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妖传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左右胁侍

    八戒加快脚步到国师府找师父,却发现师父不在府内,问了护卫才知道,师父练箭去了,天啦,师父是谁变的吗?这么反常。走进一个院子,门口的护卫说国师在里面,可哪有人啊?

    八戒左看看右看看,见到门梁上有个苹果,便准备拨下来吃掉,刚伸出手去,听得一声尖啸,有利箭袭来。八戒连忙一缩,只见一支羽箭,正钉在苹果中央,箭头从另一面露出一点尖尖角。从院子的另一头,走出了师父师母,师父的手上拿着一张突厥产的震天弓。

    “师父,你怎地不念经了,练起了弓箭?而且还箭法了得?”玄奘把弓往地上一扔,“为师的神通都是近距离的,顶多也就是一丈远近,前些日有个刺客跑来刺杀,他不近身,远远地扔毒镖,把为师扎得像刺猬一般,你师母就决心让我练箭。”

    女王对八戒嗔怪道,“出一趟门,礼数都不懂了,见到师母也不知道打招呼,是不是和妖怪呆久了退化了?”八戒连连告罪,之后女王又道,“你师父在这乱世,终究最后还得靠自己,没点武艺,怎么生存?其他武艺,你师父的慢性子一时也学不了,唯独这箭术很合适他,这才练了半月,基本上与军中神射手相当了。”

    八戒想了想,“不错,若想拥有高超箭术有三个条件,对于凡人,是难上加难,恰好师父都能满足。其一,要雄浑气力,军中之人都知道,说拉开几石的弓,其实是纯粹角力,也许拉弓的胜者根本就不会射箭。以师父单手挥舞一百七八十斤帝休枝的气力来说,世间善射者不过如此。

    其二最为重要,要冷静,心如止水。通常气力大者,往往心浮气躁,此乃射击之大忌。师父的定力,就不用说了,世间找不到第二人。其三是胆略,射击者,往往射击之后就深陷敌群,又没有策应之人,射击之前,即便冷静之人,也容易动摇,退却。而师父是死过多次的人,对于绝境,完全没有什么慌张。”

    女王满意的点点头,“八戒,你的事迹我听说了,你在军中确实如鱼得水。有没有想过,一直在那里干,长期与石妖换位?”八戒一惊,“师母,是不是我哪里做错,惹师父生气了?不能就这么把我弃了呀,我不去军中,我要在此守护师父师母。”

    女王笑了笑,“是守护师父还是守护你那小夫人?八戒,你先别急,正好傍晚有一场佛会,你也去看看,也许,看完了你就不多说了。”八戒点了点头,对玄奘说道,“师父,你与师母先练着,我去岳父家中看看。另外如果你命中率高,军中的武器是不能用的,这突厥的震天弓是配给骑射使用,力道太轻,不到半石。(初唐一石弓拉力相当于现代53斤,略大于奥运比赛的22公斤)”

    说罢在地上捡了个石子,蹲着画了起来,画完了才站起来,“这是当初天庭设计的神弓图,因天宫大多神仙都刀枪不入,对付地下普通妖物又浪费,最后不了了之。其特点是弓背轻而坚韧,弓弦强劲而不抖,弓长一人高,箭体三尺长,较天兵常规弓箭,射得更远,穿透更强,回头我找人给做一把。”玄奘点点头,“徒弟的礼为师收了,你先回家去吧,傍晚早些过来。”

    八戒的岳父,如今投靠了女婿,住在这无人打扰的净土,不上税不交租,过得逍遥自在,早已不像当初那般刻薄,见到八戒回来,便上来聊天,“贤婿回来了,快来坐,老夫有话说。”八戒拿着茶壶倒了两碗热茶,等着岳父开口。

    “贤婿到底是个什么官?昨天我见一个车迟的王爷,带着几个家将,硬闯缓冲带,只是想让他的一位近亲,能入住缓冲带。结果外围守卫直接把他的家将杀了,让他滚回去,说缓冲带是国师禁地,擅入者杀,让他自己回车迟领死。”

    说罢啧啧两声,“一个王爷啊,只是看看就杀了,这是什么龙潭虎穴。老夫住在这里也不见其他老人,只有成家的女兵,都是些少年。问了问,才知道,你的官大,祭赛国车迟国的国主,也不如你,大王下面有国师,国师下面有贤婿,贤婿下面才是车迟国主,是不是这样?”

    “岳丈大人,我和国师以前都是天上的神仙,犯了事罚下凡间,大王与我等在天上便相熟,所以厚待一些,凡事低调,切勿张扬。翠兰呢?怎么还不过来?”“贤婿不急,翠兰随你岳母去摘瓜果去了,少顷便回。只是你二姐他们家又出了事情。”

    高家有三个女儿,分别叫香兰,玉兰,翠兰,搬迁之时,大女二女已然出嫁,大女儿嫁给了经商藏人。唐军入侵时全家被乱军所杀,二女儿嫁给一个巫医,只救人不杀人,哪知好人不长命。

    这次大巫师夜里闻报,怕贼人遁走,仓促聚兵,把巫医也带上了,说是去了在后方救人,几百教众敌人只有十几个,根本谈不上危险,如此有把握的行动,却全军覆灭。

    八戒等到岳母和翠兰归来,吃了一会儿点心瓜果,说了说家长里短,便推说国师有宴请,不吃晚饭了,早早离开了家。翠兰送了出来,在门口问,“夫君,二姐他们家是怎么回事,你一定知道,告诉我,我不告诉爹娘。”

    八戒低声说,“大唐与藏人在边境开战,藏人不防,准备不足,死伤惨重,二姐夫便被藏人裹挟,死于军中。岳父得到的消息是二姐夫那只队伍未归,还托我去打听,其实已经全部阵亡,无一幸免。”翠兰咬住嘴唇想了想,“那你能不能把二姐也迁来?”八戒说,“我会想办法,你先把她接来住几天,让她适应一下,我先去国师府了。”

    见八戒心情不好,女王悄悄问有何事,说是家里亲戚遭遇横祸,汉藏又有战端,便不再多说,安慰了几句就走了。八戒把烦恼丢开,仔细往道路两旁一看,吓了一跳。到处是拥挤向前的光头,有的是受戒僧侣有的是平民,见到自己这一行人,他们纷纷跪下磕头,神色虔诚又目光坚定。

    一个老和尚让大家静静,然后大声呼喊,“请活佛及胁侍登台讲经。”下面一眼望不到边的观礼群众,纷纷跪下,因为跪下比站着需要更多空间,密集的人群像波浪一般涌向后方。玄奘上台,坐在高台之上,如无毛猴一样怪脸的行者站在玄奘左侧,如琉璃般透明的石妖赤着上身,站在玄奘右边。

    八戒不想听经,慢慢挤出人群,见到了带着面纱的师母,便欲告辞。师母示意护卫退开,低声对八戒说道,“你看他们三个,你师父很享受讲经的过程,另外两位的样子是不是也很享受?”

    八戒说,“真是啊,为什么会这样?”“你想想,你大师兄神通就是佛光,每次学佛都提升战力,离不开你师父;那石妖,不知怎么得了琉璃之体,学佛以后更是痴迷其中;让他俩做胁侍,再愿意不过。”

    女王低头看着地面,“况且,你能舍得你的翠兰吗?你能像台上的三人那样,不近女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