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妖传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松赞干布

    纷争结束了,各势力又出现了暂时的和平,由于甘州肃州在加高城墙,深挖沟渠,商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堵塞。大唐又把西藏州视为造反的恶势力,见藏人就可以随意抓捕,一时间,连脸上有点高原红的汉人,也不敢出关了。

    这样的高压政策,让藏人国主很担心,因为缺盐。大家可能会奇怪,西藏州东部不也有大盐湖吗,为何会缺盐。答案很简单,其一,西藏州的盐湖都集中在盆地地区,这些非山地的地区,早已被唐军封锁,无法取盐。其二,海拔太高,就算弄到粗盐,水烧不开,煮出来的盐还含有大量有害重金属矿粒,吃了对人伤害很大。

    所以,抢回来的成品盐要实行管制,禁止交易,每户人家限量领取,百姓经过层层剥削,拿到手几乎就可以按粒数了。没盐怎么办?穷人家就凑合着一大锅里放点盐吃个心意,反而把屈突诠下的毒稀释了。而那些富人,都相信大唐的盐质量好,起码煮得好些吧,争相食用,结果,纷纷暴毙。

    等到藏人国主叫停,国内已然大乱,百姓见到财主们一个个暴毙,认为是天神来主持公道了,一串联就声势浩大得不像样子。原始宗教国家一旦内乱,会比其他国家更难收场,如同后世的非洲,信仰不同的就是仇敌,不杀光都睡不着觉。

    藏人国主在国师及精英卫队的掩护下,带了八大车财物,逃离了宫殿,就这样,乱世中崛起了一位神人,松赞干布,这一年,他才十五岁。拥有王室血脉的他,从小看惯了人情冷暖,翻脸无情,心智比一般的少年老成许多,他一边收拢军队,一边向大唐递国书,就在大家认为这孩子太稚嫩,唐王怎可因此停止刀兵之时,大唐宣布,承认松赞干布的王位,双方建立友好邻邦关系,永世修好。不仅如此,还把柏海那处悬崖划为国界线,唐军退回。

    有了这么厉害的少年国主,藏人也不闹了,一致认为他的到来,是天神的旨意,成了新的宗教领袖。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成了政教合一的最高领袖,他创造的神迹皆因给大唐递的国书,里面说到,希望永世修好,并提出了可行性计划,三年内,迁都,从山上的山南琼结,迁到逻些(今拉萨)。

    与聪明人交流就是省事,李世民回应的很迅速,只有新上任的西海州都督来求解惑,李世民耐心地对他说,“如今新得肃州,那是国之屏障,必须储备六万骑兵。甘州削减一万给兰州,给你的西海州只有两万,你能攻略西藏吗?”

    见这都督摇头,李世民接着说,“藏人新国主保证,三年内把都城迁到逻些,没了高山的阻碍,他们在平地上能与我军一战吗?咱们就看其行动吧。你的任务很重,要给朕打造一座新盐都,快回去忙你的吧,有问题问房玄龄。”新都督一脸地落寞,难道藏人焚烧西海州的仇怨就这么算了?

    仇怨当然得有个交待,松赞干布上台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针对原国师的,给他列出了六大罪状,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1、欺瞒国主,致使国力孱弱,2、排除异己,暗杀大臣。3、克扣救灾款项,中饱私囊。4、利用妖术,残害百姓。5、暗养死士,图谋不轨。6、纵火西海州,引祸上身。

    有意思的是悬赏办法,“取得国师头颅者,可奖励一大车财宝,抓获国主者,可赦免其罪。”带着八大车财物,能走多快,此时的国主一行躲在一片树林里,惶惶不可终日。一个卫队成员拿着一张悬赏告示来见卫队长,几个人嘀嘀咕咕不知在商量什么。

    国主一问,卫队长拿出告示,国师大声说道,“你等切勿上当,这悬赏告示就是给你们看的。你们杀了我,再出首带着国主回去,就能免罪还能发财,对吗?真是痴心妄想。”国主见卫队长脸色不善,止住了国师发言,“确实不可回去,若回去定然要被新王解往大唐,那西海州的苦主,还不得把我们扒皮吃肉?”

