叫什么也就无所谓了。它包含了东三省和朝鲜半岛大部。)

    准备了这么久,病死的士兵累计都有三千多人了,囤积的粮食够吃一年半了,徐茂公向李世民建议,可以进攻了,为了大舰安全,不可满载,每舰载五百至六百人,三十艘舰为一个攻击点,选择三个攻击点同时发起攻击。李世民让随军的袁天罡卜算一卦再说。

    袁天罡算过之后,脸色发青,对李世民道,“陛下,卦象显示,渡海作战大凶,无人幸免,还是另择日子吧。”李世民大怒,“你这乌鸦嘴,朕若不是用得着你,今日便把你砍了祭旗。你的本事,也就在寻物断案方面了,这里用不着你,回长安去吧。”

    袁天罡缩着头,承受着李世民的雷霆之怒,待到李世民甩开袖子走了,才抬起头。守门的尉迟敬德同情地说,“你这半仙,为何要说这些,即便无人幸免,就不打了吗?既然已经准备了这么久,又付出了这么大代价,想停下就能停下吗?”

    十月十八日,大吉,天气晴好,西风猛急,李世民前队五万人,分成三队,分别称飞龙军,蟠龙军,和定海军,乘一百艘大舰,直扑对岸。(左右为飞龙军,蟠龙军,各三十舰,各一万五千人,中间为定海军,四十舰,两万人。)

    对岸的高丽地名叫做弥邹忽,由三万高丽部队防守,这三万野战部队的统帅,就是渊盖苏文,此时二十八岁,乃高丽少有的善战军官。高丽军队一直密切关注唐军行动,见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三层大舰渡海而来,且为顺风,便放弃了外围阵地,退向海边的石山。

    至此,高丽战役的第一战,弥邹忽之战,拉开了帷幕。十月十九日凌晨,登陆的飞龙军借着微弱的月光,拿着盾去建立前沿阵地,遭遇投石车投石集火攻击,在死伤一千一百余人后,冲到了一大片平缓的泥地,此处远离投石范围,且视角开阔,被选做登陆营地。

    由于远离树林,砍柴困难,不易搭帐篷又不易生火,登陆部队把随身的被子铺在地上,所有的人挤在一堆,十月下旬的夜晚,没遮没拦的风,真是刺骨寒冷。

    就在哨兵睁大眼睛警戒的时候,又发生了意外,此地外围视野良好,可谁想到近处被高丽人挖了大型地道,下面藏着兵,趁唐军挤作一团,又没点篝火,对他们投掷了大量火油和火把。

    一时间,此地成了火海,铺在地上的棉被,呼呼地西北风,都成了帮凶,逃跑的唐军或者被外面埋伏的高丽骑兵杀死,或者慌不择路落入海水冻死,一万五千渡海士兵,九成都丢了性命。

    与此同时,另外一侧的蟠龙军,采取的方法比较保守,上岸以后拼死冲击敌石山防御阵地。在付出九百人伤亡的较小代价之后,击溃敌防御部队,并杀死敌军约两千余人,一举夺取敌连环石窟,并全军进入占领。

    派出信使向中路定海军联络之后,便进行了洞窟搜索和防御,一切正常,于是开始食用晚餐。正在此时,隐蔽机关被启动,人工雕琢的巨石滚向石窟入口,牢牢挡住了蟠龙军的退路。此路的主将见形势不妙,大呼撤退,一万四千人,顺着洞窟向出口迅速移动。

    意料之中的是,三个出入口全部被巨石封住,他们等于是被石窟关押在此了,不能坐以待毙。主将招呼所有将士,齐心协力寻找石窟中地面凹陷之处,总算找到,车轮战,拼命挖掘,硬是把较薄的石头地板挖穿了,依次从那里爬出。

    爬出的地方很滑,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滑出去的士兵迅速滑到坡底,趴下身子隐蔽,就这样一个一个,待到全军脱险,已是天色微明,天黑的时候不熟路径,不敢乱跑,现在天亮了,该决定朝那边进发了,结果发现敌人挖开了四周的堤坝,竟然高丽人在高处蓄了水,做成了一座山顶大型堰塞湖。

    蟠龙军脱出地点正是一条干涸不久的河床,两侧湿滑难以攀援,看到洪水似蟠龙一般呼啸而来,主将绝望了。在河床上攀爬的士兵遭到敌军箭雨攻击,不得不退回河床,而那奔流而下的水龙,会把他们全部吞噬,这一万五千人,竟然只活下三百余人。

    定海军主将很主动,他的中路部队登陆以后,沿着登陆点两侧进行了清扫,击杀伏兵一千余人,摧毁投石车三十余辆。他也不深入内陆,就在搜索过的区域,分作十队,建立牢固的滩头部队。部队每三支互成一个三角,三个沿海的三角形之外,才是相对深入内陆的一支警戒部队。

    他一边派信使请求唐王增加登陆数量,一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深入敌境不可为,既然我们是强者一方,就要步步为营挤压敌人空间,花个两个月,就挤到敌主要城市了,绝不能分兵与敌小规模争斗,失了我军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