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莲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发展壮大

    第三十四章 发展壮大



    几天来,碧莲为资金事伤透了心,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生产跟不上,满足不了供货量,很多销售商要排队等几天才能得到货。面对这种情况,她真是心急如焚,恨不得把自己抵押出去。



    方医生见碧莲他们的事业如此顺利,心里非常高兴,他们把毕生积蓄二十万元全拿出来,交给碧莲,要他们使用。碧莲坚决不用。她觉得干事业就要完全地靠自己,不能连累别人。更何况生意场如战场,她随时都有可能倒在激烈的竞争中。她不能用二位老人辛辛苦苦积攒的养老钱随自己去冒险。况且,他们还有一个亲女儿在国外,她担心如果动用了二老的钱,她那个未曾谋过面的、相互一点还不了解的姐姐会对她产生误会。所以她无论如何也不肯动用二老的钱。



    现在方医生家的诊所还是那么忙,在碧莲离开后,他们又聘请了一个小护士,而且又购买了几台先进的医疗设备,扩大了医疗规模。在附近的几个村镇中声誉很好。但是,令碧莲略感忧伤的是,大半年下来,两位老人又苍老了很多。



    正当碧莲为生产资金四处为难时,以前的高老板从广州风尘仆仆地过来了。碧莲见到他后,心里吓了一跳,心想这人怎么赶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要帐。这可怎么办呀?真是屋漏又遭连阴雨,行船偏遇顶头风。



    没想到那个高老板不但没提以前的旧帐,还一口许诺,愿再出二十万元支持他们。他的条件是在广州开办一个“莲宝公司专营部。”南方五省的经销全由他来代理。而且碧莲必须优先以最低出厂价向他供应各种新产品。



    碧莲一听他的条件,对他在心里连连佩服,真是一个做生意的人精呀。不但头脑灵活,而且嗅觉灵敏,对市场的把握及时准确。和这样的人合伙做生意,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她仔细考虑之后,又反提一个要求,要他投资五十万作担保金,他才可成为南方五省的总代理。在他们未还清他的所有借款前保证以最低出厂价向他优先供货。



    高老板略一思考,便满口答应了,这简直令碧莲意想不到,但是心里却已喜出望外了。



    原来这个花心老板回到广州老家后,和他老婆又言归于好了。因为他做生意全部都是依靠他妻子娘家人出钱,他妻哥是一个市的书记,钱权一把抓。他不想失去这个给他带来人生富贵的靠山,落个身败名裂妻离子散的悲惨下场。



    他回家后,向老婆跪求原谅,又向妻哥立了许多保证,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宽恕后,他再也不敢寻花问柳、节外生枝了。决心洗头革面重心做人!夫妻又破镜重圆,家庭又和睦幸福了。他在广州得知碧莲的食品厂很是红火,特别是新产品“一口酥”在小食品界口碑极好,销量巨大。而且他知道加工厂的产品都非常合南方人的口味,他也相信食品厂在碧莲的经营下会更好地发展下去的。他以前的主销地和客户也都在南方五省,所以他便想全权经销他们公司的产品,做个南方五省的总代理那是再好不过了。他被老婆严管在家天天无所事事,整日闷的发慌,正想出来找个正经事做。斗胆向老婆讲明计划,老婆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便给了他一个“破例假,”让他速去速回。其实他老婆已得到娘家人的通知,要她想法把她书记哥多年来贪的钱想法洗白一下。正发愁想不出啥法呢,老公又想重操旧业,于是她便做了顺水人情,让老公大胆去做,只要老实听她话,不再歪心,需要多少钱尽管说,她做他的财政部长、做他的娴内助。有了老婆这些支持,他还怕啥呀!所以碧莲给他要求提供五十万元的保证金他才那么轻松地答应。



    高老板的到来,正赶上碧莲为资金发愁,现在真是起了雪中送炭的作用。碧莲马上和他签定了合作协议,五十万元资金很快便汇来了。现在,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已在她的胸中形成。她认识到,继续购买设备,扩大生产,就要重新租赁更大的厂房。现在这个厂房的地方很小,租赁期还不到两年就要到期,如果现在租赁新厂房,那么他们的工厂就分开成了两个地方。这样一来,不但不利于管理,生产上也浪费人力资源,各方面都不好协调。他们要做大做强,必须拥有自己的厂房,建立起自己牢固的生产根据地,这样对于今后长远的发展才更有利。可是要建自己的厂房就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她初步估算了一下,连购买土地到建成自己的厂房,最少要五百万起动资金。他们现在哪有那么多的钱呀!她又估算了一下,照目前的盈利情况,一年可盈利三十万,十年才有三百万,还是达不到购买厂房的资金。而十年时间她并不感到太漫长,只是目前让她感到万分苦恼,自己远大的理想追求正在隔岸向她招手,她多想一下飞奔过去,将她拥抱在怀呀!



