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星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 子母河

    常澈一行人到殿内,众仙皆离,唯鹓鶵妖帝一人。鹓鶵道:“海间有一国,因国内纯女无男,乃称女子国,想抵女子国,需渡子母河,河水绕国四面,鸿毛不浮,仙难飞、神不渡。”

    鹓鶵继续道:“天地初开,女娲娘娘见天地广阔,唯莽莽榛榛的原野,嗜血的巫妖,因照水中自己的模样,喜怒哀乐爱恨惧造出人,使洪荒的天地充满生机,充满温情爱意、天伦之乐。”

    “女娲娘娘为使人类能繁衍生息,遂感阴阳,造出男女。自道中得灵宝‘姻缘薄’‘红线’,替世间男女引桥搭线,使人类能繁衍生息。自玉皇大帝继位,道德天尊借到两物,由月老专司婚姻之事。”

    鹓鶵妖帝摇着樽内的清酒道:“女子国乃洪荒时期的古国,乃女娲娘娘造的第一批人,因无男,待女成熟,沐河则任娠,九月则生女,诸位切记河水不能饮。”常澈拘礼道:“多谢前辈指点,前辈乃洪荒大神,请授渡河法门。”

    鹓鶵笑道:“此番到女儿国,皆因佛家十二天尊‘罗刹天’的侍从天女生了恨意,累得龙众绕着佛柱的一位龙女惨死,前面自有罗刹天庇护,吾能送诸位到子母河前,渡河的事自有它缘。”

    常澈瞧榼孩蹦跶着,用脸蛋蹭着常澈的衣襟,一副泪眼朦胧、可怜的模样,遂道:“鹓鶵前辈,晚辈尚有一事相求。”

    鹓鶵笑道:“蝼蚁之事,何足道哉?阴阳转化对汝而言乃小道,然蝴蝶脱变,能摆脱毛虫,皆是奋力修行的因果,我能帮她恢复容貌,然造化之事皆由心生,需她自己努力。”

    鹓鶵话音刚落,一股黑气自禄儿的体内冒出,她瞬间恢复容貌,似常人般大小,骑着一威风凛凛的猎狗,却瞧她花容月貌、艳如春桃、眉目含情,仪容娴妙,婀婀袅袅,骚雅双绝,她盈盈跪倒,垂泪道:“感谢大神的垂怜。”

    倾城喜极而泣,抱着禄儿道:“我真替妹妹高兴。”鹓鶵道:“阴阳转化,都由心起,你倘有信念,自有脱变之日,遂吾没替你偿愿。”禄儿粉泪盈盈,回道:“能有这番造化,我哪敢再奢求呢。”

    “诸位请。”

    鹓鶵嘴中喷出七彩神光,那光将常澈一照,众人瞬间消失到原地,出现到一条波涛汹涌的河岸边。

    但见烟波瀚渺,杨柳青绿,一两只黄鹂到枝头唱歌,倒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致。悦卿瞧河面宽阔,只能远远瞧到一座城,像蚂蚁般大小。遂道:“龙鹢内的能源尚有一二,不知道能否渡河。”

    禄女一双绣花鞋踩着青绿的杂草,笑语盈盈地道:“你瞧,有一条船呢,谁说鹅毛不能浮,恐是唬人呢。”常澈瞧一乌篷船浮到水面,摇摇晃晃,有一老妪拿着撒网,遂喊道:“老人家,老人家,我们要渡河。”

    一道嘶哑的声音回道:“我这船不渡人,渡人会沉。”悦卿瞧船转头,似要离去,急骂道:“你这老巫婆,竟说瞎话,你快过来渡人。”凤儿、龙儿捡起河畔的石子,狠狠扔向那老妪。

    “哎哟。”

    那老妪被砸得眼冒金星,一股白烟升起,连船带人都没了踪迹。常澈苦笑道:“我尚没张嘴,你们就吓跑了摆渡人,这可如何是好?”

    龙儿笑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哥哥请勿担心,何况那老妪看来没甚本事,哪能帮我们渡河。”

    渐渐的临近中午,阳光晒人,众人到一颗柳树下乘凉,忽瞧到一垂髫女孩,唱着歌谣,骑着一头黄牛,肉乎乎的掌中拿着一根柳枝。悦卿正值无聊,瞧到牧童很是高兴,遂道:“此乃女子国,夫君问路恐有不便,我去看看。”

    她聘婷地到牧童面前,笑道:“你是哪家的孩子,真是可爱呢。”牧童笑嘻嘻地回道:“我既无父,亦无母,哪有家呢!”悦卿道:“胡说八道,你既没父母,难道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牧童笑嘻嘻地回道:“我乃混沌初开,先天恶神,同日月齐光,天地齐寿,曾嗜人间婴儿血,统御冥界百劫鬼。”

    悦卿娇喝道:“你胡搅蛮缠,拿我开心吗?”

    常澈赶紧拉着悦卿,看着眼前的牧童,持佛礼跪拜道:“我猜大神乃佛界二十诸天鬼子母,此番得遇天主,请解我困境。”鬼子母称‘欢喜母’,又称‘诃利帝母’,佛经有一卷名‘佛说鬼子母经’,记载着阿弥陀佛渡化鬼子母神的故事。

    相传混沌初开,天地间诞有恶鬼神‘鬼子母’,他有五百鬼儿,皆是神通广大的恶神,统率着鬼众娆乱世间,鬼子母喜吃人间的婴孩,每日都食九子。佛陀怜悯众生,规劝鬼母,鬼母不从,遂暗藏其幼子。

    鬼母回到寝宫,哪都找不到幼儿,寻遍五湖四海、洪荒大陆都不曾得,如是十日,鬼母思儿患疾,披头散发、胡言乱语,像疯子般啼哭,不饮不食、亦不言语,佛界的佛徒遂现身问何故?

    佛徒知晓原因,遂回道:“佛知晓过去未来,你到极乐世界问问我佛。”鬼母前往,佛陀问:“汝有子爱吗?”

    鬼母流着眼泪回道:“他们常常依偎着我,我很爱他们。”

    佛陀劝道:“你有五百鬼子,失一子尚嚎啕啼哭,不寝不食,你盗子裹腹,需知他家有一二子,既被你盗,该如何悲痛啊。”佛说鬼子母经的故事既是如此,自此鬼子母皈依佛教,称‘欢喜母’,受佛五戒,立誓愿满足凡无子求子者之愿,遂世间将她当送子娘娘供奉,有诃利帝母真言经一卷。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牧童微微一笑,佛光迸现,有一穿着天缯宝衣,头戴天冠,耳挂耳珰,白螺为钏的绝妙天女端坐云端,她身边站有一婴童,脚踏花瓣,持佛指微笑,悦卿嘴中嘀嘀咕咕,颇为刚才的对话尴尬。

    “常施主,侍纱天女,贫僧有经书一卷,能渡此河。”鬼子母神从袖袍内扔出一卷经书,经书化一渡船,天主已然不知去向。

    倾城姑娘摸着渐渐隆起的肚腹,满脸清泪,跳到船上,眺望着女子国城,持佛礼道:“感谢诸佛给我赎罪的机会,我倾城日后自努力修行,早登极乐世界。”船能缩河成寸,如插翅飞渡,很快就抵达女子国的港口。