    卫队长点点头,撕碎了告示,转身离去。国师便从身上解下一个小瓶,偷偷地对国主耳语,“宁杀错勿放过,此刻最危险的,正是国主的卫队。”国主点点头,也轻声说,“你有解药吧?晚上进食之时我们预先吃下解药,再一同吃食,才算稳妥。”

    一晃就天黑了,树林中的队伍才敢出来行走,白天探哨找好的歇脚点就是十里外的一处山洞,到达之后,去洞内找合适之处点篝火,拾柴,打水,准备吃晚饭。国主对大家说道,“卫士们,我想好了,如此逆境之下你们还如此忠勇,绝不能亏待大家,都过来,我有话说。”

    随后让卫队长把一匹拉车的马牵来,当场刺死,“今晚咱们吃马肉,饱餐一顿,然后我把钥匙交给卫士长,你们一起把车上的这只大箱子挖个坑埋上,这一箱子少说有四五百斤,单人拿不动。待送我出了境,你等再随卫士长来取。”

    卫士们心情好了很多,就是嘛,高风险就得高回报,一行十五人只留一人轮流放哨,其他全参与了夜宴。卫士长高风亮节,站第一班岗,国师悄悄给了国主一枚丹药,就开始了畅饮,酒是哪来的?这支车队,是马拉大车,共八辆车,九匹马,本为国主备了一匹,没用上就买了酒带着。

    多出来的车就是柴,酒席提早开始,酒足够,马肉也足够,一直担心国师要害人怕酒里有毒,见国主与国师随意拿碗酒就灌,完全不在意哪来的酒,卫士们也就慢慢放松下来。酒正酣时,国师准备下手了,他对国主使了个眼色,两人都掏出丹药,扔进了嘴里。

    国师去新开了坛酒,偷偷下了药,然后过来又找个理由一起举碗,正准备给国主敬酒,国主道,“你们再和国师大口干三碗,寡人要去给你们卫士长送一碗去。”

    然后走近国师,对他挤挤眼,国师心想,“这也对,要同时喝毒酒,才不会出意外,卫士长要是发飙,可不一定打得过。”便斟了一碗毒酒递给了国主。随后就和卫士们嚼着马肉灌酒去了。

    不远处,国主走近卫士长,把泼掉酒的空碗递给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卫士长脸色忧郁地看了看那篝火,拔出了砍刀,慢慢向那走去,摇曳的影子越拉越长。

    篝火处,倒了一地的尸体,都是喝了毒酒而死的,全都在半醉之中离去,也没多少痛苦。只有国师,在地上扭着,嘴还一张一合,像一条垂死的鱼。卫士长蹲下来,看了看他不甘的脸,对他说,“国主只有拿你的人头才能被赦免,你去吧。”

    随后砍下了他的头颅,提着离去,可怜国师一身的本事,到死都不明白,既然新王要他的头颅,国主为了安全离开,怎会饶了他,他兴致勃勃去下毒的时候,国主也在他的碗里下毒。国主宝库里尽是前辈留下来的法宝,还能缺了毒药?

    藏人国主趁着黑夜,让卫士长把已经挖好的深坑再挖挖,把第六车的财物倒进第五车的几个大羊皮袋,封好,放进深坑填埋。再把其他几车财物一起匀匀,到黎明时分,依然是一支车队,八匹马,八辆车,(拆掉一半的车匀匀队伍的木板就好了)八大箱财宝。

    天亮时,国主一人拦截过往藏人,一起推车去了哨卡,松赞干布亲自接见了前任国主。得知他杀了国师及卫士,只身来自首,只求得一车财宝去当个富家翁,哈哈大笑。于是拉着前任到大广场,指着下面说,“你一会儿去认个错,你那箱财物就散一点给大家吧,剩的你拿走,别再回来。”

    前任国主要在广场对众人忏悔啦,百姓们奔走相告,围观的人数远超想象,这是以前高高在上的王啊,居然低下了他高贵的头。国主一边自我批评,一边把财宝换成的铜钱往下撒。很快,众人原谅了他,把罪责都指向了挂在旗杆上的国师人头。

    国主走的时候,手里只剩下了一枚铜钱,但是,他胜了。松赞干布打开秘密宝库的时候,发现里面很干净,里面只有一条黄绢,上面用藏语写着,“宝物被窃,贼人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