    碧莲从与广州高老板签定的“总代理”合同上,她发现了一个快速融资的方法。她想,如果每个省由一家供销商做他们公司产品的总代理,全国就有几十家。每家总代理收取十万元的保证金,那么她就可收取几百万元的保证金,这样一来就很轻松地融到了建厂的资金。她又把目前所有的经销商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各个省份基本上都有几家小经销商,有的省城有,下边的地级市还有。这样不但公司在配货上很麻烦,各个经销商在销售上也容易出现混乱。如果每个省保留一家代理商,这样不但公司便于管理,各方面也更好协调。她想好一个初步的实施计划,试探性地给多个经销商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好多经销商一听碧莲的计划,都非常积极,有几个省城的经销商第二天就跑来了,想马上做全省的总代理,生怕下边地市的抢去了他们的饭碗。这大出碧莲的意外。 



    经过几天的酝酿,碧莲做好了发展省级“总代理”的所有计划,聘请法律人士制定了双方合作的合同。于是给各地的经销商发出了正式的邀请函,邀请各地信誉好的经销商来签定合同。很多经销商能得到碧莲的认可非常高兴,他们对莲宝公司也更充满信心和期待。当一家家省级“总代理”确定下来,合同签定后,碧莲公司的账户上便轻易地收入了二百多万的保证金。



    充裕的资金有了,对于如何拥有自己的根据地,碧莲觉得自己一时建不了,能重新租赁一个大的厂房,也是权宜之计。于是她动员许多人,寻找合适的大厂房。



    此时,她已让石宝离开了那个废品收购站,收购站的一切事务都交给那个老马叔来代管。石宝整天和碧莲在一起,学到了很多知识不说,心情上也快活无比。他遵照碧莲的指示,把那些收废品的小贩都动员起来,要他们多多留心市区周边哪里有出租的大厂房。那此小贩都欣然领命,在收废品的同时,积极为他们寻找大厂房。



    未过几天,果然有一个小贩报告说,在市东郊有一个国营的浆油厂,倒闭停产好多年了,厂院很大,正在招租。碧莲得知后,立即和石宝带上那个小贩坐车到那里去看。



    到地方一看,果然有一个破旧的院子,而且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些。院里有一栋三层高的楼房,破败不堪,基本只剩一个主体框架了。负责看院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很热情地带碧莲他们在院里看了一圈。看完后,他很气愤地向碧莲他们发起了怨言。



    原来这是一个国营的浆油厂,十几年前经济效益还很好,在国内还有一定的知名度。没想到忽一天不知道从哪里调来一个叫候尚书的厂长,老子是省里什么一个专管国企国资的主任。这个候尚书三十多岁,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工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猴上树。”这“猴上树”没弄几年就把这厂子折腾个净光,他拉关系走后门从一个银行里贷了三百万元,说是要更新老旧生产设备,重振工厂当年雄风。结果钱一到手,让他老子向上头送礼拍马屁,谋到一个环保局长的官位,一拍屁股走人了。可恨这只“猴子”又窜进大自然的环境里逍遥自在去了,却给厂里背上了几百万的银行贷款。以后再也没人来当这个厂长了,所有的职工都下岗在家了。贷款期限一到,银行一起诉,法院便把仅剩的老本——厂房和机器设备全部抵给了银行。如今里边的机器设备已全部当废品变卖,就剩下这所空院子一栋破楼了。他这个看门的也只是帮银行里看守着,事实上也没什么可看守的了,破楼谁也不会搬走,院子里只有野狗野耗子乱跑。



    这位老人还告诉碧莲,听说银行里正要准备把这个厂院卖了,前一段时间来过几拔买家,可能都没谈拢,大致要卖多少钱他不知道。听来看厂的买家在闲谈时说到,离市区这么远,不值三百万,就这一百多亩地值点钱,破楼拆除还耗钱呢。



    碧莲一听说这个旧厂院可能要转卖,心中大喜。她马上带着石宝按照看门人的指教,找到了那家银行的资产管理负责人。



    一见这人,碧莲心里便嫌恶万分。这人五十岁上下,一双贼眼在她身上滴溜溜地乱转,让她心里难受的要死。但是,为了事业的发展,她也只好强忍着。



    经过一番商谈,那人竟大言不惭地向碧莲暗示,如果给他本人十万元好处费,他保证碧莲二百万顺利买到手。否则,三百万也别想买走,他们就在厂院里养耗子。



    碧莲发现他确实不是个好东西,便不再和他详谈,带着石宝出来了。回到工厂后,她经过仔细的思考,决定直接去找那家银行的行长,向他陈说厉害关系。估计行长为本行的总体利益着想,会通情达理公平出售这个不良资产的。



    第二天,她又带上石宝,直接去分行总部找银行行长。等了一上午也没等到,下午又等到四点多,才见到那位行长。



    这位分行行长姓王,听说碧莲和石宝就是生产“一口酥”小食品的老板,对他俩这么年轻就取得这么大成绩大加赞赏。他听说碧莲和石宝的来意后,表示非常欢迎,更希望能与碧莲他们长期合作。因为他们银行也要拉拢有存款意向的大客户,也要向有良好信誉的优资客户发放贷款。只有一存一贷,他们银行才能有收益,才能良性循环。有些不良资产压在他们手里他们也头痛,因为他们作为银行,最需要的就是钱款,而不是不能流通的的固定资产。他一听碧莲想要买那个破败的老浆油厂,喜出望外,马上给负责资产管理的那个坏东西打电话,又问了那个浆油厂的现在情况,要他们明天上午开个转让研讨会。那个坏东西在电话里“喏喏”连声,象个叫唤的哈巴狗。



    碧莲对行长的通情达理很是感激,她又坦诚地向他介绍了目前工厂所面临的生产困境和资金困难,如果买下那个旧厂,希望行长能给予些贷款支持。



    王行长对碧莲的“莲宝公司”也有耳闻,而且他们全家都已吃过“一口酥,”评价都很好。他觉得他们的加工厂确实有扩大生产的必要。只要他们踏踏实实诚诚肯肯地干事业,他们全力支持。但是具体事项还是要等到开会研究通过后才能决定。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反复谈判,碧莲终于以二百三十五万的价格,收购了那个老浆油厂的所有资产。等办好所有资产变更手续后,她再以这个老厂做抵押,向王行长他们银行贷款一百万做为建新厂的起动资金。



    碧莲让石宝负责对新厂房的修建工作,她要他找一建筑队,按照规划的图纸样,把厂房全部整修翻新一遍,工期期限为二十天。碧莲已亲自选定了新设备,二十天后就要安装新设备。因为现在已是秋季了,如果延误了工期,那么搬迁也就要延期,春节前将很难投入大规模的正常生产。而春节又是便携食品销售的旺季,失去销售天时岂不令人惋惜。



    石宝欣然领命,立即投入到对厂房的改建当中。他吃住都在新厂院里,严格按照碧莲的要求施工。



    施工如期完工了,此时再看这个厂院,从里到外,已全部焕然一新。先前的衰败已荡然无存,只成了它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在它的门楣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名字:“莲宝食品有限公司。”



    面对着宽大的厂房,碧莲没有太多的欣喜,她知道,她将面对更大的挑战和考验。迎接她的不是成功便是失败。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只有这两条路供人选择。成功带给人的是骄傲和荣誉,失败带给人的是困苦悲哀和无奈。



    对于新厂的搬迁,碧莲为了避免一窝蜂似的聚拢,她请来了几位食品生产管理专家,对她的厂房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她觉得,不能因为搬迁而影响目前的生产。她研究后,决定分批搬迁。将新买的两组设备安装好,投入正常的生产后,再把旧厂的设备搬迁过来。这样,既没有影响生产,也顺利完成了搬迁。没有使生产和销售脱节,维护了公司良好的信誉。



    “莲宝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后,生产规模和销售范围迅速扩大。特别是在新春佳节前后的一个多月里,碧莲在“一口酥”的基础上,相继又推出了“开口酥”和“笑口酥”两种新产品。这些喜庆的糕点,都成了节日里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销售量成倍地上翻。三组设备连夜加班加点地生产,才保证了各大代理商的求货需求。但是一些城市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个月的经济利润可谓是日进斗金,一个月的纯利润竟达到了四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